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蒡,别称“恶实”、“牛莱”、“蒡翁菜”、“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属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从东北到西南各地都有分布,亦有栽培。日本、欧洲亦产。种子入药,称“牛蒡子”或“大力子”,性平,味辛,能散风热、宣肺气、消肿毒。  相似文献   

2.
最近《烹调知识》(2010.2)“卷首语”刊出“烹调的灵魂”一文,细读之,颇受启迪,文中总结了“精细”、”美妙”、“情感”、“礼仪”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独具慧眼。归纳起来说,烹调的灵魂在于“味”,即”适口者珍”,才为上品。确实如此,美食的八大要素之首当为“适口者珍”。  相似文献   

3.
酸浆面     
战国之前,中国人还没有发明“旋转石磨”、“筛箩”等,人们用“石搓盘”,“臼杵”制取谷物。人们将五谷杂粮捣碎后再筛选,粗的直接炖、煮、烤,细碎的再加工后煎、炸、烧。稀的流食称:“汤”(之前,水唤作“汤”。),干硬的叫“饭、食”,黏稠的叫做“粥、羹”。  相似文献   

4.
寿司杂拾     
“寿司”,日本或作“鮨”、“鲊”,是一种带菜加调味的冷食饭团。现常见的有几种:“握寿司”,将加醋的米饭握捏成团,加生鱼片或贝类;“卷寿司”,或叫“紫菜寿司”,用紫菜包卷饭团,中加菠菜、蘑菇、黄瓜、葫芦条干及鱼松、鸡蛋等;“盒寿司”,米饭装盒内,加生鱼片、紫菜、泡姜、香料绿叶等;“稻荷寿司”,用炸豆腐包米饭;“狐狸寿司”,用油豆腐皮包米饭,金黄色,也许形似狐狸而得名吧。  相似文献   

5.
惠东作为中国时尚女鞋之都,有鞋企三千多家,拥有“胭脂红”、“牧羊女”、“仙客来”、“格丽香”、“卡菲倪”、“名西施”、“巴浪迪”、“天鹅星”、“带路人”、“葆尔力”十大惠东知名品牌。全县有流水线近三百条,年产鞋6亿双,年产值66亿元,产品大部分外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建省石狮市围绕“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这一城市品牌,通过实施“名企、名牌、名家、名师、名模、名校”等“六名”工程,结合城市推介,以商业展会等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扶持重点企业争创名牌,增添“服装名城”新亮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商标近6000个,已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4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和42个“泉州市知名商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的确立,“海派”一词使用频率渐高。“海派”应是好词。“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服装”,指的是改革、创新的艺术。不知什么缘故,有的时期,“海派”成了贬义词,上海人对于那些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是踏踏实实的人,往往评之日:“海派来亚”。现在,“海派”又返本还原了。几年前,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
浙江菜系是由杭州、宁波、绍兴菜发展而成的。其中杭州菜久负盛名。杭州盛产淡水鱼虾,且湖清山秀、山光水色、雅淡宜人。杭州菜也恰如其景。杭菜的特点是:清鲜细嫩,制作讲究,变化较多,以爆、炒、烩、炸、烤、焖为主,因时而异。名菜有“生爆鳝片”、“叫化鸡”、“龙井虾仁”、“干炸响铃”、“东坡焖肉”等。宁波菜鲜咸合一,以蒸、烤、炖制海鲜见长,讲究嫩、软、滑,注意保持原料本味,名菜有“目鱼大烤”、“黄鱼羹”、“苔条拖黄鱼”、“雪菜汤黄鱼”、“青蟹炒蛋”等。绍兴菜擅长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汤浓味重,富有乡土风味。  相似文献   

9.
刘虹,湘西之子,亿万富翁。在“湘酒鬼”“迷途”之际,以3.5亿元民营资本入主“湘酒鬼”,担负起“扭转乾坤”的使命,可谓“玩家”大手笔。然“醉翁”之意本在酒、在振兴湘酒、振兴湘西。上任伊始,战略目标既定:一要制订发展远景规划,二要培养高素质的营销管理队伍,三要制订有“酒鬼”发展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以“统一文化观念,重塑企业精神”运作“湘酒鬼”。以“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培养人才、合理用人、严格管理”发展“湘酒鬼”。(小雨)  相似文献   

10.
陈研  尹雪峰  陈伟 《西部皮革》2023,(24):132-134
面料再造设计应用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秉承“顶天”“立地”“开物”“树人”的教学理念,依托“ADDIE”系统发展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面料再造”为载体,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为原则,强调“教、学、做”相统一与“课程思政”教育,弥补“孤岛式”思政课程德育的不足,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思政教育,健全了课程育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冬季来临,保暖内衣市场硝烟四起,“暖卡”、“莱卡”、“热力卡”、“远红外”、“负氧离子”等名词满天飞,使消费者迷了眼,不知道哪种产品更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12.
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宋代晁公翔赞道:“风韵栗房开紫玉。”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了山药和栗子合煮的“金玉羹”。  相似文献   

13.
开饭店总得起名,从前流行“三字经”,什么“老半斋”、“杏花楼”、“老正兴”、“梅龙镇”、“功德林”和“红房子”等等:如今的风尚是“四字经”,而且随意性很强,不一定要让人读得懂,也就是说外面人看了店名也不知这是家饭店.  相似文献   

14.
初识“阿宝” 百年上海菜,曾有本帮“四大金刚”:德兴馆是“干货”,即以发制、烹制干货为特色,招牌菜是虾籽大乌参;老饭店是“禽类”,即以家禽的烹饪为特色,招牌菜是“八宝鸭”;老正兴是“河鲜、湖鲜”,即以烹制淡水鱼、虾、蟹、鳖为特色,招牌菜是“油爆虾”;同泰祥是“糟醉”,即以许多上海人视为炎夏必吃的糟、醉菜为特色,招牌菜是“糟鸡”。  相似文献   

15.
节后聊酒     
吴正格 《中国烹饪》2014,(3):126-127
“福”字与酒 古代的春节,人们习以将“福”字用苍颉文、重篆文、鲁篆文、钟鼎文等书于红纸上,贴在壁、柜、箱、桶上面,俗言能招福运。现今习于在门上挂春联,中间贴“福”字,还要倒贴,“倒”谐音为“到”,表示“福到”。这个“福”宇却源于酒。  相似文献   

16.
蔡海雁 《烹调知识》2011,(11):17-18
鳝鱼,因其色黄为多,故民间通称黄鳝,历代好嗜之士又赐别名曰:“微鳞公子”、“粽熬将军”、“地精”、“土龙”等,以其体长,美称为“单长福”,又因其曲拱腹部亦名“护子鱼”:乾隆时,扬州厨师把黄鳝切段和猪肉同烧,取名“龙虎斗”,曾博得龙颜大喜。  相似文献   

17.
茅伯铭 《烹调知识》2008,(10):26-28
随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的确立,“海派”一词使用频率渐高,“海派”原是好词。“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服装”,指的是改革、创新艺术。不知什么缘故,有的时期,“海派”成了贬义词。上海人对于那些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是踏踏实实,往往谓之曰“海派来西”。现在,“海派”又返本还原了。几年前,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研讨会,参加者都是学者、专家和文艺界的著名人士。每年出版一本研讨会论文集,探讨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好梦 《中国烹饪》2010,(12):120-122
太湖三白,长江四鲜。齐鲁佳宴,精于技艺。太湖三白,即太湖中的三种特色水产——银鱼、白鱼、白虾,因它们通体色白晶莹,故称太湖三白。太湖三白之一为银鱼,银鱼为全体性食物,其烹法多样,如明代的“面糊裹炸面条鱼”,清代“小葱炒面条鱼”,现代的“银鱼涨蛋”、”脆皮银鱼”、“芙蓉银鱼”、“香炸银鱼饼”等,不但口感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欢。  相似文献   

19.
不论中外,文字中一个“金”字,都有“极品”、“优秀品”的意思,比如“流金岁月”、“怀旧金曲”、“黄金时代”、“金饭碗”……可见黄金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石门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石门县以“生态立业、科技先行、文化引路、品牌拓市”为发展战略,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以主攻“有机茶、名优茶”为重点,创品牌、拓市场,建成了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获得了大效益,实现了大发展。石门先后被授予(认定)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东山秀峰、石门银峰”双双荣获“湖南十大名茶”。茶叶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