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天然沸石处理电镀废水中镍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天然沸石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镍.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镍的初始浓度、沸石粒径对沸石吸附镍的影响,并考察了沸石对镍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接触25,min后,100目沸石的吸附量保持在0.61,mg/g,吸附达到平衡.镍的初始浓度越高,镍的吸附量越大.随着粒径的减小,沸石对镍的吸附量提高,300目沸石的吸附量可达到1.52 mg/g.用准一阶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准二阶模型较好地描述了镍的吸附动力学行为(R2=0.997 4).  相似文献   

2.
将花生壳生物炭与磷矿粉采用不同质量比进行共热解制备得到共热解生物炭,通过批量实验探究了溶液pH、生物炭投加量、初始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对共热解生物炭吸附Pb2+的影响,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共热解生物炭吸附Pb2+的适宜pH为5。生物炭投加量为2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Pb2+达到吸附平衡后,质量比为1∶1时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62.44 mg/g,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综上所述,所制备的花生壳-磷矿粉共热解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花生壳生物炭,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改性累托石吸附处理亚甲基蓝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性累托石用于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处理更具普适性.改性累托石能较好的用Langmuir公式和Freundlich公式来描述,改性累托石的Langmuir表达为Ce/qe=0.020 96+0.015 51Ce,Freundlich表达式为lgqe=1.695 52+0.057 03 lgCe.分别用lagergren准一级、准二级吸附速率模型、Bangham模型和Elovich模型对改性累托石吸附亚甲蓝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除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外,其他三种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线性系数都较高,说明这三种动力学模式都能很好的描述本试验吸附过程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采用花生壳为原料,用磷酸活化后,在400℃对活化花生壳进行炭化,制得花生壳活性炭,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活性艳兰染料.实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质初始浓度对活性艳兰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活性艳兰染料,在90 min就可达到吸附平衡.花生壳活性炭对活性艳兰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室温下,花生壳活性炭对活性艳兰的最大吸附量为482.8 mg/g.计算了热力学参数(△H、△G、△S),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过程.花生壳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活性艳兰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Hg(Ⅱ)在黑曲霉表面的吸附行为,考察pH值、黑曲霉用量、吸附时间以及初始汞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用FTIR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pH范围内,Hg(Ⅱ)在黑曲霉表面的吸附量随体系初始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黑曲霉用量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最大值;黑曲霉对Hg(Ⅱ)的吸附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1 h吸附可达到平衡.用动力学方程对Hg(Ⅱ)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性最好,其相关度R2>0.999.分别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拟合等温吸附过程,其中Temkin方程为最佳模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黑曲霉吸附Hg(Ⅱ)废水前后,其主要结构和成分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6.
对未改性的和用丹宁酸、柠檬酸改性的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接触时间、溶液pH等对除铜效果的影响。根据动力学、热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本实验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pH 2~7之间吸附剂量随pH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用硫酸改性污泥活性炭考察硫酸浓度及改性时间对活性炭吸附容量的影响,在最佳改性条件下研究了振荡时间、初始浓度、pH值对活性炭吸附Cr6+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污泥活性炭吸附Cr6+的等温吸附特性、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比为1∶5的硫酸,改性2 h,活性炭对Cr6+吸附容量达9.44 mg/g,较原污泥活性炭提高了53%;改性前后污泥活性炭对Cr6+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改性汉麻做为吸附剂,通过测定pH值、吸附时间、Pb~(2+)初始浓度研究柠檬酸改性汉麻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性能,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模型拟合分析,探讨汉麻纤维对Pb~(2+)的吸附特性与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改性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汉麻Pb~(2+)的吸附性能的改性方法;在酸性条件下(pH=5.5)、溶液初始浓度为0.12g/L、吸附时间为30min时,柠檬酸改性汉麻纤维对Pb~(2+)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介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之间,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描述该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体/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吸附活性红,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其吸附条件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处理模拟活性红最佳条件为:pH=4.0~10.0,吸附剂投加量3 g/L,搅拌时间15min,静置时间1 h,此时脱色率均在89%以上.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不能用来描述吸附剂对活性红的吸附,吸附不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用颗粒内扩散方程、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进行分析,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活性红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化学吸附过程由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速率控制,饱和吸附量为49.15 mg/g.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孔树脂LS-106对对叔丁基苯酚(4-TBP)的吸附性能。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了树脂对4-TBP的吸附性能,随着pH值降低,树脂平衡吸附量增加。在温度为303.15、313.15和323.15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吸附平衡数据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TBP在LS-106型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过程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分别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LS-106大孔吸附树脂对4-TBP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模拟常规工艺对水中氯苯的去除效能,测定了粉末炭(PAC)对原水中氯苯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并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常规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氯苯;PAC可快速地吸附水中氯苯,5min吸附量可达平衡吸附量的80%以上,30min吸附量可达98%以上。建立了PAC投量与氯苯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的关系式,并通过小试进行了验证,得出了吸附时间为30min时,不同PAC投量所能处理的原水中氯苯最大浓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活性炭对糠醛废水经由双效蒸发回收醋酸钠后的冷凝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考察pH值、活性炭的投加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和COD测定仪对吸附前后的水样进行分析。探讨了吸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炭对冷凝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为5时,吸附量最大,并随活性炭投加量增加而增大,当100mL水中投加2.0 g活性炭时,吸附后水样的CODCr值为42.64mg/L。该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自由能变(ΔG)和熵变(ΔS)均小于零,该吸附过程属于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和时间等实验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AIAA吸附除氟的影响。在11~33℃的温度范围内、pH值变化为4~10之间时,当m(AIAA):V为20 g.L-1,3 h内处理ρ(F)为10 mg.L-1水溶液其氟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足以保证其满足饮用水的含氟标准。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ρ(F)为2~100 mg.L-1、pH=5~10、温度11~33℃范围内,Langmuir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而当溶液氟质量浓度为2~1 000 mg.L-1或2~100 mg.L-1且pH为4时,Freundlich非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AIAA吸附容量随溶液氟质量浓度升高、pH降低及温度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对水中腐殖酸(HA)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种因素下碳纳米管对腐殖酸吸附效果的影响,如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液pH、共存离子等.实验结果表明,在15℃,25℃和35℃条件下,多壁碳纳米管对腐殖酸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模拟,其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77mg/g,41.89mg/g,52.95mg/g;吸附剂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在12h内可达平衡,且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碳纳米管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溶液pH的增加而降低;水中金属阳离子的存在能促进腐殖酸的吸附,不同类型的阳离子对腐殖酸吸附效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Ca2+﹥K+﹥Na+.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农业废弃物柚子皮制备活性炭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磷,研究了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柚皮基活性炭投加量、pH和温度等因素对磷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pH值为2、6和10时,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对磷的吸附量变化不大;在温度20~50℃范围,吸附量变化并不明显(0.60~0.69 mg/g),40℃时,磷的吸附量接近最大值(0.69 mg/g);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吸附数据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的表观活化能为42.03 kJ/mol,柚皮基活性炭对磷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柚子皮制备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Cr(VI),考察了pH值、柚子皮投加量、柚子皮粒径、溶液离子强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Cr(VI)离子初始浓度15mg/L、pH 1.5、反应温度25℃、柚子皮投加量1.Og/100mL、吸附时间7h时,Cr(VI)离子去除率可达90%以上。柚于皮对Or(VI)离子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吸附等温线线性相关性均较显著,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柚子皮对水中Cr(VI)离子吸附性能较好,且运行成本低,可推广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悬浮法,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β-环糊精改性交联壳聚糖微球(CDS),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研究其对甲基橙(MO)的吸附和缓释性能。考察吸附时间、溶液p H值、MO浓度、温度等因素对CDS微球吸附的影响,并与交联壳聚糖(CTS)微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 H 4.0、交联CTS微球1h可达吸附平衡,而CDS 2 h达到平衡;吸附数据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磁性水凝胶的合成方法,研究其对水体中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磁性水凝胶对水体中腐殖酸的吸附在5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机制为静电吸附;磁性水凝胶对腐殖酸的吸附量较高,最大吸附量为429.00 mg/g,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模拟;PH值对磁性水凝胶吸附腐殖酸的影响较小,而当溶液中有较高浓度(c)的电解质共存时,磁性水凝胶对腐殖酸的吸附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脱除水体Cr(VI),600℃下于Fe2Ni/γ-Al2O3上苯催化化学气相分解(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composition )制备碳纳米管( carbon nanotubes , CNTs ),粗 CNTs 经混酸(H2SO4/HNO3,3∶1, volume ratio,体积比),超声氧化纯化,纯化的同时赋予其表面功能基团,进一步地,表面包覆功能分子聚乙烯醇( polyvinyl alcohol ,PVA)。系统探讨了改性CNTs对高浓度水体Cr( VI)离子的吸附脱除,结果表明,CNTs的氧化纯化使其表面植入-COOH、-OH等功能基团,进一步地,富含羟基功能基团的PVA分子在CNTs表面包覆,赋予CNTs表面活性的同时,显著提高CNTs的亲水性能。观察到了随氧化纯化和PVA修饰的CNTs上高浓度Cr( VI)离子吸附的逐步和明显提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CNTs表面Cr( VI)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特征。随氧化纯化和PVA修饰, CNTs对水体Cr ( VI )吸附性能的提高可能与CNTs亲水性能的提升以及表面功能化基团对Cr( VI)的化学吸附的促进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以萘为唯一碳源,驯化分离出高效萘降解菌NPA-5,将NPA-5负载于活性炭上,制备出生物活性炭。研究生物活性炭对萘的吸附特征、生物吸附动力学及其对焦化废水中萘的吸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萘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负载NPA-5的生物活性炭能较快地降解废水中的萘,降解率达99.3%;生物活性炭对萘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