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对基于相干体制的多通道电子系统如MIMO通信、相控阵雷达、多通道侦察接收机等进行性能评估与测试一直是一个复杂、昂贵的过程,因为难以产生符合测试要求的多路相干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调制技术的宽频带相干多通道信号发生方法,分析了矢量调制器的非理想特性对多通道相干信号发生的影响,给出了解决思路。该方法具有频率覆盖范围宽、相位控制范围大、精度高、调节分辨率精细等优点,为基于相干体制的多通道接收机测试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信号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MIMO雷达比幅法测角原理,提出了一种对MIMO雷达进行角度欺骗干扰的方法.此方法是在两点源相干干扰的基础上,根据MIMO雷达测角特点做出修正而成.在MIMO雷达相邻波束内布置2个干扰站接收雷达信号,进行调幅和调相后作为干扰信号转发出去,通过控制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雷达测量的目标角度偏离真实角度,从而达到角度欺骗干扰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多径效应对测向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向在现代通信对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径效应会对无线信号测向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各种测向方法都无法消除多径对测向的影响。采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对简单的两径和三径模型,对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的合成场强进行计算,对反射信号影响测向的公式进行推导,并使用仿真软件模拟两径和三径对测向时水平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误差影响,得到影响测向误差的规律性结论,对实际测向试验场地的选择、试验场区环境的布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位差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基线相位干涉仪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通道间相位误差较大条件下干涉仪正确解模糊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1倍相位差测量值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与直接使用1倍相位差测量值的常规干涉仪解模糊测角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多次测量的无模糊1倍相位差测量值来构造相位矢量,对其进行矢量平均处理,提高1倍相位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主动防护雷达的角度标校方法.该主动防护雷达采用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方式,由于雷达体积小、作用距离近,可以利用光电经纬仪搭建简易的角度标校测试场,通过标校望远镜和信号源标定角度.分析了这种方法带来的标定误差,指出被测雷达与信号源之间的距离越远标定误差越小.角度标定后,可以通过修改角误差曲线校准角度.最后给出了主动防护雷达利用这种标校方法后的测角误差,实测数据表明这种标校方法可以提高主动防护雷达的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频控阵雷达高相参精度、低复杂度、小型化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射频捷变收发器的多路相参信号源设计方案。利用多片射频捷变收发器产生8路基带同步信号,采用将一路发射信号回接到各接收通路的一发多收自校准方式,并运用基于1 bit量化检测校正相位模糊的方法,对多路信号的相位进行检测和调整,实现多路射频信号的无相位模糊相参发射。该信号源设计方案实现复杂度低,占用资源少,可输出多路500 MHz^6 GHz相参的LFM射频信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宽带任意信号相位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频谱分析仪测量两路不同信号振幅,再基于功率合成器合成信号幅度,利用矢量合成原理,在频域中进行数学分析,建立了测量任意信号相位的方法。根据基本原理设计,建立了测量信号相位的测试系统,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另外,还讨论了功率合成器的反射与隔离等参数对信号相位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方法适用于从DC到数十GHz信号相位的测量,可应用于电磁干扰和信号完整性分析,弥补了现有测量信号相位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航空400Hz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零静差矢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采用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的零静差控制方案来实现对航空400Hz三相PWM整流器的有效控制。传统的直接电流比较控制由于电流的参考信号是交流正弦波,因而存在着交流输入电流基波与输入电压有相位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的零静差矢量控制技术,利用dq旋转坐标变换将电流参考信号设定为直流,使系统在整个输出负载范围内,交流输入电流基波相位与输入电压相位始终保持同相位、零误差,从而获得高功率因数值。在对控制方案详细分析后,采用Saber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在一台航空400Hz三相PWM整流器原理样机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交流输入电流基波相位完全跟踪输入电压相位,达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InSAR测高原理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nSAR高程模型,建立了高程和干涉相位的直接关系.从InSAR测高的原理出发,利用误差理论知识,分析了测高精度的相关误差源,推导出了测高精度与相位误差、基线长度、基线倾角的关系,并做出了误差传播曲线,得出了彼此之间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公式推导中采用的近似处理方法所引入的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超宽带任意信号相位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频谱分析仪测量两路不同信号振幅,再基于功率合成器合成信号幅度,利用矢量合成原理,在频域中进行数学分析,建立了测量任意信号相位的方法。根据基本原理设计,建立了测量信号相位的测试系统,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另外,还讨论了功率合成器的反射与隔离等参数对信号相位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从DC到数十GHz信号相位的测量,可应用于电磁干扰和信号完整性分析,弥补了现有测量信号相位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电容性电器设备介质损耗角实时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用矢量乘法技术在电力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测量系统采用数字合成波形发生器技术、模拟-数字乘法器技术对电力设备绝缘的漏电流进行正交分解,提高了小电流信号的测量分辨率;用以小波变换技术构成的数字滤波器对正交分解后的矢量进行数字滤波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损角的非同步采样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陈楷  胡志坚  王卉  张承学 《电网技术》2004,28(18):58-61
分析了介质损耗角数字化测量的原理、算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同步采样条件下采用基波相位分离法的补偿算法,即采用等时间间隔对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同时对信号周期波动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并介绍了基于该算法的测量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增加较少运算量的同时提高了介质损耗角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角度信号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机载电子设备输出角度信号的测量问题,研制了基于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模块的角度信号测量仪。应用表明研制的角度信号测量仪角度测量精度高,工作可靠,使用方便。该角度信号测量仪在某型机载航姿系统常规定检和故障检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模块结构、应用特性和工作原理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用ZSZ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模块设计角度信号测量仪的设计思路和电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红  丁群 《电测与仪表》2005,42(10):17-19
介绍了用频谱分析仪观测信号微小失真度的测量方法和特点。从频域角度分析了信号失真现象,并探讨了频谱分析仪观测微小失真度的原理及若干问题。用R3131频谱分析仪实测的频谱图及数据,验证了频谱仪观测信号微小失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功率角测量数学解析方程,该方程通过在单相电枢绕组上施加高频电压,根据电机的凸极效应、动子位置、高频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取电机的功率角。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处理器为核心的功率角检测系统。侧重介绍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功率角测量的基本原理、高频电流信号幅值的获取方法、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耦合电容器和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型、高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A/D转换模块与DSP的接线以及实验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实时性好,且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可以在井下等高温恶劣环境中持续稳定可靠工作的测量系统,采用了由旋转变压器-RDC构成的随钻角度测量系统.介绍了该测角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并实现了旋转变压器的信号处理电路.为了提高测角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对软件解码出来的角度增加了一个观测器,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误差采取纠正措施和误差补偿.测试的数据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能把误差降低到在0.1°以内,能长期持续稳定的工作,可靠性好,完全可以满足井下角度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综合相对测量法能克服绝对测量法的不足,有效提高介质损耗角的在线测量精度,目前研究仅限于2到3台同相电容型设备的综合相对测量法的应用,不具普遍性。本文介绍了综合相对测量法的基本原理,以3台和4台同相设备的综合相对测量法的应用为例,利用归纳方法,给出N(N≥3)台设备中任意i(1≤i≤N)台设备的故障诊断矩阵,为综合相对测量法的使用提供了依据。根据阈值诊断和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基于综合相对测量法的两种故障诊断方法及影响其正确诊断的几个因素,为综合相对测量法的实际使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Rogowski线圈和数字信号处理的交流电流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常需测量一次侧大电流。电力系统中,一次侧电流变化范围很大,传统的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将Rogowsk i线圈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在大电流范围内进行高准确度的测量。Rogowsk i线圈不饱和特性使之能够测量大范围的电流,结合数字信号处理的无零漂积分器的测量方法,消除了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零点漂移,并把其非线性因素影响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它测量大电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简单,是一种测量宽范围变化的交流电流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封头仿形旋压过程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固定模板纵向控制角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据之得到了几种常见封头仿形模板该参数的最佳值;提出了模板工作型面的设计原理及计算公式,并将该原理推广到任何旋压件的仿形模板设计,同时给出了通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低压电器试验和研究中对选相合闸装置的实际需求,研究了跟踪输入电压信号频率的选相合闸自适应控制技术,即通过快速傅里叶算法得到输入电压的频率和初相位,并根据待合闸相位输出控制信号。系统设计了以ARM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RM中央控制单元、信号调理电路、隔离与电力开关模块、触摸屏等部分。分析了选相合闸装置在检测和数据处理方面产生误差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办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相合闸控制装置工作可靠,实际选相误差小于±1°,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