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CoNi合金钢中二次碳化物的析出与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CNi超高强度合金钢是典型的淬火回火马氏体钢,等温回火处理产生的针状合金碳化物沉淀即二次硬化反应使材料达到高的强韧性,针状合金碳化物M2C从马氏体基体α-Fe中以共格形态析出,该共格关系随过时效而失去回火温度较高时M2C转化为稳定的合金碳化物M23C6和M7C3。利用微衍射技术唯一地确定了可能的合金碳化物沉淀相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邢新  徐洲  黄杰 《上海金属》2003,25(5):12-15
研究了钒钛微舍金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行为,根据热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图和静态再结晶图可以综合判断在高温轧制过程中轧制温度、轧制速率、压下率、停留温度以及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状态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生产工艺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探讨了热变形低铬白口铸铁中颗粒状碳化物的形成,分析认为:尺寸较大的碳化物来源于铸态中棒状碳化物;尺寸较小的碳化物直接从基体中形核;尺寸介于两者之间的来自热变形诱发析出,且变形量越大则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4.
对亚共晶白口铸铁经高温形变后所获得的碳化物在等温球化过程中的球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碳化物是以大粒子吞食一子和短条状碳化物分断及棒端溶解自岙球化的方式进行球化长大的,特点是碳化物尺寸逐渐增大,数目逐渐减少,其长大速度符合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1.IntroductionAusteniteappearstobedifferentmorphologyaccordingtothedifferentheatingspeed.Whenheatingspeedexceed100℃/minorlowerthen50℃/min,acicularausteniteappears;while,whenthespeedwerescaledtoamoderatelevel,austeniteappearstobegranulatemorphology〔1〕…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TEM对低合金高速钢W3Mo2Cr4VSi在回火过程中析出的特殊碳化物以及Si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和分析表明:该钢产生二次硬化的主要特殊碳化物是圆盘状的MC型碳化物,厚度和直径比为0.3—0.4,MC碳化物和基体间满足Baker-Nutting关系:{010}MC//{010}_a,<001>_(MC)//<101>_a在560℃回火时,Si显著细化MC型特殊碳化物,在650℃回火时,Si促进M_6C碳化物沿马氏体的边界沉淀析出。文章探讨了MC型碳化物的形态以及Si影响MC型碳化物沉淀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钢结硬质合金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采用一种新工艺制成的WC钢结硬质合金(配料成份:40%WC、0.60%C、0.80%Cr、1.70%Mo、Fe其余)的原始态宏观组织及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该合金中宏观缺陷少,致密度高;WC颗粒较圆整且呈均匀状态分布;未发现有碳化物桥接现象;基体中虽有鱼骨状碳化物,但较细小,应可通过适当手段加以改善。总之,该合金具有优良潜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德庄 《金属学报》1986,22(5):89-154
<正> 低碳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钢的强度和塑性取决于马氏体的数量和分布,这与亚温区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形成的特点有关。由于奥氏体的形成是在高温下进行,速度快,难于直接获得有关形核的信息。本文研究低碳钢中奥氏体形成的部位,以及预先冷轧的影响。 试验用低碳1.5Mn钢,其化学成分为(wt-%):C 0.08,Mn 1.45,si 0.21,Al 0.045,N 0.005。经高频感应电炉熔炼成45kg的钢锭后,热轧成2.5mm厚的板材。在真空炉中经过1200℃均匀化退火24h。然后,在盐炉中900℃加热15min后空冷,获得铁素体加珠光体型的正火原始组织。另将一部分正火的坯料进行厚度压下量  相似文献   

9.
低碳Mn-Mo钢及铁镍合金晶界硼非平衡偏聚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动力学现象。首次观察到在等温过程中晶界会产生比平衡偏聚高很多倍的非平衡硼偏聚.但随等温时间延长,过量偏聚逐步消失.等温时偏聚量出现峰值型变化是这类偏聚非平衡特性的重要标志. 不同温度等温时,硼偏聚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呈三种类型,其特征是出现峰值后偏聚逐步消失、部分消失和不消失.  相似文献   

10.
师昌绪 《金属学报》1956,1(4):383-393
用测量长度的变化,得出残留奥氏体在含硅量不同的Ni(2%)Cr(0.8%)Mo(0.25%)高强度低合金钢中在回火过程的分解曲线,在这些合金钢中,硅的含量为1.5%时,残留奥氏体的分解较慢。由其分解激活能的推论得到:在这个类型的合金钢中,含硅量较低时(0.2—0.3%),残留奥氏体的分解是由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而含硅量较高时(1.5%),硅的扩散可能成为残留奥氏体分解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汽车变速箱齿轮钢的组织调控,研究了不同温度及保温时间下齿轮钢原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结果表明,该齿轮钢的原γ晶粒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而长大,符合晶粒长大的一般规律,并且在950~1 000℃以下奥氏体均能保持较细的晶粒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了描述该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含Si钢下贝氏体转变初期碳原子的调幅分解SCIE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EM选区衍射和暗场像法发现含Si钢下贝氏体转变初期存在碳原子的调幅分解过程,该过程类似于马氏体回火早期阶段碳原子的调幅分解,认为贝氏体相变可能是以切变机制完成。  相似文献   

13.
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及取向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EM,TEM及EBSD研究了低碳钢在750℃ ,10s-1应变速率条件下形变过冷奥氏体的组织及取向变化.结果表明,组织演变由二个阶段组成,形变前期是以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转变为主;当应变达到一定时,以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为主.应变量较小时,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晶粒优先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核,随应变量的增加,以相界前沿畸变区的反复形核为主,铁素体转变量逐渐提高,同时珠光体等第二组织增多,铁素体晶粒内部位错密度提高.铁素体连续动态再结晶初期亚晶在珠光体与铁素体交界处优先形成.随应变增加频率提高.形变前期<001>织构为相变铁素体在取向上的特征;形变后期<111>织构是动态再结晶铁素体在取向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电化学分析和化学浸蚀方法,研究了镀铬板表面孔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镀铬板表面形貌对孔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镀层厚度相同的条件下,镀铬板表面孔隙主要产生于"凸起"的轧制纹处,而"凹陷"的轧制纹处不易产生孔隙。随着金属铬层厚度的增加,镀铬板表面孔隙减少,且呈粗大型。随着氧化铬层厚度的增加,镀铬板表面孔隙反而增多。结合电化学分析,金属铬层对改善镀铬板的耐蚀性要好于氧化铬层。低电流密度获取的镀铬板表面孔隙较多,而高电流密度获取的镀铬板表面孔隙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15.
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超细铁素体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过冷奥氏体在A3-Ar3之间变形工艺,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μm的微细铁素体晶粒组织,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的组织演变包括两个阶段,形变前期以形变强化相变铁素体转变为主导;当相变基本完成后,形变后期以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为主,形变强化相变是一以形核为主的过程,是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应变量较小时,铁素体主要沿原奥氏体晶界及晶内变形带等位置形核,随应变量的增加,以铁素体转变前沿畸变区的反复形核为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包晶钢连铸初始凝固包晶相变过程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温度波动对此凝固过程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冷却速率、含碳量和温度波动幅度下δ, γ和L3相界面位置以及体积分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温度波动导致包晶相变过程中γ相枝晶间的重熔、δ/γ界面位置和三相体积分数的不稳定变化, 造成坯壳的不均匀生长和应力集中. 这些现象在碳含量为0.1%-0.17%的亚包晶钢中尤其严重. 分析认为, 温度波动可能是包晶钢连铸时容易出现裂纹、难连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透射电镜下原位观察了裂纹在双相不锈钢中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裂纹在双相不锈钢中奥氏体晶粒内扩展时常呈较大的Z字形扩展路径。并且,在主裂纹前端奥氏体晶粒内形核的小裂纹与主裂纹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小裂纹尖端二次滑移系的选择和扩展路径为小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主裂纹尖端应力场共同支配。  相似文献   

18.
1.IntroductionTOmeettherequirementsofmachinability,polishedquality,alldoillerpropertiesofcompletedieproducts,quellchedafldtemperedprehardenillgtreatmentfortheblallkshasbeenwidelyusedintheplasticdiemanufacturingprocess.Recently,atllerlllomechallicalprehardeningprocesshasbeendevelopedforaInediumcarbonMll-Cr--Ni--Moplasticdiesteel(718steel)usedtosubstitutetheaboveheattreatmentprocesseswiththeaimofcuttingdownmanufacturingcosts.Becausethesteelhadsufficienthardenability,polygonalferritetransformat…  相似文献   

19.
The systematic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cluding common C, Si, Mn, Al, and micro-alloying elements of Ti and Nb were designed for high volume frac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thermo-cyc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Gleeble 2000 thermo-dynamic test machine for finding the appropriate compos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hemical composi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tained austenite, and the appropriate com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TRIP steels.  相似文献   

20.
在Gleebe-1500热力模拟机上,采用单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速率和不同变形温度下弹簧钢50Cr V4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钢种在较高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更容易发生。采用回归法计算出动态再结晶的变形激活能和应变指数分别为378.612 k J/mol和4.92,由此建立动态再结晶峰值应变、稳态应变和临界应变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