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瑛  潘莹  王璐 《华中建筑》2009,27(10):169-171
“三大构成”系列是我国大多数建筑院校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一个重要的训练环节,但是源于“包豪斯”的这个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在我国建筑院校中一直以来却是以美术院校的构成训练为参考,从教材到课题设置均是基于工艺美术的标准,实践证明这正是建筑类院校的学生无法在建筑创作中正确体会和运用构成知识,创造优美协调的建筑形体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基于建筑学的构成系列训练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建筑院校学生掌握构成系列知识来进行建筑的分析和创作,有着非常直接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曹玺  王亚东 《城市建筑》2006,(10):53-5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浙江台州白云阁的设计过程,并着重分析建筑的生成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探求符合当代社会特质的现代景观建筑之路。台州市“白云阁”景观建筑设计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引言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而与之相辅的理论课则以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讲授为主要内容。相对于建筑设计课程成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以大课讲授为特点的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如何应对,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建筑设计概论》是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程1),针对刚完成一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训练的学生,课程定位于设计课程的理论提升。为了拉近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距离,课程采用大课讲授和小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搭建设计理论和设计过程之间的桥梁。小作业的选题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观察和发掘生活方式和周围空间之关联,还原抽象的“建筑功能”为活生生的当下行为,启发对建筑设计原初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适应性设计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应性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德国国家养老保险基金(LVA)北德总部办公楼的设计项目方案中,通过对组织机构体系和基地空间环境的有效反馈,展现了一次建筑设计的适应性表达。基于对该建筑的实地考察,通过对该建筑设计理念、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生态设计四个方面的解读与剖析,以及对其适应性思想的归纳总结,旨在为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应用借鉴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鼎”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演变,列举了中国近二十年来以“鼎”为原型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实例,从地域范围、时间特征和政治因素等三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通过例证、列表的方法分析“鼎”在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中运用的三种方式:形式模仿、解构运用、抽象表达。  相似文献   

6.
鲍家声 《新建筑》2006,(3):110-111
鲍家声教授这篇文稿问世算起来已有20年了。作为晚生后辈,我常有机会聆听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的指教,2004年秋末有机会看到了鲍老师“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及实施意见——1984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建议书”的手稿。这篇手稿用圆珠笔写在几张发黄的草稿纸上,行文遂意,但一气呵成,观点甚是鲜明。文稿中所谈的问题无疑触及传统建筑教育的主要弊端,其改革建议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透出新意而不乏现实针对性。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以及专业建设近20年来的改革历程印证并基本实现了鲍家声教授当年所提出的观点和教学改革建议。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为两翼,基础性与拓展性并重的本科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教学计划突出了培植基础、重视理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办学特色。专业核心课“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推进,现已形成一个前三年以基础性教学为主,后两年以拓展性教学为主的“3 2”连续的课程体系。在建筑设计教学中逐步淡化功能类型而转向对设计中基本问题类型(如场地与环境、空间与功能、材料与技术等)的关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为主体的交互方式,四年级的设计教学实行学生自主任选制。同时,设置了与设计课并行的“建筑设计理论”系列课程。我们改变了以“课程”罗列为模式的知识灌输方式,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目标,建设历史人文类课程群和建筑技术类课程群。在此框架下,建筑史教学加强了与设计课的联结互动,原有的“美术”由纯粹的绘画练习转向绘画表现与设计创造的并重,课程也更名为“视觉设计基础”。技术学科教师参与设计教学,并设置以技术问题主导的课程设计。鲍家声教授建议的新的知识构架也通过相关课程(如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学、绿色建筑等)的设置得以实现。学院注重相关专业课程互动和校内外、境内外合作教学的开放化教学。每学期设计评图都实行答辩制,并且每个课题均须有校外专家参与。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凝聚了几代人艰辛探索的心血!如今,当我们透过鲍家声教授的这篇文稿来回顾昔日路程,不免感慨丛生,也备加领悟“任重道远”的意蕴。“铸重于磨”,培养有哲理、有理想、有能力、有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今天刊登这篇文稿定会带来新的启示,也将引出对建筑教育更多的思考和创造。(撰文:韩冬青)  相似文献   

7.
开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建筑学科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实际上是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空间"是无法回避的主题。只有进行理性的思辨,确立以空间、建造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建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与“新工科”建设愿景仍存在差距。该研究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内涵,探析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推动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以培养主体、培养途径、培养层级三要素为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创新性提出“3+3+3”多层级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建筑设计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学科跨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模式是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与艺术设计专业并设的优势,以研究型学习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价值取向,为改变国内建筑院校多年来建筑美术与设计基础课各自独立授课的教育传统而提出的。通过建筑美术与设计结合、专题设计与项目设计链接等课程策略,实现学科的交叉、专业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意识、艺术审美品味和建筑设计的基础能力,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建筑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林  张熙慧 《南方建筑》2013,(5):105-109
本文从空间组织、单元体生成、材料与构造方式以及置入场地的形态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课程“数字建筑”的设计作品——“竹伞”,并对参数化生成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教育中,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同等重要。文章依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中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初步课程中,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22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院技术委员会,与会专家以“非典”之后的建筑设计为中心议题,围绕“非典”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非典”挑战的公共卫生设计、居住建筑的抗疫设计、奥运工程设计与公共卫生、“非典”之后对相关设计法规面临的调整和修正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邵韦平主持。 现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及会后的有关采访一并刊出,供交流。 我认为“非典”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我们不要只是泛泛而说,而更应该做出实际工作。我举例来说,日本医院的电气设计与我们是不一样的,应加强研究。电气设计也要在容量、供电可靠性上加功夫,最大限度地为减少干扰提供电力保障。再如,国外用了大量的防漏电系统,我们现在除了几个高级医院有外,绝大多数都没有,其实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愿SARS事件带来建筑电气专业更多的安全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大学联队的十项全能竞赛教学过程为例,提出“形式追随议题”策略以应对建筑学科的内外部挑战。以光伏光热一体化产能及跨季节储能系统的原理、开发,及其与建筑设计的整合为重点,表明新能源建筑全系统存在建筑、建造、节能、产能、储能及智能6个层级,回顾其背后历时2年“以能造形”的设计教学过程,讨论“产教”融合尝试过程中的危与机。这对新能源建筑设计、研究型设计教学与师资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国建筑师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Tod Williams&Billie Tsien)以“建筑是工作和生活的结合”为基本创作理念.将日常生活的感受融于建筑设计中.使建筑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对空间体验的重视.对材料特性的探索.以及“缓慢”的设计理论.共同形成了建筑中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与场地支持"是《建筑设计基础三》课程中的第一环节,作为建筑设计方法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环节重点讲授场地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场地是一切建筑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认识到建筑是在从场地到场所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理解场地也是理解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行为需求与空间支持”是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建筑设计基础三》课程的第二个环节,位于“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支持”内容之后。本环节是应对城市规划专业有限的建筑设计学时而采取的特定的强化训练方法,是一种理性逻辑化的建筑教育方式,以“揭示建筑设计的实质”取代过去的“悟道式”的建筑设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扬 《华中建筑》2011,(10):175-177
该文简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作业设置,在此基础上,从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外部环境认知”课题在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包括认知内容与层次、成果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19.
建筑学住宅设计及住区规划课程以“适老与更新——既有建筑改造前提下的综合康养社区规划与适老居住建筑设计”为主题,赛教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尝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文、环境。课程强化问题导向,并将社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与所属地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适老化设计能力。该探索可以为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尝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宏  刘扬 《建筑知识》2014,(6):161-162
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是本土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建筑的文化如何表达对传统呼应与延续的问题,本文从批判的地域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两种“分解”文化的方法,同时以石林彝族地区地域性设计作为切入点验证了两种方法对设计的作用,找出影响石林地区地域性建筑的因子与其地域建筑形式的关系,总结了石林地区地域性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