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除尘熄焦塔。包括熄焦喷射管、洗涤降温装置、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由结构框架、除尘板、除尘管和喷嘴组成,除尘板设置在结构框架上,按与水平面45°~60°的角度放置;除尘管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喷嘴,除尘管与除尘板平行布置,除尘板由折成一定角度的异型折流片和除尘板支架组成,除尘装置为单级布置或两级布置。本发明熄焦过程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蒸汽在经过水雾洗涤、冷却、重力沉降以及折流板式除尘装置捕集净化后,其含尘量大大降低,每吨焦排放到大气中的焦粉量可控制在50g以下;  相似文献   

2.
1 轨道结冰问题 我厂炼焦生产采用湿法熄焦.在熄焦车从熄焦塔开往凉焦台的过程中,焦炭中的残余水分与碎焦从车厢缝隙处漏出掉落到熄焦车轨道上.在无霜期,水可以顺着轨道排水沟流回沉淀池,只需清理焦炭即可.冬季,滴落的熄焦水与碎焦炭很快就在轨道上堆积起来,且很难清理,一两天内就能造成熄焦车无法行走.原设计的解决办法是在熄焦车轨道两侧增加蒸汽伴热管.但由于蒸汽管紧挨着轨遭没有坡度,且蒸汽压力低,蒸汽管内凝结水不能顺利排出.  相似文献   

3.
张利  袁业旭 《燃料与化工》2003,34(3):136-137
我厂年产焦炭155万t,承担着为炼铁厂提供优质焦炭的任务,原熄焦工艺为一段喷水,焦炭的平均水分偏高,有时视操作条件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水分的波动较大。1存在的问题炼焦二车间熄焦系统原为一段喷水熄焦工艺,即:熄焦车接焦后进入熄焦塔,熄焦水泵自动接通电源,一次性喷水120s,控水10s,放入焦台凉焦后经皮带送入焦仓。结果发现,靠近熄焦车底部,有2m多长的焦炭熄不透,产生红焦放入焦台后再喷水处理,而位于车厢上部的焦炭则由于水分过大而发黑,造成焦炭水分极不稳定,炼铁厂对此意见较大,同时也增加了焦粉沉淀池的工作量。经分析认为,由于炽热的焦…  相似文献   

4.
熄焦车是用来装载由焦炉推出温度约1000℃的赤热焦炭。并由电机车牵引送入熄焦塔进行湿法熄焦,然后将焦炭运往焦台卸出的设备。熄焦车分为移动熄焦和定点熄焦两种形式。由于低水分熄焦使用工艺的需求,熄焦车的接焦方式采用定点熄焦。优点在于焦炭含水低、污水排放量减少。但这样的熄焦方式对定点熄焦车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0前言在70年代,德国已关闭了在焦台上用水管喷水熄焦的老焦化厂,随着湿法熄焦工艺的发展,将焦炭推入熄焦车内,并在熄焦塔下用定量水熄焦,为控制熄焦烟尘,一般是通过改变喷头的布置、喷头数量和喷头结构等方法使喷水量的分布和喷洒速度得以控制,但在能源浪费方面也是人所共知的。1919~1920年间,苏尔寿兄弟在瑞士的温特图尔苏黎世煤气厂首次采用循环惰性气体在密闭系统(冷却室)中冷却焦炭。60年代,干熄焦在前苏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73年以后,在日本建成了焦炭处理量为200t/h的干熄焦装置。1干熄焦与湿…  相似文献   

6.
熊智  秦嬿 《燃料与化工》2009,40(5):27-27
1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3^#捣固焦炉于2006年投产使用.采用喷淋式熄焦法。电机车与车厢的连接器为传统的车钩式连接器。根据捣固焦炉的生产工艺要求.熄焦车往返于熄焦塔与焦炉间的次数比一般顶装焦炉多,在接焦、熄焦和放焦过程中,熄焦车的启动和停止次数也相对较多。在装载一炉焦炭后,车厢的重量增加.在将焦炭运至熄焦塔熄焦和熄焦后运焦至晾焦台放焦的过程中,由于车速需要调节.使得电机车与车厢在行驶和停止时受速度差的影响造成冲撞非常大且次数多。  相似文献   

7.
湿法熄焦工艺中废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霞 《山西化工》2007,27(2):69-72
湿法熄焦过程中,熄焦水与焦炭中的部分污染物会转变为气态形式转移排放到大气中。通过监测实验,对各种熄焦水熄焦后吨焦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8.
李巨兵  刘敦亮  岳进 《燃料与化工》2012,43(3):19-19,21
宣钢焦化厂2座JN60-82型焦炉为国内第1代6m焦炉,年产焦炭90万t,采用湿法低水分熄焦方式.长期以来,湿法熄焦工艺的筛焦除尘系统应用效果较差,由于粉尘湿度大,极易粘在布袋上,造成粉尘板结,堵塞滤袋,无法正常使用.2008年宣钢焦化厂开发了出焦除尘与筛焦除尘一体式综合除尘工艺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燃料与化工》2012,(5):22-22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除尘熄焦塔。包括熄焦喷射管、洗涤降温装置、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由结构框架、除尘板、除尘管和喷嘴组成,除尘板设置在结构框架上,按与水平面45°~60°的角度放置;除尘管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喷嘴,除尘管与除尘板平行布置,除尘板由折成一定角度的异型折流片和除尘板支架组成,除尘装置为单级布置或两级布置。本发明熄焦过程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蒸汽在经过水雾洗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炼焦煤焦炭热态性能较差的现状,开展了气膜熄焦试验,在降低5%主焦煤用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焦炭的冷热强度。使用气膜熄焦后还可降低焦炭含水量.减少蒸汽排放及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广州化工》2021,49(19)
通过分析传统水熄焦装置的缺点,优化设计了新型的实验室水熄焦装置,本文简单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及其优点。本装置通过在原本的熄焦装置中增加震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改变喷淋系统传统的一股式出水方式等。装置具有能使焦炭能够均匀熄焦,严格控制出水量和出水时间的优点。因此大大提高了熄焦效果,为后续焦炭的准确测量打下基础,同时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前,我国投产的干熄焦装置均为引进,由于建设投资高,推广困难,没有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干熄焦工艺技术的国产化,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降低了干熄焦工程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目前国内大型焦化厂的湿法熄焦工艺已经逐步被干法熄焦工艺所取代。随着这一生产工艺的推广使用,给除尘设计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干熄焦工艺规模及排放要求,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干法除尘地面站技术方案。从对除尘系统跟踪、标定的结果看,烟尘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福 《燃料与化工》2010,41(3):31-32
攀钢三期新1#、2#焦炉为JN60-6型单集气管6m大容积焦炉,配备有装煤、推焦地面除尘装置和145万t干熄焦和新型湿法熄焦,其环保投资占焦炉建设总投资的30%以上。尽管新焦炉装备国内一流,环保设计技术领先,但从推焦前焦侧摘门至推焦结束整个过程中,从炉门处依然有部分烟尘逸散于大气中,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造。  相似文献   

14.
怡然 《煤化工》2001,(2):58
北京首钢一号焦炉最近实现干法熄焦。干法熄焦是采用冷氮气使出炉焦块由上千度冷却至 2 0 0多度 ,同时将升温的氮气经锅炉热交换后产生的蒸汽送入热力管网 ,一年可产蒸汽 2 4.75万 t,节水 19.2万 t,减少粉尘排放 10 5 t。该项目的关键设备是由日本政府对华实施绿色援助计划无偿赠送的 ,折合人民币约 2亿元。干法熄焦自 2 0世纪 2 0年代由瑞士研制成功 ,6 0年代在前苏联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优点是回收余热资源、提高焦炭质量、改善生产环境。目前我国宝钢、浦东煤气公司、济钢等已分别从前苏联和日本引进了 16套干法熄焦装置。目前首钢的这…  相似文献   

15.
焦化装置焦炭塔大吹汽用1.0MPa蒸汽对生焦老塔进行吹汽,由于用汽量大,对热能冲击较大。.还有冷焦水消耗量与净化水的量不平衡,净化水COD较高,污水处理场处理困难,剩余大量净化水。所以提出利用汽提净化水代替1.0MPa蒸汽大吹汽工艺。通过装置实际应用,证明了此工艺可减少蒸汽耗量.降低装置能耗以及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近几年干熄焦技术应用进展和分析现有干熄焦技术缺陷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干熄焦技术一一焦炉煤气和蒸汽混合熄焦技术,该技术将焦炭冷却过程分为两段,即气化冷却段和物理冷却段,蒸汽和高温焦炭发生气化反应,吸收热量形成合成气(H_2和CO),然后循环焦炉煤气与热焦炭换热使高温焦炭冷却.初步分析表明:达到相同的冷却效果,若通气速率相同冷却时间可降低40%;每熄1t焦炭消耗水蒸气10.8m~3,消耗碳50.3kg,气化气组成Co、CO_2、H_2和H_2O分别为40.81%、3.77%、48.36%和7.06%,合成气增加约22.8%,醇产量增加32.3%.该技术使焦炭质量提高,M40提高约4%,反应性降低0.3%,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每熄1t焦炭CO_2排放量减少0.14t,烟尘减少0.16kg.  相似文献   

17.
将4.0MPa(g)和6.5MPa(g)航天粉煤气化技术配套低温甲醇洗装置从工艺流程、设备布置、能耗、装置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5MPa(g)与4.0MPa(g)气化压力下低温甲醇洗装置相比,工艺流程大体相同、占地约减小7%、能耗约降低10%、装置投资约增加1.7%,从装置能耗和投资方面综合比较,6.5...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在聚酯工艺塔装置中增加板式换热器,利用塔顶蒸汽制取热水,再将热水进行综合利用。系统运行后,热水型制冷机每月可节约用电121.88万度;浆料配制过程每天可节约1.64×107k J能耗;长丝空调每天可节能7.4 t标煤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捷石化汽提装置重沸器的改造,针对汽提装置在日常生产中出现的蒸汽能耗大及出水水质差等问题,对汽提装置塔底重沸器净化水出口及管束折流板间距由260mm改为600mm进行的改造。本文介绍了改造前后工艺对比,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捷石化汽提装置重沸器的改造,针对汽提装置在日常生产中出现的蒸汽能耗大及出水水质差等问题,对汽提装置塔底重沸器净化水出口及管束折流板间距由260mm改为600mm进行的改造。本文介绍了改造前后工艺对比,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