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明胶海绵的复合体对犬牙槽骨再生的影响。方法犬拔牙创内植入rhBMP-7与明胶海绵的复合体,以自然愈合拔牙创为对照。于术后2、4、8周分别将犬处死,取拔牙创处牙槽骨标本,行X线和组织学切片检查,观察成骨情况及牙槽骨萎缩情况。结果X线及组织学切片显示实验侧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明显优于对照侧。结论rhBMP-7与明胶海绵复合体是一种可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摇瓶及发酵罐培养工程菌BL21/pBV221-rhBMP-7,观察不同培养基、乙酸浓度、pH值、诱导时间等对工程菌菌体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培养工程菌,当菌体A600值达100时,42℃升温诱导,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结果发酵培养基与LB培养基培养的工程菌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乙酸可明显抑制菌体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最适于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pH值分别为6.8和7.6;最佳诱导时间为3h。以优化的发酵条件培养的工程菌诱导3h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34.9%,最终菌体A600值可达139.5;经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结论已初步建立了rhBMP-7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3.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重要的骨诱导生长因子,是提高骨修复材料活性和临床骨修复效果的有效手段和关键物质。由于BMP-2在体内含量低,依靠从动物体内提取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本文研究满足临床需求的BMP-2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密码子优化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更换其中部分核苷酸编码,得到优化的hBMP-2基因的DNA序列,制备大肠杆菌rhBMP-2菌株,通过发酵及工艺优化,获得BMP包涵体,经分离纯化与复性,制备出高纯度的rhBMP-2。测定C2C12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来表征单倍体和二倍体BMP-2的成骨活性,发现二倍体rhBMP-2的成骨活性明显高于单倍体rhBMP-2,并且随着BMP-2浓度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上升。体内动物异位成骨实验发现rhBMP-2肌带植入小鼠体内3周后,取出的异位骨颗粒鲜艳饱满,骨结构完整;HE切片和Masson三色切片都显示出良好的异位成骨效果。此方法制备的rhBMP-2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分化能力,可用于骨组织修复,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9)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克隆、迁移、侵袭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AdGFP和AdBMP9分别感染3株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ECA109、KYSE150和KYSE180,并设不感染病毒的3种细胞作为对照,采用RT-PCR法检测AdBMP9感染的3株细胞中BMP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MTT法检测病毒感染细胞096 h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平板克隆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并对3组ECA109细胞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 AdBMP9感染的3株细胞中BMP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提高。与AdGFP感染和未感染病毒的细胞相比,3种细胞在过表达BMP9后,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下降(下降率达70%以上),且克隆细胞团明显变小;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AdBMP9感染的ECA109细胞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上升,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BMP9可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克隆、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1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rhBMP-7)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将吸收性明胶海绵与rhBMP-7混匀,冻干,环氧乙烷灭菌后,植入小鼠大腿股部肌间隙,共设5组:明胶海绵对照组及50、100、150、250μg rhBMP-7/块明胶海绵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2、3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明胶海绵对照组相比,rhBMP-7/明胶海绵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随着rhBMP-7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明胶海绵对照组相比,rhBMP-7/明胶海绵组蛋白含量随着rhBMP-7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rhBMP-7剂量与每组蛋白含量平均值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将rhBMP-7复合明胶海绵植入小鼠大腿肌间隙并于第2周取材进行蛋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用于rhBMP-7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4)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细胞U2-OS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rhBMP-7)的可行性。方法将hBMP-7成熟肽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cDNA3.1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hBMP-7。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至U2-OS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BMP-7基因mRNA和rhBMP-7的表达。结果真核组表达质粒pcDNA3.1-rhBMP-7经NdeⅠ和EcoRⅤ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pcDNA3.1-rhBMP-7质粒转染的U2-OS细胞中hBMP-7基因mRNA和rhBMP-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cDNA3.1载体转染的细胞(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BMP-7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U2-OS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BMP-7的制备方法和建立新的表达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节点β-catenin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在C3H10T1/2细胞中过表达,联用β-catenin重组腺病毒上调β-catenin的表达,并通过RNA干扰抑制β-catenin的表达。分析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RT-PCR检测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的钙盐沉积。结果 BMP9单独作用能诱导C3H10T1/2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并增强细胞ALP活性;单独的β-catenin无成骨诱导作用,但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强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的ALP活性,并促进BMP9诱导的细胞OPN和O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钙盐沉积;抑制β-catenin表达可显著降低BMP9诱导的C3H1OT1/2细胞的ALP活性(P0.05),下调OPN和O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抑制钙盐沉积。结论经典Wn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β-catenin协同BMP9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且BMP9诱导的成骨分化可能需要通过Wnt/β-catenin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人工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制备β- 磷酸三钙(β- TCP) 粉末的新工艺,研究了多孔β- TCP陶瓷(p - β- TCP) 的成型和烧结条件。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的Ca/P 为1 .50 ,平均孔隙率为42 .3 % ,抗压强度为34 .8kgf/cm2 ,大孔孔径为400μm 左右,小孔孔径为5μm 左右,在生理盐水中有微量溶解,溶血、急性毒性和致热源性均在安全范围内。制得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与p - β- TCP 的复合人工骨(BMP/p - β- TCP) 。小鼠肌袋种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兔桡骨缺损(1 .5cm)的骨修复实验结果表明,BMP/p- β- TCP 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p - β- TCP 以及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p - HA,或p - HAP)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溶骨性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试验组(感染BMP9腺病毒)、空白对照组(未感染)及GFP对照组(感染GFP腺病毒),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BMP9及OPG蛋白的表达水平。将BALB/c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空白对照细胞)、GFP对照组(注射GFP对照组细胞)及试验组(注射试验组细胞),每组5只,均经胫骨贴骨注射,1×106个/(0.3μl·只),X片成像技术分析各组裸鼠溶骨区域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裸鼠瘤体组织中OPG蛋白的表达。结果试验组MDA-MB-231细胞中OPG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GFP对照组(P0.05),仅试验组细胞中有BMP9的表达。试验组裸鼠胫骨瘤体直径及溶骨区域均明显小于GFP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组裸鼠瘤体组织中OPG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FP对照组(P0.05)。结论BMP9可抑制MDA-MB-231细胞溶骨性骨转移,可能是通过上调OPG/RANKL/RANK系统中OPG的表达而发挥作用。本实验为探讨BMP9在肿瘤骨转移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悬浮CHO-S细胞中稳定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7,rhBMP7)成熟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BALB/c乳鼠股骨组织扩增mbmp7基因,克隆至质粒pMD18-T,通过定点突变3个氨基酸编码序列(G266S、S287N、D359E),得到重组克隆质粒pMD18-mbmp7m3;将mbmp7m3克隆至表达载体pCHO1. 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HO-mbmp7m3,转染CHO-S细胞,利用嘌呤霉素和甲氨蝶呤进行两轮加压筛选,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ELISA法检测rhBMP7成熟蛋白的表达。结果从乳鼠股骨组织扩增的cDNA经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点突变后测序与设计完全一致。获得了稳定表达rhBMP7成熟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最高表达量为202 ng/mL。结论成功利用改造的mbmp7基因在CHO-S细胞中表达了rhBMP7成熟蛋白,为后续该制品工艺开发及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3)
目的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中表达改造后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0(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全长基因,纯化后检测其生物活性,以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BMP10分子。方法于rh BMP10的propeptide与mature chain基因片段之间插入6×his-tag标签及DDDDK(肠激酶识别位点),构建p MH3-rh BMP10-histag-DDDDK质粒,电转入CHO细胞,用500μg/ml G418从单克隆中筛选出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细胞,悬浮驯化表达8 d后,收集培养液上清,阴离子交换柱和镍柱纯化目的蛋白。采用q-PCR法检测纯化蛋白的体外细胞活性。结果目的蛋白纯化液经SDS-PAGE检测到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与目的蛋白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48 000、96 000和190 000的3个条带,与目的蛋白单体及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一致。酶切后的目的蛋白可有效刺激P19细胞的标志蛋白(Smad6)表达上调。结论 BMP10 propeptide的存在对BMP10的蛋白活性具有重要作用,改造后的BMP10在CHO细胞中表达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全长BMP10活性二聚体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C3H10T1/2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3H10T1/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剂H89(1、2.5、5和10μmol/L),检测其对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通过ALP定量和钙盐沉积试验分别检测H89对BMP9诱导C3H10T1/2细胞早期和晚期成骨分化的影响;经Western blot法检测H89对C3H10T1/2细胞中磷酸化CREB、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成骨关键转录因子Runx2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Wentern blot及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观察H89对经典信号通路BMPs-smad1/5/8的影响。结果随着H89浓度的增加,对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ALP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ALP定量和钙盐沉积试验结果表明,H89可明显抑制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早期及晚期成骨分化;H89可显著抑制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中磷酸化CREB、OCN及Runx2蛋白的表达(P0.05),与AdBMP9组比较,H89对经典BMPs-smad1/5/8信号通路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阻断cAMP-PKA-CREB信号通路可抑制BMP9诱导的MSCs C3H10T1/2的成骨分化,为BMP9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2双表达定向诱导多潜能干细胞C3H10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将C3H10细胞分为4组:BMP9-2、BMP2、BMP9和GFP组,将4种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C3H10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定量测定及钙茜素红染色,观察BMP9-2双表达对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定向诱导作用。结果 BMP9-2双表达能诱导C3H10细胞ALP的表达,其染色活性高于BMP2组1.6倍,BMP9组2.5倍,GFP组4倍;其BMP9-2双表达定量表达A520值在病毒感染后5、7、9 d均高于BMP2、BMP9和GFP组;BMP9-2双表达能诱导C3H10细胞钙盐的沉积,感染14 d后,钙茜素红染色可见钙化结节,其染色活性高于BMP2组1.4倍,BMP9组1.3倍,GFP组5.2倍。结论 BMP9-2双表达能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其成骨活性强于单一成骨诱导因子BMP2和BMP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气血不通、瘀滞而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破瘀通经,引气止痛的中药为主,补充血、滋阴壮阳,扶正气的中药为辅进行治疗效果。方法对320例该病例病人跟踪观察。结果疗效良好,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12)
目的探讨控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a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囊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oly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de,PELA]为囊材,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外黏附rhBMP-2内包封VEGF的微囊支架。经ELSIA法检测微囊支架在PBS中释放rhBMP-2和VEGF的浓度。将微囊支架加入bMSCs,于培养后第3、7、14天,MTT法检测微囊支架对bMSCs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微囊支架对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APK通路相关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微囊支架于PBS中培养第2天rhBMP-2释放约60%,VEGF释放约3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囊支架对bMSCs的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 05);培养后第14天磷酸化ERK1/2及AL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第3和7天(P 0. 05),培养后第7天显著高于第3天(P 0. 05);培养后第3、7、14天磷酸化JNK及磷酸化p38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控释rhBMP-2及VEGF的微囊支架可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激活MAPK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hBMP9)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BMP9分别感染MG63和U2OS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和AdGFP感染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两种细胞中hBMP9的表达水平;MTT和台盼蓝拒染活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Hoechst/PI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划痕愈合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ICC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AdBMP9感染的两种细胞中hB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AdGFP感染组(P<0.05);hBMP9表达的上调可抑制MG63和U2OS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P<0.01),并使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β-catenin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hBMP9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大肠杆菌重组人成骨蛋白 1的非诱导表达特性。方法 通过水质、起始pH、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甘油添加量、装液量、转速等实验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对OP 1非诱导表达的影响。通过传代实验 ,考察该系统OP 1表达的稳定性。结果 水质对OP 1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2 %~ 4 %的接种量有利于OP 1的表达 ,起始pH以 6 0为宜。葡萄糖对OP 1的表达有较大影响 ,2 %~ 4 %的葡萄糖添加量可以获得较高表达。甘油的添加能明显促进OP 1的表达 ,最适添加量为 0 3% ,较对照提高表达 81 7%。该表达系统对溶氧的需求不大 ,装液量和转速分别以 12 5~ 15 0ml和 15 0r min为宜。在优化条件下 ,最适表达时间为 2 4~ 2 6h ,OP 1的表达量可达到菌体蛋白的 4 0 %。优化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对本系统OP 1的表达和质粒的稳定有利 ,10次传代可保持 90 %表达。结论 建立了非诱导表达的摇瓶发酵工艺 ,对其非诱导表达特性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为进一步放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