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内蒙古东部地区发酵酸菜中分离的乳酸菌为供试菌株,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并检测其抑菌谱。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确定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应用于市售牛饲料中检测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发酵酸菜中分离的14株供试乳酸菌中获得了1株抑菌活性较强且稳定的菌株S1-4,该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9.69±0.71)mm和(20.59±0.26)mm,并呈现出较广的抑菌谱。菌株S1-4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沉淀p H为5.0,乙醇浓度95%,沉淀时间8 h,料液比为1∶4(v∶v),在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39.53 mm,提高了23.18%。菌株S1-4发酵液添加到牛饲料中,可抑制饲料中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并且随添加量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及其抑菌物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前言 食品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质量变化,其中微生物引起的变化最为严重。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很多,如物理方法中的加热处理,化学方法中添加防腐剂等,它们已在食品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加热处理对食品质地、风味的破坏,添加化学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无疑促使人们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通过半定量检测方法——琼脂扩散法及纯化方法,从几个样品中得到一株能产生活性抑菌物质的嗜热乳酸链球菌,同时发现乳脂链球菌AS1.9,也具有产抑菌物质的能力。在不同的培养条件(温度、时间、pH值)下,对这两株菌的产抑菌物质能力及稳定性,遗传控制因子进行了检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级安全微生物,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的过程中,代谢产生包括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有机酸及其他的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这些抑菌物质能够抑制食物中腐败菌及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但其自身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消除人体自由基,具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控制人体内毒素水平,保护肝脏并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本文对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及这些物质的抑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乳酸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抑菌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食用小米中分离出一株对实验所测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初步分析该菌株发酵上清液中含有乳酸、乙酸、琥珀酸、柠檬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等多种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MRS,M17等4种培养基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8种水果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菌株的系统进化关系,并利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共分离疑似乳酸菌90株,rep-PCR指纹图谱分型选出15株代表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它们分别隶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8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6株、乳球菌属(Lactococcus)1株,共3个属,8个种。利用牛津杯法筛选出8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为乳酸菌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到食品工业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收集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蜡状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常见食品腐败菌都表现出良好抑菌效果,具有生物保鲜价值的5株乳酸菌,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ACCC10171、ACCC11095和ACCC11118),1株干酪乳杆菌(ACCC11052)和1株类干酪乳杆菌(ACCC11050)。在排除酸性末端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用蛋白酶K等多种蛋白酶处理这5株菌的代谢产物粗品,其抑菌活性都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完全丧失抑菌活性,因此可以推断其代谢物质中含有对蛋白酶敏感的细菌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9.
辣椒疫霉病对辣椒采后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损失,但目前暂未见关于采后辣椒疫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该试验从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效果的乳酸菌O2,其对辣椒疫霉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为87.18%,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采用固体稀释法分析O2发酵上清液的理化特性、对辣椒疫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固体稀释法和牛津杯法分别测定O2发酵上清液对辣椒采后致病菌和部分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图谱。结果表明,O2发酵上清液对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不敏感,在温度40~120 ℃和15 W紫外灯照射30~150 min、pH值5范围内抑菌物质稳定,对辣椒疫霉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8 mg/mL和25.6 mg/mL,对红色炭疽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阪崎肠杆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O2具有良好的抑制辣椒疫霉菌效果,其代谢产物稳定性好,可作为采后辣椒疫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扬州稀甜酱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州稀甜酱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从样品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牛津杯法对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扬州稀甜酱中共分离、纯化出33株乳酸菌,其中15株菌株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2株菌株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4株菌株被鉴定为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2株菌株被鉴定为酸鱼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屎肠球菌和乳酸片球菌为扬州稀甜酱中的优势乳酸菌。乳酸片球菌TJ17和TJ31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乳酸片球菌TJ31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素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通过API生化反应实验、16SrDNA测序可进一步确定该菌株是L·paraplantarum或L·paraplantarum。最终通过对recA-gen的PCR产物检测,鉴定菌株Ⅱ32为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类植物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的发酵液不仅对多数G+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ˉ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真菌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探讨了从酵素中分离纯化具有抗菌性能的12株乳酸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API鉴定。利用牛津杯法对阪崎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特性研究,并探讨了乳酸菌是否产生物胺能力和偶氮还原酶。结果表明,酵素源的12株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14~22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为15~23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24 mm,12株乳酸菌都不具有产生物胺和偶氮还原酶的能力。通过生理和API生化鉴定确定XZJ003、XZJ006、XZJ015均为副干酪乳杆菌,通过16S rDNA和同源性确证XZJ015为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益生菌的深入研究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多种泡菜中分离出92株菌,对其在低温下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筛选出了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较好的菌株Leu.1、Leu.2、Lact.1和Lact.2。经API系统鉴定,Leu.1和Leu.2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Lact.1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Lac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10℃发酵白菜中,接种发酵的产酸速度和风味明显优于自然发酵,其中Leu.1和Leu.2发酵前期产酸较快,发酵11d白菜汁pH值达3.67,而Lact.1和Lact.2发酵11d pH值达3.30左右。另外还对四株菌的相关发酵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泡菜中分离出26株乳酸菌,测定其在MRS液体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筛选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c2,h2,j3。生理生化鉴定表明c2和h2属于乳杆菌属,j3属于片球菌属。24h亚硝酸盐降价量为c2:49.03μg/mL,h2:36.96μg/mL,j2:35.11μg/mL。三株菌对亚硝酸盐的最适耐受浓度为(0~0.4)g/L。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发酵泡菜为样品,采用经典筛选法分离纯化得到两株乳酸菌,利用生理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分析其产酸、耐酸能力,并评价细胞悬浮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两株菌为发酵乳杆菌(Z2)、植物乳杆菌(Z5)。菌株Z5的产酸、耐酸性均高于Z2,产酸量达到1.393 g/L,在pH 2.0条件下可存活;以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还原能力为指标,两株菌细胞悬浮液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均高于胞内提取物,其中Z2细胞悬浮液的抗氧化能力强于Z5。  相似文献   

16.
贺松  龚芳红  张德纯  郭亚楠 《食品科学》2009,30(23):352-355
目的:为了观察Nisin 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探讨Nisin 作为食品级载体筛选方法的最佳抑菌浓度和持续时间。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Nisin 对乳酸菌的抑菌浓度,并根据乳酸菌的OD600nm 作出生长曲线,以研究Nisin 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结果:Nisin 对乳品工业常用乳酸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仅某些乳酸乳球菌对Nisin 表现出抗性;Nisin 对乳酸菌有较持久的抑菌效果,可达30~48h 以上。结论:该实验为Nisin 作为食品级载体筛选方法的最佳抑菌浓度和持续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农家自制泡椒中分离并鉴定出三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并用这几株乳酸菌组合后发酵泡菜,同时设立自然发酵组作对照,分别测定了乳酸菌菌株和1~5 d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以揭示人工接种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在泡菜发酵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添加乳酸菌的泡菜发酵周期比自然发酵泡菜缩短2 d。泡菜发酵实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远大于自然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到发酵后期,三个发酵组中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差异外(p0.05),自然发酵组的还原力、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低于人工接种组,其中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差异最为显著,均大于自然组清除率28.41%的两倍以上。通过感官品尝实验对泡菜的风味进行初步评估,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较自然发酵更佳。进一步通过GC-MS对泡菜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证明接种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成分中烷烃和酯类比自然发酵泡菜中更为丰富,二者的总比例在所测峰面积比例中均高出自然组27%~30%。本研究为泡菜的健康发酵和泡菜风味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高效降亚硝酸盐乳酸菌,为今后益生乳酸菌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地方特有食品及动物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3 株乳酸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对13 株乳酸菌的体外降亚硝酸盐能力进行测定,并对降亚硝酸盐效果最强菌株进行驯化培养和抑菌实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所分离的降亚硝酸盐能力最强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 株编号为JS3的乳酸菌,该菌对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3.39%,经过驯化复筛及培养条件优化得到:培养基中蛋白胨添加量15 g/L、接菌量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48 h,其降解率达到93.47%,同时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抑制性能。经鉴定菌株为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将其命名为L. zeaeJS3。结论:菌株JS3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能够成为今后降解亚硝酸盐微生态活性菌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