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万寿菊干花颗粒为原料,对万寿菊花中反式叶黄素进行同时提取皂化工艺研究。考察不同有机溶剂和用量、KOH- 乙醇溶液质量浓度和用量、提取皂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反式叶黄素提取皂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万寿菊花中反式叶黄素提取皂化效果的3 个主要因素即石油醚用量、KOH-乙醇溶液质量浓度和提取皂化温度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反式叶黄素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对反式叶黄素粗品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同时提取皂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油醚用量42.6mL/g、温度58.8℃、KOH- 乙醇溶液质量浓度0.099g/mL,在此条件下反式叶黄素得率为1.499%。对反式叶黄素粗品进一步纯化,最终获得纯度达90.42% 的反式叶黄素晶体。  相似文献   

2.
以万寿菊颗粒为原料,利用葵花籽油微乳液作为提取剂提取叶黄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微乳提取万寿菊颗粒中叶黄素的工艺。结果表明:影响万寿菊颗粒中叶黄素提取率的顺序为时间固液比温度,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葵花籽油微乳提取万寿菊颗粒中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较为明显(P0.05);通过响应面的数据分析得到,万寿菊颗粒中叶黄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61(g/mL)、温度40.00℃、时间96 min,此时叶黄素的实际提取率为0.86%。  相似文献   

3.
孟丽  赵文军 《食品科学》2009,30(18):71-74
研究万寿菊油树脂中叶黄素酯的分离纯化过程。结果表明,较优的分离纯化条件为:丙酮溶解万寿菊油树脂的条件为:料液比1:3(m/V)、温度50℃、冷却时间3h;正丁醇处理丙酮浓缩物的条件为:料液比1:3.5(m/m)、温度50℃、冷却时间4h,正丁醇处理物再经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纯度可达85% 以上的叶黄素酯。  相似文献   

4.
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和全因子试验设计,探究单一酶和复合酶用于水酶法提取杨梅核仁油的效果,优选确定水酶法提取杨梅核仁油的酶制剂为纤维素酶。采用正交试验对酶法水解提取杨梅核仁油的工艺进行优化,获得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酶解温度50 ℃、pH 4.8、酶解时间2.5 h、料液比1∶4(g/mL),该条件下的得油率为33.95%,提取率为50.67%。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杨梅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洞杨梅核仁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7.22%,其中油酸含量达50.31%,亚油酸含量达到36.64%,亚麻酸含量为0.27%。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万寿菊花中叶黄素的纯度。方法:以葵花籽油微乳液作为提取剂提取万寿菊中的叶黄素。利用KOH-C2H5OH溶液对叶黄素粗提物进行皂化,再用大孔树脂进一步纯化。结果:静态试验中,HP-20型大孔树脂对叶黄素的吸附及解析效果最好,以80%乙醇溶液作为吸附溶剂,无水乙醇溶液作为解析溶剂,上样质量浓度为0.01 mg/mL,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2.0 h, pH 7.0;最佳静态解析条件为温度40℃,解析时间1.0 h, pH为7.0。动态试验中,最佳上样质量浓度为0.01 mg/mL,上样流速为0.4 mL/min。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的叶黄素纯度可达61.72%。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后的万寿菊中叶黄素的纯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酸水解法提取豆渣中异黄酮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渐  江连洲  穆莹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253-256
目的: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后的副产物进行研究,提取其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方法:采用超声方法和酸水解方法相结合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副产物进行异黄酮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分析了影响异黄酮提取的各种因素,并予以优化。优化后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2.54,乙醇浓度为70.28%,盐酸浓度为2.6mol/L,水解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30℃。结论:超声波和酸水解的方法适用于水酶法提取油后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在加入酸水解后大豆异黄酮总提取量较单纯70%乙醇提取法提高42.55%。  相似文献   

7.
水酶法提取黄粉虫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合水解黄粉虫提取黄粉虫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酶解时间、加酶量、液料比、温度、pH五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温度、加酶量、pH等酶法提取黄粉虫油的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04℃,加酶量799.38U/g(原料),pH8.49,液料比5:1,酶解时间120min,此条件下提油率为78.51%。水酶法提取黄粉虫油品质优于石油醚提取,采用GC-MS法对黄粉虫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出18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6.22%。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酶法从巴旦木中同时提取油与水解蛋白。依次使用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素酶;果胶酶=1:2)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巴旦木浆,并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粒径40目、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用量3.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碱提pH9.0、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水解蛋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粒径30目、细胞多糖水解酶用量3%、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碱提pH8.5、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总的巴旦木游离油和水解蛋白得率分别为68.74%和74.39%。  相似文献   

9.
水酶法同时提取油茶籽油及蛋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与油脂》2015,(9):58-61
采用水酶法从油茶籽仁中同时提取油与蛋白。经筛选,使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油茶籽仁水液,并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和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蛋白酶用量1.5%、酶解p H 8,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 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油茶籽油得率为74.61%,油茶籽蛋白得率为82.28%。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酸价为15.12±0.016 mg KOH/g的葡萄籽毛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法、物理法和酶法精炼方法脱酸,重点研究了不同的精炼脱酸方法对葡萄籽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以及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精炼脱酸工艺中葡萄籽油的酸价以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化学法精炼脱酸,葡萄籽油的酸价降至0.10±0.022 mg KOH/g以下,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0.31±0.0011%。采用物理法精炼脱酸:在240℃条件下脱酸8 h,酸价为0.13±0.018 mg KOH/g,反式脂肪酸含量为1.86%。酶法酯化脱酸:在反应温度80℃、甘油添加量300%、加酶量3%、时间8 h的条件下,葡萄籽油的酸价降到2.36±0.026 mg KOH/g,反式脂肪酸含量由0.034±0.001%升至0.035±0.001%~0.041±0.0016%。不同的精炼脱酸方法对葡萄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影响的规律为:酶法化学法物理法。采用酶促酯化脱酸方法对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以梅花鹿尾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水提蛋白工艺及水酶法提取多肽工艺,比较两种最佳工艺所得物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_3)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水提蛋白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5 g/mL、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蛋白含量为60.72%±0.56%;水酶法提取多肽工艺中最佳蛋白酶为胰蛋白酶,酶解最佳条件为pH8、加酶量1500 U/g、酶解时间4 h、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2.85%±0.35%。水酶法提取鹿尾多肽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_3)增殖活性优于超声水提鹿尾蛋白。  相似文献   

12.
王恺  田振华 《中国油脂》2022,47(8):31-33
为提高亚麻籽油提取率,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亚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5.64%。采用果胶酶可以有效提取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黑胡椒油树脂乙醇浸提工艺,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黑胡椒原料粒度对黑胡椒油树脂得率的影响,并分析黑胡椒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黑胡椒油树脂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56℃,浸提时间8h,料液比1∶16.6(g/mL),粒度90目。在此条件下,黑胡椒油树脂得率为10.86%,黑胡椒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38.73%,验证试验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酶法制备花生油甘油二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不完全水解甘油三酯制备甘油二酯,研究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水添加量对制备甘油二酯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脂肪酶不完全水解制备甘油二酯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20 U/g(占油重)、水添加量15%(占油重)、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0℃,在此条件下制备甘油二酯,其含量可达57.84%。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栀子的开发利用,以栀子成熟果实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种类、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对栀子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对各种酶提取的栀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7%、液料比3∶1、酶解pH 7、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栀子油得率为7.27%,与空白组(3.34%)相比提高了117.66%;栀子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超过5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左右。不同酶提取栀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酶法提取沙棘果油及其脂肪酸测定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法提取沙棘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果胶酶用量0.50%、胃蛋白酶用量0.15%、提取时间6h、酶解温度55℃,此条件下果油得率4.946%。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果油提取率为82.16%~97.17%。利用GC-MS 共检测出11 种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油酸35.07%、棕榈酸35.61%、亚油酸12.77%、顺式-11- 十八碳烯酸6.19%、(12E)-12- 十八烯酸7.26%,酶法提取沙棘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1.56%。结论:酶法提取沙棘果油安全温和而无毒害,反应彻底,提取率高,提取后的果汁易于进行澄清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提取物中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万寿菊正己烷提取物为原料,系统地考察了由万寿菊提取物制备游离叶黄素的条件,并对粗产品进行纯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L16(45)正交试验对游离叶黄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皂化液浓度、液料比、皂化温度以及皂化时间为因素,以游离叶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并对硅胶柱层析纯化的梯度洗脱条件进行摸索;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测定。确定最佳皂化制备条件是:皂化液为35%的KOH-甲醇,液料比20:1(ml/g),皂化温度55℃,皂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可使游离叶黄素的含量由原料中的0.25%上升到45.59%,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后,游离叶黄素的含量可提高到93.55%。  相似文献   

18.
利用混料优化设计对最适合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的复合酶配比条件和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确定复合酶水解的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和蛋白工艺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6(g/mL)、纤维素酶添加量0.84%、半纤维素酶添加量0.56%、酶解pH5、酶解温度37℃条件下水解0.75h后,再利用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pH9.26、水解3.6h,总油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即81.04%,比以往国内研究采用湿热处理工艺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胡椒鲜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胡椒油树脂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胡椒鲜果油树脂得率及其胡椒碱含量的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表明:微波功率300 W,超声波开启,控制提取温度55℃,胡椒鲜果油树脂超声波-微波辅助溶剂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75.87%,提取时间20min。实际结果油树脂得率为15.70%,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25.680%;预测结果油树脂得率为15.52%,油树脂中胡椒碱含量为25.260%,预测值与实际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以鳄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酶法提取鳄鱼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鳄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法提取鳄鱼油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 3%、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0. 45、提取温度54℃,在此条件下鳄鱼油提取率达到87. 42%;鳄鱼油质量达到SC/T 3502—2016一级粗鱼油的标准;鳄鱼油中共检出3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 9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 57%,EPA与DHA总量为2. 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