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决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莫代尔/氨纶混合产品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标准的困难,通过对混合物中各纤维溶解性能的分析,选择3种试验方案进行比对测试,对方案进行优化,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优选出最佳试验方案后,再进行复现性测试,结果表明:用次氯酸钠/65%硫氰酸钾溶解去除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再用20%盐酸溶解去除莫代尔剩余氨纶的方案是可行的,根据t分布得出改进的方案测试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复现性良好,测试数据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混纺比芳砜纶/粘胶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复合整理试探试验,确定了阻燃剂和吸湿速干整理剂的浓度范围以及复合整理过程的顺序.根据试探试验结果,对织物进行阻燃和吸湿速干后整理,测试原样和经过整理后织物的阻燃、吸湿、透湿和透气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整理方案和混纺比例.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测定蚕丝/羊毛混合物中纤维含量,选用铜氨溶液试剂定量分析蚕丝/羊毛混合物。选择试验温度、振荡频率、振荡时间为试验因素,羊毛含量测试值与实际值的绝对差值为试验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各试验因素的较优范围,然后在较优范围内选择各试验因素进行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最优试验条件,最后使用最优试验条件测试纯羊毛织物,计算得到羊毛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铜氨溶液法定量分析蚕丝/羊毛混合物的最优试验条件为试验温度40℃、振荡频率150 r/min、振荡时间40 min;羊毛的修正系数(d值)为0.998 9,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
刘艳  潘建君 《针织工业》2014,(12):65-67
分析GB/T 2910—1982中的氢氧化钠法和GB/T 2910.4—2009中的次氯酸钠法对羊毛木棉混纺产品进行定量的不足之处。受标准FZ/T 01048—1997的启发,选用硫酸对羊毛木棉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出最优试验方案:硫酸浓度75%,处理温度40℃,振荡频率150 r/min,时间45 min。通过进一步试验,确定出最优处理工艺条件下羊毛的质量修正系数d值为0.985,然后用不同混纺比的羊毛木棉混纺产品对试验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木棉完全溶解且对羊毛的损伤小;实测值与理论混纺比的绝对误差小于1%,溶解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朱华  金子敏  陶建峰 《丝绸》2008,(5):40-44
以底纱、面纱、组织结构、线圈单位长度作为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安排小样编织方案,并测试试样的吸湿排汗性能.确定吸湿排汗各指标权重,建立模糊因素集对各试样进行模糊评价.使用正交试验表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并提出吸湿排汗综合性能最优的方案及其他几个较理想试样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微波-超声波-生物酶-化学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的工艺;选取工艺过程中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频率及碱性果胶酶处理时间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组合试验,提取桑皮纤维,并对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脱胶方案进行优选,选出最优方案为:微波处理时间为0.5min、超声波处理频率为30 kHz、酶处理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纺织物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通过设计若干正交试验,对拼接纺织品的主要互染影响因素如洗涤时间、洗涤温度、洗涤剂等进行改变、替换,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试图找出最优测试条件。文章还对该最优测试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经过分析与验证,文章得出:洗涤温度40℃、洗涤时间30min、洗涤剂ECE标准洗涤剂为最优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面纱、底纱作为考察袜品吸湿排汗性能的两个影响因素,设计6种面纱和底纱的组合编织试样,选择透湿量、吸水率、扩散面积和芯吸高度作为试样吸湿排汗性能的测试指标,并建立模糊因素集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寻求性能最优的方案,同时开发针对不同穿着对象和用途,不同档次的系列吸湿排汗功能袜。试验结论为,6种织袜方案中吸湿排汗性能最佳的是面纱18 tex 50/50 coolmax/棉混纺纱和底纱用2股80 dtex/108f丙纶+4.4 tex裸氨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以正交法确定了织物组织和规格的最优方案,并用最优方案对超细纤维机织洁净布进行工艺设计,测试分析了织物的耐磨性、拉伸强力和芯吸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丝光羊毛和蚕丝纤维混纺纱的工艺过程与工艺参数,将二者按50/50比例通过赛络纺混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纺纱方案。将原料的长度统一被处理为棉型38 mm,所以参照棉纺工艺制定纺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在细纱部分通过控制捻系数、喇叭口隔距、浮游区隔距块3个因素中的3个水平,根据正交试验表确定纺纱试验方案。纺制成功后,测试纱线的条干、毛羽、断裂强力3个性能,并通过正交试验中多指标综合平衡法对纱线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以推选出纺制该纱线的最优方案,试验结果为:在细纱捻系数460、喇叭口隔距6 mm、浮游区隔距块3.5 mm条件下,混纺纱的质量最优,该结果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其明  陆华程 《纺织学报》2008,29(10):39-42
针对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不能利用浆纱压出回潮率和上浆率直接求得这一问题,探讨依据上浆率与浆纱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预测预湿上浆工艺中浆纱上浆率的方法。利用带预湿装置的小样上浆系统,采用质量分数为8%~11%的浆液分别对纯棉纱进行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实验,并测试浆纱试样的上浆率,再依据建立的浆纱上浆率与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对预湿上浆中的浆纱上浆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已知浆液质量分数,可依据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压出回潮率近似值和浆液浓度降低系数的经验值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上浆率。  相似文献   

12.
单经单纬毛织物的兴起,决定了精纺毛/涤混纺纱必须通过浆纱工序.羊毛纤维表面有鳞片层,湿热状态下会产生缩绒现象.毛纱弹性好,但毛羽多、湿强度低、耐热耐碱性差.根据羊毛纤维和纱线的结构、特性,文章分析了毛纱上浆的特点和难点,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研究制定了毛/涤混纺纱上浆用浆料及浆料配方,并阐述了上浆条件和主要工艺参数.上浆后,纱线达到了贴伏毛羽、增加耐磨、增强保伸、改善织物织造性能的目的.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并分析了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质量,得出了适用于毛/涤混纺纱上浆的最佳浆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
上浆上蜡对毛纱可织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毛纱上浆上蜡存在的问题,分别探讨了毛纱上浆上蜡机理,测试了上浆上蜡前后毛纱有关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毛纱通过上浆上蜡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原纱的可织性。但上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上蜡则是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竹/棉混纺纱的特性。通过实验与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液、浆膜性能和浆纱质量,得出了尽可能少用PVA浆料的优化浆料配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TM聚酯浆料的基本性能,对其浆液黏度、黏度热稳定性、浆膜性能、粘附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TM聚酯浆料代替PVA浆料对T/C 65/35 13tex涤棉纱进行了上浆试验。结果表明,T/C 65/35 13tex涤棉纱经TM聚酯上浆后毛羽降低,耐磨性及强力提高,可替代PVA浆料上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尚无系统的上浆工艺问题,研究上浆工艺中压浆力、浆液含固量、浆液温度、浆纱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浆纱性能的影响;结合GA392单纱浆纱机的特点,探讨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室温上浆,在浆液含固量为8%、压浆力44 N、浆纱速度65 m/min时,浆纱效果比较理想。浆纱后纱线强力、耐磨次数分别提高31.64%、53.00%,毛羽降低率达到81.75%,浆纱毛羽伏贴好。  相似文献   

17.
在常用涤/棉包芯纱浆料配方的基础上,用新型的变性淀粉K5取代50%的PVA,测试了浆液和浆纱的性能,并对浆纱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K5浆料的配方浆纱性能优异,浆液黏度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对涤/棉包芯纱的上浆,能较好地改善浆纱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聚醚硅油作为浆纱助剂的应用效果。测试了加入不同量聚醚硅油的磷酸酯淀粉和PVA混合浆浆膜的性能,并对T/C 80/20 13 tex混纺纱线、C 13 tex纱线进行了上浆试验,对比了不同配方下浆出纱线的回潮率、退浆率、耐磨性、强力、毛羽和减伸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浆料配方基础上加入3%的聚醚硅油用于T/C 80/20 13 tex纱上浆和在原浆料配方基础上加入4%的聚醚硅油用于C 13 tex纱上浆,浆纱性能可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指出:在原有配方中加入适量的聚醚硅油可有效改善浆纱性能;聚醚硅油加入量应根据不同纱线上浆要求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高压上浆工艺量化的研讨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萧汉滨 《棉纺织技术》2001,29(5):264-268
通过对高压上浆工艺量化进一步研讨,就纱纸品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找出纯棉纱与涤绵纱压出加重率Sa与压出回潮率Wa的差异,以及覆盖率增大引起Sa和Wa降低的规律,压浆力界定在20KN-40KN时应与相应应的速度配合方可收到高压效果。列出了各种 度相应的低粘度水平,浆液最低粘度应能保证上浆稳定,不轻浆,一般以8s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剑杆织机上生产18.2/58.3598.5/220.5170面绒条坯布,采用优质棉纱,合理选择整经、浆纱、织造工艺参数,针对织造工序存在的断经停台问题,对浆纱进行试验,优化上浆工艺,并对设备进行整机,抓基础管理,使织造效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