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农业用水占比高、灌水定额高和水价偏低的现象并存,农业节水潜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利用经济手段推进节约用水,通过农业水价改革使水资源利用量逐步减少。介绍了甘肃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剖析了目前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根据改革实践经验和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导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洼区位于大辽河下游,在辽宁省西南部,行政隶属盘锦市。目前大洼区农业用水水价严重制约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更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必须进行农业用水水价综合改革。只有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才能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探讨农业水价改革成效为全面推进辽宁省盘锦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工程管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工作调研,对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淮河流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河北省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业农村节水用水的核心和关键,科学合理地将区域内可以持续使用的水量分配给取用水单位和个人,让农业用水价格正确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和《河北省农业水价改革及奖补办法》,按照"分水到户,确权定价"的体制机制模式在全省推行"超用加价"和"一提一补"两种农业水价改革模式,激发了群众节约用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价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节水的经济杠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深化并着力推进水等基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用水比例较大且对水利设施依赖程度高,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节水增效是促进这一区域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深入分析甘肃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总结了相关经验启示,对推动西北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瑜  厉莎  王巍峰 《小水电》2021,(3):18-20,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国家为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1].浙中丘陵盆地水源条件复杂,农户用水习惯粗放,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东阳市政府通过聚焦农业水价改革的"两大目标"、构建"四项机制"、实施"八个一"村级制度,形成了具有浙中丘陵自流灌区特色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操作性强,为南方类似灌区农业水价改革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北京市农业用水管理和收费现状,分析了影响农业用水供水成本、水价制定及水费征收的各种因素,结合当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提出推进下一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工作重点,为今后农业用水收费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促进农业节水,提升农业用水效率,逐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针对目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权交易作为农业节水重要举措,为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2014年成安县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工作试点。水权的确立与水权交易体系建设为农业用水向其他产业用水转换创造了可能性,促进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用水结构优化。要在保障农民用水权益基础上确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建立农业用水管理平台,实现农业发展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10.
姜萍  孙林 《中国水利》2012,(21):39-4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大力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应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来合理配置水资源。一、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情况1.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情况全区成立了1个农民用水户协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修养护等方面,能够扩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投资、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发挥“两手发力”的要素资源配置优势、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水资源整体承载能力。文章从理论层面研究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梳理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方式与内容;并以陆良县恨虎坝项目区为例,从实践层面总结归纳社会资本参与恨虎坝项目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做法及成效,以期为相关地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础,是县域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是细化用水计划、严格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调度的具体实践。为保障农民用水权益,推进用水结构调整、高效利用水资源,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落实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提供支撑。文章总结了农业水价改革中初始水权分配设计思路,梳理了农业初始水权分配的主要内容,并以陆良县恨虎坝项目区及中坝项目区为例,总结分析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相关地区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破解当地水问题的"牛鼻子",通过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明晰农业初始水权,探索农业用水奖补机制,强化用水在线监测和计量,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对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认识性、结构性、机制性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农业水价改革还面临不少障碍,亟待进一步按照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求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河南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偏低,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不仅造成农业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近年来,河南省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改革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为进一步掌握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情况,深入推进河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15年,省水利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柳身同志带队对实施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进行了调研,并赴信阳市罗山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对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灌溉节约用水,实现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水资源作为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总结了江西省锦北灌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中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指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农业用水管理、农业水价核算与农业水费计收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难点,提出了在大型灌区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节水灌溉在全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通过积极探索,不仅成为最大的节水灌区,而且其灌溉节水技术也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在探索的同时,兵团连年突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水权和水价改革滞后等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存在。破解农业用水和水价改革难题,应紧紧把握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的历史机遇,应以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为目标,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兵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力支撑兵团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促进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基本遵循。根据农业水价改革目标,结合本地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用水管理等情况,合理制定价格调整计划。根据调研情况,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握调价尺度,确保调整后的农业水价可接受、可实施。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层面和山东省角度,分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农业水价改革的迫切性;针对山东省农业水价改革重点任务中的难点和疑点,从水价形成机制、农业水权分配、农业用水奖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推进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农业节水,切实降低农民用水成本,精心选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甘州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对推进基层水利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宿迁市宿豫区是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位处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区域。宿豫区实施"制度建设+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效益。对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得出启示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质上是农业灌溉用水制度改革,受灌溉区类型、种植结构、工程体系、水系条件、水价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必须综合施策、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