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宁津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县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然而,受工程状况、人口变化和标准提升等因素影响,在水质保障和长效运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等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乎数亿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而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四川宜宾市农村饮水为例,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处理、水供应等方面,对该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治理、规范管理、水质监测、水质提升、生态补偿等提升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农村饮水安全的治理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农村饮水安全进入全面巩固提升阶段,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以强化水质保障为核心,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从工程运行的实际出发,提出工程各环节关键设施的运行管理要点,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工程可持续运行,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群众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却客观存在,并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积极开展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并且对于水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以来,长江流域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得到快速提高,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量不足、取水不便等饮水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当前长江流域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山区仍存在相应的困难,农村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薄弱、供水工程建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后续运行维护机制不完善等,致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隐患或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十三五"期间应加强长江流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治理;推进水质检测常态化;大力推广和应用低成本、简单易行的水质净化设备;坚持建管并重,落实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存在小型供水工程水量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不规范,小型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困难,良性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思路,通过加强供水工程改造与建设、强化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健全完善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和服务保障体制等三大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  相似文献   

7.
桃江县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农饮安全问题得到较大解决,但一些地方农饮安全成果不够牢固,在水量和水质保障、长效运行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为了让农民群众早日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提出科学规划项目、推进城乡供水、加强运行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相应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饮水需求就是其中之一,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与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地区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各地区的广泛实施以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三五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着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民生服务设设施建设,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文章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存在水源地水质差、水质检测和净化处理能力弱、农饮水安全工程基层管理和技术力量不足等情况,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是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必然选择。智慧水务系统以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需要为目标,基于管网GIS系统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围绕农村供水业务,着力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综合监管系统,创新应用智能预警模型、水龄水质模型、能耗优化模型、错峰调蓄模型等,切实解决当前农饮水工程监管、运维等工作中的诸多痛点,全面提升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安徽省"十一五"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情况,从农村供水现状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水利部门"十四五"应当重点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并提出了"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应当建管并重,健全工程体系、强化运行管理、提升供水水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公益属性等方面,强调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供水保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构思,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方面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为确保供水工程水质达标,长期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作为民生水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对加强饮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当前,我区农村牧区总体上实现了饮水安全,但保障程度还不高,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脱贫攻坚政策延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饮用安全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农村原有的饮水安全工程部分存在"工程老化失修、水源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管网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极少偏远分散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属结构性缺水,存在季节性缺水死角,因此需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巩固提升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相似文献   

14.
饮水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自“十一五”计划以来,我国饮用水水质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数据来看,农村饮用水水质仍然存在超标的问题。而且因为环境、地域的问题,水质情况也各不相同,应使用适宜的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本文从当前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入手,分析了各地的水质情况,对饮水水质处理技术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比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膜法水处理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的优缺点,辅助农村地区因地制宜,选取适当的饮水水质处理技术,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5.
东北四省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普遍性特点和相似问题,文中阐述了四省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及薄弱环节,提出了巩固提升工作设想,为建立完善的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体系奠定基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反复即解决问题需统筹谋划、系统治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体系,着力解决运行管护、水质保障及改造升级等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吃水安全、用水方便、见水自然",创新思路谋发展,强化督查促建设,注重水质保安全,多措并举抓管理,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与管理,让三秦大地上的广大农村居民不仅能"喝上水",还能"喝好水",有效破解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是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的一环。"十三五"以来,结合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陕西及时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取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渴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引用水安全,正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例,就其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最突出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相应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前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在水质、水源地保护以及运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中也表现出了法律保障不力的纰漏。通过分析四川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结合目前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强化法律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由于长期缺乏卫生饮用水而造成的"脏、乱、差"现象,显著提高了农村供水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然而在长效运行、水质和水量保障等关键环节还较为薄弱,仍需进一步巩固相关成果。文章以大洼区为例,从工程老化与管网渗漏、水质与水量、工程运行管理等角度,深入探究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并以维护好居民切身利益、稳定住、巩固住农村饮水安全成果为目标,提出符合大洼区实际情况的农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康建新 《陕西水利》2011,(5):165-166
通过分析榆阳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威胁饮水安全的水质、水源、建设、管理、运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可供情况相近地区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