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概述,CSP输送辊道是马钢“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生产线上重要备件,也是一种制作难度大、附加值高的冶金生产备件。马钢第二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与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合作,引进德国GTV公司热喷涂、重熔设备,采用两步法火焰热喷焊技术,成功制作了CSP输送辊道。产品经理化、力学性能检测与上机使用,使用寿命与进口辊道相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通过对辊道结构的整改及润滑方式的改变,增加了辊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故障,提高设备作业率近80%。同时,针对现场检修空间狭小等环境因素,也对更换辊道的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节约了检修时间。  相似文献   

3.
罗勤 《机械》1989,16(1):44-44
辊道窑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硅酸盐工业。由于未解决耐高温轴承和传动件的结构及材料等问题,现用辊道窑的辊道输送机构的辊子,几乎都是穿过炉壁支承在窑体外边的支承件上并在窑体外边传动。这种外置式辊道输送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窑炉的热损耗,和辊道输送机构的机械传动损耗。因此,设计制造一种能在高温辊道窑中长期工作的内置式辊道输送机构以替代原有的外置式辊道输送机构,对进一步节省能源及简化窑体结构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轧钢工艺上采用热坯热送的工艺方式越来越多,从而对输送辊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辊道的正常使用,必须对辊道的辊子和轴承进行水冷,文中对辊道的冷却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着重介绍太矿公司为武汉远方钢铁公司设计制造的空冷运输辊道的结构、性能及其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1780 mm热轧线接坯辊道刚度,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措施,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接坯辊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辊道刚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2 8 0 0mm热轧线的输送辊道布置在热粗轧和热精轧之间 ,是轧件从粗轧到精轧之间的桥梁 ,用于输送铝锭或板材。辊道为双锥面 ,两端直径Φ36 0mm ,中间直径Φ2 2 0mm ,辊身长度 32 0 0mm ,辊道间距 70 0mm。由于热轧温度控制在铝合金再结晶温度以上 ,辊道长时间接触热铝板片而极易局部粘铝 ,影响铝板片下表面质量 ,尤其在生产 31 0 4制罐料、PS板等高性能铝板时 ,辊道粘铝会造成严重质量后果。因此 ,生产一段时间后被迫停机 ,由人工用砂布清除粘附于辊道上的铝 ,劳动强度大 ,不安全 ,清理效果欠佳。为此 ,研制出了高效、安全、可靠图 1 清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速线材轧机机组中,控冷辊道的工作情况和性能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张紧装置在链轮、链条、集中传动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棒材机组投产初期对齐辊道轴承故障造成的维护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予以实施,提高了设备运转率和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介绍磁力辊道在钢管连续镀锌机组中拖引和运输钢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全自动吸吮式反冲洗过滤器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的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机械手喷号机在CSP生产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邯钢CSP线的特点,为适应生产的需要,CSP生产线引进了机械手喷号机。文中主要介绍了机械手喷号机的结构原理、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皮带传动托辊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带托辊是冶金行业的通用备件,主要被应用在物料输送设备上.经过对现场调查和实物解剖分析,发现皮带托辊的使用寿命较短,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转动不灵活而导致的抱死现象,在承受力较大的皮带折点处更容易抱死.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论证,将原设计中的传动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焊轨基地是国内铁路首次开展100m定尺短钢轨焊接成500m长钢轨的建设项目,针对辊道输送线的使用技术要求,文中主要介绍沈阳南焊轨基地辊道输送线的结构布局、辊距、辊道速度、驱动力矩等辊道参数的设计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邯钢CSP生产线工作辊弯辊缸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邯钢CSP生产线工作辊弯辊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成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新钢层流冷却设备及其自控制系统,根据现场使用的工况采用了先进的数学模型与控制技术,优化参数与现场工艺装备,提高了卷取温度命中率和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温低速重载输送辊道用轴承的优选,解决了高温工况下轴承使用寿命短、故障多、成本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捞钢机的升降电机、行走电机进行了功率计算与优化,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轨道梁挠度进行校核,最终优化结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板轧机控轧控冷工艺要求,采用层流冷却技术改造轧后冷却系统,设计跟踪轧制速度、精确控制温度和控制各段水压的检测系统。最终冷却速度可以控制在10℃/s-12℃/s,温度控制精度在12℃以内的带钢达到96.37%,为轧制高质量的特殊钢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