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耿风华  张睿  刘海燕  孟祥海 《化工进展》2021,40(12):6640-6655
生物质在高温无氧条件下热解可以生成富含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油成分的生物油。有效分离技术和高效提取手段的发展是生物油质量提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介绍生物油性质与生物质快速热解工艺的同时,对目前国内外的生物油分离技术如蒸馏、液-液萃取、柱色谱、超临界萃取、膜分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常规蒸馏和溶剂萃取等技术,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但存在生物油的热敏性差、萃取剂回收难度大和污染严重等问题;分子蒸馏技术分离过程安全环保,但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超临界萃取和膜分离等技术安全环保,技术成熟,具有较大的潜力。文章还综述了目前生物油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组分和单一化学品的分离提取研究进展,为生物油的有效分离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未来生物油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煤焦油洗油中分离产物在农药、医药、染料、加工助剂及工程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分离洗油中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联苯、吲哚、苊及芴等普遍采用精馏重结晶方法,该方法耗能大、污染大,因此研究探讨洗油加工中的绿色分离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绿色分离过程的主要绿色分离方法有反应精馏、绿色溶剂流体萃取及膜过程。开发绿色分离工艺对于洗油深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蒸气蒸馏技术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珍明 《化工时刊》2004,18(6):48-49
水蒸气蒸馏技术是分离和提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水蒸气蒸馏的应用领域,操作方式,重点论述了水蒸气蒸馏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分离异构体、反应、回收溶剂、回收未反应的或过量的原料、提纯高沸点物质和去除反应的杂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化学工业出现的“外协”热潮中,定制化学品发展很快,已成为精细化工发展中的一项新事业。本文介绍了定制化学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就其在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前景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The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derived char obtained via vacuum and atmospheric pyrolysis of Populus tremuloides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ranges of 725–960°C and 0.1 to 6 MPa. CO2 was used as the oxidizing g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ar reactiv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preheating rates and that pressure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between 850°C and 950°C. A correlation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df/dt = k0{exp(-E/RT)}(1 - f)afβPyCO2 was used to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general, vacuum pyrolysis derived char showed a higher reactivity than atmospheric pyrolysis chars. An explanation based on a higher oxygen content of the vacuum pyrolysis char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6.
陈宇  纪红兵 《化工进展》2019,38(1):626-638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挑战,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是应对该挑战的低碳方案。其中,催化热解木质素获得燃料和化学品是低碳方案的重要部分。本文以能源和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木质素催化热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催化裂解行为、催化裂解过程和催化产物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文章首先对木质素的结构和转化过程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催化热解行为、催化热解产物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现有的催化木质素热解过程的机理研究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木质素催化热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的发展前景、技术瓶颈以及逻辑方面进行评估表明,木质素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过程中提高产品的产率和能量效率是今后的总体目标,而原料供给和生产、催化剂开发、产品分离纯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以及计算模拟等方面将是深入研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Attempts were made to develop solvent‐resistant polyimide capillary membranes with integrally skinned asymmetric structure to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ood dryer emissions or vacuum pyrolysis aqueous effluents. Model mixtures of 1‐propanol (1‐PrOH)/H2O and acetic acid (AA)/ H2O, with concentrations of 10–90 wt % of organic components, were used as vaporous feeds. Solvent‐resistant membranes with good mechanical and excellent vapor separation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from polyimides based on PMDA and BPDA by the dry/wet phase‐inversion technique. Molecular structure largely influences membrane properties. For the asymmetric polyimide membranes studied, a tendency similar to that of homogeneous dense membrane was found. Membranes prepared from polyimides with diamine and dianhydride moieties, both containing rigid backbone and aromatic rings, displayed higher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Test conditions exhibited influences on membran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Membranes prepared from copolyimide BPDA–50DDS/50ODA and PMDA–50DDS/50ODA exhibited the best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water vapor separation properti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of practical usefulness for applications of these membranes in the removal of water from water/organic mixtures.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5: 139–152, 2002  相似文献   

8.
我国石化企业发展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生产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敏达  胡云光 《精细化工》2000,17(5):299-306
在研究国际精细和专用化学品发展策略和趋势的基础上 ,就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生产经营时所应当采取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九五”期间发展精细化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具有来源广泛、绿色无污染、可再生和低廉易得等优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对生物质资源多元化利用和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木醋液是生物质热解制炭工艺中的高价值酸性副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和医药业等多个领域,均显现出正面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木醋液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分离方法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从生物质组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的角度阐述了木醋液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木醋液颜色呈浅黄色或红褐色,密度为1.00~1.13g/cm3,pH为2.27~3.32,有机酸含量为2.07%~13.82%,热解温度170~350°C下制得的木醋液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满足日本农用木醋液标准。文章指出木醋液富含酸类、酚类、酮类、呋喃类、醛类、醇类、酯类和醚类有机物,酸类化合物(主要是乙酸)和酚类化合物(主要是愈创木酚)使木醋液具备优良的抗微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并且酚类化合物使其具有烟熏气味的独特性质。联合不同单一分离法精制木醋液的效果最佳,可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多种用途。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游离水、吸附水和结合水随着温度升高依次析出,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再分解成挥发性有机物质与水,共同冷凝后形成木醋液。但是,传统热解工艺制备得到木醋液的产率低及温度对成分含量的影响显著是限制木醋液发展的主要瓶颈。水热法是一种新兴的木醋液制备技术,其产率高,焦油成分少,包含的有机化合物种类更多。此外,从生物油中直接萃取也可快速制备含有相同有机组分的木醋液。因此,本文提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开发和研究高效且便捷的木醋液制备技术、分离技术及其机理,同时结合先进的催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以便利于制备高品质木醋液和直接地应用于不同领域,早日实现木醋液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精制沥青是制备各种功能炭材料的前体,焦油沥青需要预处理脱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称为喹啉不溶物,QI)以得到精制沥青,压力是脱除QI的重要条件。本文以煤焦油沥青和添加生物质沥青的混合沥青为原料,研究压力对溶剂法脱除固体颗粒物的影响,测试不同压力下精制沥青的QI含量及产率,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温黏度测定仪对QI颗粒形貌、粒度及脱除体系黏度进行表征和测定,分析压力对固体颗粒物絮凝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压力对沥青收率升高有明显影响,使精制煤焦油沥青的收率由常压的64.6%(质量分数)提升至1MPa时的84.3%(质量分数),精制沥青的QI含量维持在0.06%~0.1%(质量分数)之间。添加15%生物质沥青的混合沥青,产率则由常压时的55.7%(质量分数)提升至1MPa时的72.5%(质量分数)。压力对精制沥青的QI含量影响较小,压力增大,溶剂对沥青组分尤其是重质组分的溶解能力增强,使精制沥青产率升高。较高压力也使体系的黏度略微增大,造成部分QI颗粒沉降困难,不过影响较小。中间相沥青制备的结果表明,精制沥青可以制备出具有流域型结构的中间相沥青,添加生物质沥青更好地改进了流域型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氮气氛和不同的加热速率下对三种木材(马尾松、棉杆和杉木)进行了热重分析.同时研究了碳酸钠对这三种木材热解的催化效应.运用Popescu法从22种动力学机理函数中寻求裂解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并计算裂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Zhuralev,Lesokin and Tempelmen(Z-L-T)方程为最概然机理函数.根据Z-L-T方程计算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在裂解的低转化率范围,碳酸钠可以降低表观裂解活化能,而在裂解的高转化率范围,碳酸钠可以增加表观裂解活化能.根据木材的结构成分对碳酸钠的催化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必须大力加强精细化学品的分析测试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精细化学品分析测试的现状,以及分析测试技术对于发展精细化工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精细化学品以及中间体检测工作的现状和自身的工作经历,建议以科学态度对待精细化学品的分析测试,尽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精细化学品质量标准平台和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省化学矿山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了发展发展有我省特色的无机盐化工产品的品种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树皮酚类制备油田钻井液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洁  罗平亚  李忠正 《精细化工》2001,18(8):479-481
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树皮经碱性磺化浸提 (15 0~ 180℃ ,3~ 6h)后 ,所得酚类磺化物再经络合(70~ 90℃ ,30~ 10 0min)、偶合 (70~ 10 0℃ ,1~ 5h)、缩合 (70~ 10 0℃ ,1~ 6h)、交联 (5 0~ 6 0℃ ,30~ 90min)多步化学改性 ,制备聚合物钻井液添加剂的新方法。所得添加剂中相对分子质量在5 0 0 0以上级分的摩尔分数 >80 % ,其分子上含有 3种亲水基团 :w(—SO3H) =13.4% ,w(—COOH)=8.2 6 % ,w(Ph—OH) =0 .96 % ;该添加剂在黏土颗粒表面发生吸附包被的摩尔分数为 93.9% ,在聚合物钻井液中的添加量为 0 .0 1kg/m3 时 ,降黏率和降滤失率分别为 6 5 .8%和 42 .9%。  相似文献   

16.
煤热解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生成机理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深入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煤分子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并定义了“酚类形成”,“酚类分解”,“中间酚类”,“酚类生成”和“键寿命”等概念,建立了酚类形成与分解相互竞争的F-D-C酚类生成机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描述酚类总产率f(t)与热解温度t关系的数学模型。用正态分布函数模拟酚类形成,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模拟了酚类分解,二者结合构成了MRF酚类生成的数学模型。采用无约束非线性单纯形搜索法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精细化工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大全 《精细化工》2001,18(11):621-624
本文作者用详细的统计数字介绍了中国的精细化学工业在“九五”期间的发展概况 ,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的建立和各门类的生产现状。作者指出 ,在“十五”国民经济计划和 2 0 10年长远规划中 ,将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发展的重点 ,作为调整化工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方向和新的增长点。从近几年在国内组织中小企业精细化工技术创新示范项目的工作中 ,作者体会到按科学规律和科学程序进行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根本。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应用研究和市场开拓 ,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使新技术和产品做到系列化进而往产业化方向发展。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必须在技术、经济、环保、质量和标准化几个方面与国际同步 ,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最后还提出产学研官金结合是在中国实行中小企业精细化工技术创新的最好组织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略介绍了我国有机硅精细化学品的现状;重点列举了国外近年来有机硅和有机硅精细化学品以及聚硅倍半氧烷等为基础的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应用;指出我国开始重视有机硅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近年来大有改观,其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9.
1,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 levoglucosan,LG)作为手性合成子在寡糖、高聚物、树脂、药物及相关产品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取高纯度的LG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提取LG的研究情况;重点研究以木焦油为原料提取1,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的分离处理方法,寻求简便、经济、对环境无...  相似文献   

20.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眄 《广东化工》2009,36(8):168-168,185
文章介绍了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化学氧化法、生化处理法等,综述了近年来处理方法、技术进展情况,提出了当前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