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这两个字的含义绝非一个场所或空间所能概括的.而教育建筑也蕴含着其他类型建筑不具有的特殊意义。教育建筑作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建筑类型,是人的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空间场所.也是对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洪明 《中国电梯》2007,18(19):35-37
当前.国内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商业建筑规模比较大,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为人们营造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些商业建筑给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身设计才华的机会,由此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建筑作品。但是.对于商业建筑中如何正确配置自动扶梯的数量、规格,如何设置的位置、如何配置排列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设计师。笔者将对商业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自动扶梯的配置,希望给国内建筑师在商业建筑设计中选配自动扶梯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校园建筑作为教育物质载体,倡导可持续和节能的发展规划势在必行,师生对精神归属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学校教育本身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决定了学校环境及学校空间的多各层次变化。以往以来,建筑有时成为人活动的容器、有时被人体验、有时被作为审美的对象来对待,因此建筑不仅是一个容纳人的几何体,还是被人们感知与体验的场所,由具体事物组成、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作为建筑师,我们的任务是创造富有意义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现在,国内进行的学校建筑设计往往不能够获得完美的效果,主要就是对学校建筑关于适用、坚固与美观等方面的设计相关问题及特点还不能进行有效把揎,对其设计通病的原因和防治也缺乏深刻理解。由此可见,在学校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师们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其相关问题与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有效地指导学校建筑的设计工作。本文首先对学校建筑关于适用、坚固与美观等方面的设计与建造特点进行了浅要的分析,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对学校建筑的设计与建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十多年之前,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复合型开发模式,全面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机构和建筑师群体的视野;五六年前,第一批中国本土的标志性城市综合体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中国城市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如今,城市综合体已经成为政府、开发商竞逐建设的对象和投资开发的主要类型。作为建筑师,我们既关注综合体为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也关心其作为建筑集群所不可忽视的空间美学和场所意义。由此,便引申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在超大规模、高密度的复合业态中,实现建筑学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平衡和互动,由此达成更好的开发和设计实践?这关乎到建筑师在这类项目中的话语权和实践地位,也蕴含着客户对建筑师的更多期待。当建筑师  相似文献   

6.
里斯本德语学校初建于1961年,当时的设计师Otto Bartning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拥趸,与德国建筑师有着广泛的交流。这所德语学校正是在建筑界现代运动大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并建成的。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对建筑的功能性表达、空间布局与周遭环境的协调上都煞费苦心。但是多年以后的今天,学校所处的位置已经被高密度的住宅区所包围,老旧的教学楼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所需。整个学校亟待改建。面对改建计划,业主方希望可以在整体和谐的前提下,让新增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综合性商业建筑所具备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购物了,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场所,集办公、公寓、酒店、购物、娱乐、会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可以让人们不但可以消费,而且可以享受到消费的乐趣,建筑师们在设计这种综合性建筑时,不仅要从内部空间设计营造不一样的特殊环境氛围,还要从安全性考虑,重视消防设施的设计,保证消费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场所的科学分析,从周边环境,功能要求,地域文化等各种限定设计的客观因素中,寻找对整个设计全局起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突破口,理性分析,转化为特定的建筑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建筑师建筑师的身份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手工业时代,建筑匠师集工程、材料、施工、装饰于一身,身处建造的最前线,几乎无所不能。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建筑与工程的分离导致建筑设计逐渐脱离了建造,主要工作开始回到图纸、模型上。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下,建筑日益成为时尚,建筑师的角色也越来越开放和模糊。明星建筑师除了建筑本身,还设计家具和产品、代言广告、出版写作、学校教育等等。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可能性的现实社会,每个建筑师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身份定位。作为城市生活环境创造中的一员,建筑师徘徊在人文传统的理想与不断被消费社会分化的建筑价值之间,利用设计的智慧解决当代现实的问题。建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现实中,设计师要  相似文献   

10.
随机采访: 我觉得不错,对我们一直做设计的是有一些启发的。并不是他们认识到的问题,而是他们表达的方式,因为建筑和艺术是都是视觉形象艺术,表达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感觉我们的建筑教育一直没有与艺术有更多的关系,建筑师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受的艺术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太少,总的说来建筑师们的作品缺乏想象力,显然是只会使用建筑语言,与国外的建筑师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黎南  正杰 《时代建筑》2007,(3):58-63
作为西南农村建筑的新类型,由建筑师吕彪和大地合作社设计的丽江拉市海海东展览中心,既是外来艺术家的展览空间,也是海东乡村民的社区场所。文章从策划和设计的视角,对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伟 《住宅产业》2022,(1):38-41
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是采用特殊的方式对一些特殊的儿童进行各方面的教育,而特殊教育学校就是根据这些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而设计的场所环境。本文从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入手,以两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来阐述其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亚洲论坛”(BAF)是一个非官方,非赢利的国际性会议组织,其宗旨是为亚太地区国家的领袖、商业巨子、理论权威等高层人士提供对话的场所。博鳌水城,作为一个定址、定期的永久性国际论坛主办地对中国意义重大。本期杂志对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博鳌一、二、三期工程规划设计作了详尽报道。作为出版人,之所以由博鳌“亚洲论坛”产生诸多联想,不仅仅是希望面对新建筑作品,建筑师要关注并呼唤科学与人文,希望中国建筑师在创作全球优秀建筑作品的同时,也更应保留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精神。 作为一个思考我认为,与其他高新科…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把斯坦·艾伦视为理论和实践兼顾的一类建筑师的代表。作为这样一位建筑师,他与那种只顾生产而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这种建筑师包括两类:一类是忙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商业建筑师,另一类是忙于建筑作品生产的明星建筑师)或者艾伦在本文中称之为“唾弃理论”的“传统建筑实践”意义上的建筑师的区别自不待言,倒是艾伦对理论问题的思考更为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绿色学校建设在如何在设计环节上进行实施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对绿色学校设计技术方法进行了综合集成,并针对建筑师提出了绿色学校设计的综合设计策略。其应用成果“都江堰李冰中学”获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一星级”项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建筑师,一方面面对的是业主,另一方面面对的是城市也可以说是环境。建筑师在众多因素的设计中,往往忽视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而这种忽视导致的后果有时却是颠覆性的。建筑中的日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建筑大师路易·康在“静谧与光明”的演讲中曾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这话在今天看来却有着新的含义。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用地在饱和与膨胀之间循环,房地产开发的诱人利益使地产商想方设法地挖掘每个角落的可建用地,然而再精明的商人也未必能算尽这当中潜藏的危机,包括建筑师在内。笔者就曾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设计:它不仅受到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代建筑设计的环境下,建筑师们将建筑表皮设计作为创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因素。图像化建筑表皮是在建筑表皮主体地位确立的情况下发展起来,并在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实践中表现出来。图像化建筑表皮从设计手法上来看,可以作为结构构件、材料语言、造型、媒介、抽象文化符号、艺术手法、技术构造、拼贴和碎片等多种手法在设计中应用。通过对理论溯源和若干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当今图像化建筑表皮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强烈识别性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通车,至今已过去两年了。由于工作需要,笔者作为普通旅客,进出西站达三四十次,对其使用效果有着很多切身感受。作为建筑师,对其设计尤其是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多观察与思考,当然所观察到的只是一般旅客所能观察到的地方。为了促进建筑评论,笔者冒昧地就所知、所感、所思,对北京西站作一些力求多方面(要较全面还很困难)、客观、深人的分析,也希望引起更多的高水平的评论。一、综合中心功能与建筑策划北京西站在可行性研究和立项时就已确定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站,也是亚洲和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客站之一。总用…  相似文献   

19.
朱小地 《建筑创作》2016,(4):100-103
正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建筑。我接到吕院长的邀请之后,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文化建筑这个概念?或者说所谓的文化建筑有多少文化性能够体现?中国这一代建筑师非常幸运,因为赶上国家的迅速发展而有很多机会。所以文化建筑,或者这一类的建筑,在各个城市建了很多。无论是对老一辈的建筑师,还是我这样的中年建筑师,以及到现在可能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青年建筑师来讲,大家都很希望有机会做这样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荷兰部分代表性建筑师(事务所)的访谈,从个案的角度探知荷兰建筑界的整体状态;试图说明荷兰建筑师通过其设计与理论,对城市与社会的全面介入已成为了一种鲜明的整体特征.这样的介入性有着深厚的社会与地理背景,建筑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面临着未来的种种变化.同时,在不同建筑师的理解下,介入性也呈现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