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闫哲 《精细化工》2012,29(2):118-121,177
通过C16~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接枝改性,制备了5个梳状两亲型SMA衍生物,即SMA-g-O-3、SMA-g-O-6、SMA-g-O-10、SMA-g-O-15和SMA-g-O-20。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原料SMA和酯化产物的酸值的变化可确定酯化反应率,其酯化率都在90%以上,且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EO加合数的减少,酯化率相应增加,最高可达95.62%;对酯化物的水溶性及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SMA-g-O-20的水溶性较好;25℃时,SMA钠盐水溶液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有限,表面张力曲线上没有出现拐点,而改性后的SMA衍生物表面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SMA-g-O-15水溶液的表面活性最好,其水溶液的CMC值为0.078 g/L,γCMC为26.74 mN/m。  相似文献   

2.
对自制的梳型两亲聚合物,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g-(聚乙二醇单甲醚)(A)、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g - C12H25OH(B)和聚(苯乙烯-co-马来酸酐)-g-(聚乙二醇单甲醚+C12H25OH)(C)进行了溶液聚集行为、流变性能和对炭黑的分散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水溶液中可以形成粒径为数十至数百纳米的多分散性球形聚集体,粒径分布较宽;25℃时,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样品A,B和C水溶液进行了流变性能研究,在相同质量浓度下,样品的疏水性越强,其溶液的剪切变稀行为越强烈;在相同条件下,3.种样品对炭黑的分散性能依次为B>C>A,分散性能随着样品疏水性和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合成出新型梳型聚合物分散剂(CMD),通过改变单体组成得到性能最优的分散剂。表征了分散剂结构与性能,并用于吡蚜酮水悬浮剂的制备,测定其对悬浮剂Zeta电势、悬浮率、流变性、热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MD-3对25%吡蚜酮悬浮剂具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些年来基于静电相互作用所构筑的两亲聚合物超分子复配体系,主要包括带相反电荷的不同两亲聚合物复配体系、离子型两亲聚合物与有机酸复配体系、两亲聚合物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从复配原材料的差异出发,对所构筑的超分子体系的合成机理优势进行了总体的介绍。最后综述了静电作用在实际油田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所起到的显著效果,如静电作用在驱油、调剖以及含油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黏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数据研究了羧酸盐表面活性剂(HF-E)与两亲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随HF-E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两亲聚合物的质量浓度越大,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表面张力越高;随着水的矿化度的升高,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先略有增加,到一定值后反而降低,而表面张力则随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升高,HF-E/两亲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随之降低而其与大庆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则升高。优化后的高黏度低界面张力二元体系配方为HF-E和两亲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和1.5 g·L-1;此外,还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1的烷基醇酰胺(NS)。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疏水烷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烷基氯化铵季铵盐和非离子聚醚丙烯酸酯四元无规共聚,合成了一种抗温耐盐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其降粘稠油的能力优于OP-10小分子表面活性剂降粘剂、普通聚合物以及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在1 500 mg/L低使用浓度,对中低粘度稠油,无掺稀油条件下,降粘率超过98%,可完全替代掺稀油开采;对中高粘度稠油,降低稀油掺稀量70%~85%以上,降粘率超过98%,降粘后稠油体系粘度小于2 000 mPa·s。  相似文献   

7.
针对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稠油冷采自乳化复合体系。利用瓶试法、稳定性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复合体系组分进行筛选及性能评价,得到自乳化复合体系配方为0.2%月桂基葡糖苷+750?mg/L?两亲聚合物AP-C_(16)。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通过翻转样品瓶月桂基葡糖苷即可将稠油完全乳化,月桂基葡糖苷与两亲聚合物AP-C16复合可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稳定时间超过60?min,降黏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
刘亚群  程培培 《粘接》2011,(8):44-47
研究了聚氯乙烯与肉豆蔻酸钠的接枝反应,并制备梳形接枝PVC。利用FT-IR、1H-NMR对梳型接枝PVC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形侧链成功接枝到PVC上,且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9h、单体用量50%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了近些年功能性两亲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进展。主要概述了两亲聚合物在分子结构设计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疏水单体设计和功能单体设计两方面的内容,疏水单体的设计阐述了孪尾型、苯环型和双取代型3种,功能单体的设计阐述了表面活性单体、甜菜碱单体和耐温抗盐单体3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乳化微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苯乙烯为原料(St),制备出两亲水溶性聚合物,避免了传统的微乳液聚合中引入过多小分子乳化剂而导致后期处理过程复杂的问题,同时对自乳化微乳液聚合机理进行探讨。红外和核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和苯乙烯发生了共聚反应。DSC结果表明:生成的共聚物为嵌段结构。表面张力和黏度测试结果表明:当单体配比为m(AM)∶m(AA)∶m(St)=87.5∶10.0∶2.5时,其表面张力和黏度可达26.113 mN/m和1260 mPa·s,并解释了不同含量疏水单体存在时,溶液中分子链的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表面经偶联剂修饰的二氧化硅为载体,通过聚(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和醇钠反应,合成了两种梳状聚醚三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碘代、二氯卡宾对双键加成和混合醚制备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这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 exhibit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s catalysts a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ine. To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of colloidal AuNPs, the stabilizers including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organic ligands, inorganic ligands, and polymers, are necessary to be added in the synthesis of colloidal AuNPs. Among these stabilizers, amphiphilic polymer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ization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To date, numerous efforts are employed to develop amphiphilic polymers as the stabilizers of colloidal AuNPs but are not well‐summarized yet. In this review, four parts (amphiphilic linear polymers, amphiphilic graft polymers, amphiphilic hyperbranched polymers, and amphiphilic dendrimers) according to the polymer architectures will be discusse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mphiphilic polymers that are used for stabilizing colloidal AuNPs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及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兰 《化学与粘合》2006,28(3):169-172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因而在生理卫生用品、土木建筑、食品、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状况,吸水机理以及制备方法,并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含环戊二烯络铁基团苯乙烯聚合物的合成,并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对该类聚合物的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实验表明在丙酮溶剂中,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含环戊二烯络铁基团苯乙烯在(60士5)℃进行均聚或与甲基苯乙烯共聚收率高.用凝胶色谱仪分析,聚合物分子量较大,分子量分布范围(PDI)小于3.0.  相似文献   

16.
王文生  任笑杰 《化工进展》2004,23(12):1316-1319
主要介绍了以活性阴离子聚合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双亲嵌段聚合物的方法、特点和影响因素,另外对双亲嵌段聚合物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姜忠义 《化学世界》2003,44(2):105-108
分子印迹作为制备对某一特定的分子 (印迹分子或模板分子 )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聚合物的过程 ,在分离分析、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特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两亲嵌段聚合物通常用在现代水性涂料配方中充当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变控制剂等关键助剂,而且也是水性树脂乳液聚合技术的重要乳化剂品种,可以规避小分子乳化剂易于在界面富集而导致涂膜耐水性较差的缺点。通过大分子引发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来制备一系列聚氧乙烯与聚丙烯酸丁酯嵌段的非离子型两亲共聚物PEO-b-PBA。采用Wilhelmy吊片法、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详细研究了此类两亲聚合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聚集体粒径以及微观形貌,并就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起泡与乳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