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VC/SBR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非相容性PVC/SBR(100/20)共混体系,相容剂、增塑剂、填料和硫化剂用量以及返炼次数对共混体物理性能均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R-26是PVC/SBR共混体的良好相容剂,可以显著改善共混体的力学性能,用量以6份为宜。增塑剂DOP为100份、碳酸钙为80份、硫黄为0.1份时,PVC/SBR共混体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返炼次数对共混体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粉末丁腈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不同PVC,NBR及增塑剂用量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粉末丁腈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体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VC/PNBRTPE的综合性能基本上接近轿车密封条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共混方法,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共混比等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NBR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共混法可获得最佳共混效果,共混温度宜控制为175 ̄185℃;HPVC/NBR共混体系是宏观相容,微观相分离体系,与普通PVC/NBR共混体系相比,具有综合性能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共混方法、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共混比等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NBR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共混法可获得最佳共混效果,共混温度宜控制为175~185℃;HPVC/NBR共混体系是宏观相容、微观相分离体系,与普通PVC/NBR共混体系相比,具有综合性能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军  梁亚军 《中国塑料》2000,14(7):55-61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加入丁腈橡胶(NBR)进行共混改性,采用高温共混、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来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丁腈橡胶、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和戊次甲基四受(H)、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填料碳酸钙(CaCO3)等的用量对PVC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选择PVC100份、NBR60份、DOP60份、AC4.0份、DCP1份,  相似文献   

6.
从硫化特性、热变形值、凝胶质量分数和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四亚乙基五胺(TEPA)对PVC和PVC/NBR共混物的交联作用以及PVC和NBR同时交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NBR共混物中的PVC组分交联后,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和热变形性能都有所改善;PVC和NBR两组分同时交联可改善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和热变形性能,在NBR用量较大(60份以上)时效果更为明显,若NBR用量太低,则共混物热变形性能反而有所下降;交联剂TEPA对硫黄硫化NBR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但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有较小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NBR改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艳秋 《橡胶工业》2000,47(10):598-600
介绍了用NBR作改性剂改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的研究。结果得出,NBR对PVC异型材料抗冲击性的改进效果比氯化聚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SBS好;NBR用量为6份的PVC异型材抗冲击性改进效果最佳;加工时采取将PVC母料高温塑化至熔融状态再与NBR母炼胶共混且共混温度165℃等工艺措施和工艺条件能保证PVC异型材的物料加工性能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S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单一组分相容剂「相容剂分别为NBR270、NBR P65、CPE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复合相容剂(SEBS/NBR和CPE/NBR)及交联程度对HPVC/SBR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相容剂可明显改善HPVC/SBR共混物的性能;动态硫化在改善共混物力学性能方面起主要作  相似文献   

9.
王伟勤  王健  刘莉  穆英 《橡胶工业》1997,(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加入粘合剂A,可提高粘合强度,用量宜为15~25份;带芯含棉量为30%~4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型纺化纤胶圈胶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型纺化纤胶圈胶料可通过调整增塑剂DBP用量(25份)、白炭黑用量(5份)使NBR/PVC之比达100/80,而胶料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300%定伸应力等均较好,邵尔A型硬度达到控制指标(72度)。胶料的挤出条件为:挤出机机头温度70—80℃,螺杆转速35r·min-1.  相似文献   

11.
王伟勤  王健 《橡胶工业》1997,44(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  相似文献   

12.
HPVC/NBR非硫化共混材料性能与工艺研究/张小斌(浙大—仙居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所)/聚氯乙烯。1998,(3):1~4。以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聚合度为2500)为主体材料,用丁腈橡胶(NBR)为改性剂,研究其非硫化熔融共混工艺。结果发现,当共混比HPVC/NBR为100/25,共混温度为160~180℃,混炼时间6~10min时,能得到性能较好的共混材料,尤其改善了材料的恒定压缩永久变形与冲击回弹性。LMPM/PP原位复合材料微纤结构的形成/熊传溪(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3.
用重质芳烃油代替部分DOP作增塑剂,通过动态全硫化法制成了PVC/S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试验了不同增塑剂的品种和用量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C/SBR的配比为55/45、重质芳烃油与DOP的并用比为3/2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氯化聚乙烯/NBR动态硫化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童杰  张祥福 《橡胶工业》1999,46(3):142-145
在氯化聚乙烯(CPE)和NBR中加入促进剂NA22首先对CPE进行动态硫化,然后加入硫黄对NBR进行静态硫化制备了CPE/NBR共混物。考察了促进剂NA22用量、CPE/NBR共混比以及动态硫化温度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是解决CPE与NBR相容性问题的有效手段;促进剂NA22存在饱和点,用量以2份为宜;CPE用量增大,动态硫化共混物交联密度则略有升高;动态硫化温度提高(160~180℃),交联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郭红革  赵树高  傅政 《橡胶工业》1997,44(8):451-454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PVC/SBR共混物,考察了橡塑比、硫化体系、相容剂及PVC交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C/SBR并用比为75/25,相容剂NBR/氯化聚乙烯并用比为2.5/2.5,采用半有效或半有效加2份交联剂DCP的硫化体系时,共混物综合性能较好。在PVC中加入0.4份促进剂NA-22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压缩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微孔塑料性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BR(80/20质量比)100份,DCP09份,AC35份,复合发泡助剂3份,活性CaCO325份,共混温度110℃,发泡成型温度170℃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微孔塑料。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DPE/BR胶料混合均匀,微孔塑料孔眼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PVC/NBR再生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PVC与NBR再生胶高温机械共混,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Tg约10℃的热塑性弹性体。讨论了共混比、第三组分改性剂合成橡胶(NBR,PU,CR,CPE)、5种硫化体系、填充剂(炭黑、白炭黑、重质CaCO3)、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因素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60份,NBR再生胶40份,NBR360420份,硫磺0.5份,促进剂TMTD和促进剂CZ各0.6 ̄0.9份及适量重质CaCO3和增塑  相似文献   

18.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祥福  焦建清 《橡胶工业》1993,40(11):686-689
采用毛管流变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VC/NBR热塑性弹性体熔体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并遵从幂律流体规律。橡胶含量和硫黄用量降低或增塑剂DOP用量增加均可降低熔体的表观粘度。采用高速混炼和返炼的方法,可使熔体粘度减小,挤出物外观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NBR/PVC共混发泡配方设计及制品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健  冯绍华 《中国塑料》1999,13(10):43-48
研究了NBR/PVC共混发泡的配方组成,确定了橡塑比,硫化体系,发泡剂,填料,增塑剂的最佳用量,分析了各配方组分对模压发泡制品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模压发泡制品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PVC/SBR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革  赵树高 《弹性体》1999,9(1):28-32
以ABS、氯丁橡胶(CR)、马来酸酐(MA)接枝SBR(SBR-MA)作增容剂对PVC/SBR的共混比、增容剂、增塑剂用量做了优化选择。同时对动态硫化PVC/SBR的硫化体系、硫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动态硫化对共混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SBR为80/20,增容剂ABS/SBR-MA为5/5时,选用半有效硫化体系,165℃下动态硫化6min,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