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城市设计而言,"关联耦合"理论是建立重要场所相互关系、构架城市空间秩序、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关联耦合"理论的总结梳理,尝试将其运用到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期为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城市关联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行业的资本支配视角,采用企业关联网络的总部—分支法,识别和解析中国主要城市关联网络的基本特征,包括层级、格局、方向和腹地维度。验证了城市关联网络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方法,而企业关联网络则是城市关联网络的有效表征。城市体系研究不仅要关注地理上的邻近性,更要强调功能上的关联性;不仅要关注城市作为场所空间的邻近性,更要强调城市在流通空间中的关联性。城市关联网络的本质是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企业是城市关联网络的"作用者",众多企业的区位策略界定了城市之间的关联网络。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论和结构主义哲学为基础,以城市空间为线索,以现代城市设计方法"物质--形体"方法中的"关联耦合法"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关联耦合法的基本原理、耦合要素、耦合模式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禹  金广君 《华中建筑》2007,25(5):138-140
时间与空间是一个统一体,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时间是场所中的重要尺度,是人们行为的背景,时间意向对个人成长和环境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在城市环境背景下探讨了时空关系、时间意向、环境改变和场所感知,指出时间是环境塑造中的重要要素,城市设计通过强化和扩展时间意向和场所感知,促进物质环境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健康城市理论主张人与城市要素之间互相支持,体育公园场所设施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设计有助于城市居民充分感受到健身的便利之处,也有利于塑造城市的界面形态。该文运用城市精明增长理论,以实际案例分析了体育公园场所与城市公共空间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路径,提出在适合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布置体育公园场所,以及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中体育健身场所的设计方法,以期为未来城市体育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11)
行为场所理论描述了人与场所之间的抽象关系,本文对行为场所理论进行了探讨,选取水晶城居住区设计中多个具体的典型场所,从行为场所理论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成败得失,以帮助人们创造出满足更多的人性化需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敏稚 《华中建筑》2015,(2):103-108
我国山地资源丰富且分布很广,建立于山地之上的城市众多,人口及其活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然而山地城市得天独厚的景观风貌和生态格局优势,却由于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手段和法规的局限性难以发挥出来,反而因土地开发过度而不断引起生态、资源和安全问题。此外由于规划和建设缺乏针对性也导致山地城市的个性特色在逐渐褪化。该文从空间和景观角度对山地城市设计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性审视,以系统化、尊重自然、创造适宜场所为目标,提出基于"空间关联"与"景观分层"理念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期对山地城市发展中容易出现的空间割裂和景观混乱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普速车站到高铁车站,从单一的交通站点到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铁路车站伴随城市发展的每一次转变都会以空间形态呈现,车站的空间形态密切关联城市。文章从梳理分析铁路车站空间形态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从城市动态发展、城市场所、绿色生态三个层面阐释从城市出发的高铁车站空间形态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9.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是一个被赋予多重行为(文化)意义的地理外观场所的差异性彰显出人的场所感。场所理论在地域文化建筑与本土化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城市景观环境认知与形态塑造等空间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场所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场所的行为文化认知规律切入,结合国外场所理论应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研究趋势.探讨场所理论架构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体系。从而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原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及其实践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0.
漫步中环──谈香港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和信息沟通。为这种活动提供发生场所的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设计水平反映了一个城市综合文明和进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钱学森-贯主张建筑与城市应该结合起来研宄并认为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可以分成:思想孕育、概念形成、理论发展和推动实施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如何拯救深陷“收缩”困境的老工业城市,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当今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转型、资源枯竭、郊区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传统老工业城市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收缩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基于全球化挑战地方响应策略的理论分析表明,如何促进日渐“收缩”的老工业城市实现顺利转型,对长期以来增长管理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体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家主义或环境主义的地方响应范式之争。针对英国曼彻斯特和利兹的案例比较发现,尽管前者采取的企业家主义导向经济复兴战略加剧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后者尝试超越企业家主义范式的新探索带来了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新希望,且近年来可持续城市的理论探索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英国老工业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比较,为我国的老工业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诸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牟健 《福建建筑》2014,(3):110-112,103
城市化的推进,大量极具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空间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已经改变,石板坡地区绝大部分的传统建筑已经被拆除,历史文脉遭到破坏。基于这一现实,本文针对重庆石板坡地区的旧城更新设计项目,引入"织补城市"思想,采用对片区历史文脉和功能进行织补策略对片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设计应对。  相似文献   

14.
陈佳 《建筑与环境》2010,(6):112-115
本文介绍了符合现代居住模式的环境设计新理念:景观均好性,并结合实际工程,探索如何体现景观均好性,如何营造新时代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5.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理论至今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还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但是,并不是霍华德自己选择成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奠基人,而是我们需要产生一个学科,这种学科需要一种理论,而恰好在那个时候,有一本名叫《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书籍给了我们一个理论的基础。社会需要它来进行改造,人民需要它得以慰藉,统治阶级也出于自身利益认可它。结果,完成了霍华德"被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居民从农村地区不断地涌入城市。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压力,并影响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问题。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规划布局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的历史中,英国政府同样曾经遭遇过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在应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紧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英国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以及其后的英国新城运动。文章基于花园城市理论和城市化理论,对于英国新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城文化资源的重视和现代开发,是对现代社会某些功能缺失的回应,严苛说来是对现代都市某些功能缺失的弥补。因此古城研究和现代城市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将从现代城市的身体感入手,以此反观古城文化资源设计的理论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为此,从“生态城市”的理念出发,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总结国外多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特色规划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规划的策略;生态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对泉州市天然植被野生树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以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根据城市性质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对泉州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系统规划,提出了面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园林绿化树种发展方向、落实本树种规划的实施措施,同时对于城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提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危机入手,通过论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与形态,以及现阶段我国具备的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阐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列举了适宜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并推荐了规划内容,在文章最后结合实际论述了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