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137-143
为了提高花椒的干燥速率和干燥品质,寻求花椒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温度X1(50、60、70℃)、真空度X2(-0.06、-0.04、-0.02 MPa)、装载量X3(30、40、50 g)对花椒干燥特性的影响程度和各因子的合理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取干燥速率(Y1)、总色差(Y2)、开口率(Y3)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元二次回归旋转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分别建立3个指标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单目标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加权评分法将3个模型综合为一个模型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X1=62.18℃、X2=-0.054 MPa、X3=37.23 g,此时干燥速率(Y1)为0.056 2 g/min,总色差(Y2)为1.315 2,开口率(Y3)为98%,与单目标优化结果接近,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3.
4.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真空远红外辐射干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银花为干燥对象,进行真空远红外辐射干燥试验。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干燥速率和物料中绿原酸含量与辐射板温度、干燥室压力和物料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各干燥参数对干燥速率和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对干燥速率和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均为辐射板温度>物料量>干燥室压力;干燥速率随着板温的升高、压力的下降和物料量的减少而上升,绿原酸含量随着压力的下降和物料量的减少而上升,随着板温的升高,绿原酸含量先缓慢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5.
6.
为扩大萝卜缨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对萝卜缨进行干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萝卜缨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并与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对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真空干燥时,真空度对萝卜缨的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而物料层厚度影响较小,最优的干燥参数为:微波功率438.92 W,真空度0.09 MPa,装载量151.57 g,物料层厚度25.49 mm。通过对比4种干燥方法下产品的复水比、叶绿素和Vc含量,可知微波真空干燥效果最好。微波真空干燥是适合萝卜缨的有效干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种用油菜籽真空干燥动力学特性及对Weibull模型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发芽力较好的种用油菜籽,以及提高其真空干燥效率,将Weibull分布函数应用于油菜籽真空干燥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在装载量(50±0.5) g条件下,将初始含水率(M)为16.12%、18.19%、20.26%的油菜籽样品分别置于不同温度(T)(40、50、60、70、80℃)以及不同真空度(V)(0.03、0.04、0.05、0.06、0.07 MPa)进行实验。考察初始含水率(M)、温度(T)及真空度(V)对油菜籽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卡方(χ)~23个指标对拟合结果进行评价。对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水分扩散系数(D~(eff))、有效扩散系数估算值(D_(cal))和几何参数(R_g)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尺度参数(α)与温度(T)和真空度(V)呈负相关,与初始含水率(M)呈正相关;形状参数(β)值均低于1,水分扩散系数(D_(eff))值为6.051×10~(-9)~2.908×10~(-8)m~2/s,几何参数(R_g)值均低于1,油菜籽真空干燥活化能(E_a)为22.369 k J/mol;温度(T)与平均干燥速率(r)呈正相关,与发芽率(g)和芽长(l)呈负相关;真空度(V)仅与平均干燥速率(r)呈正相关;初始含水率(M)与单位能耗(e)呈正相关,与发芽率(g)、芽长(l)以及平均干燥速率(r)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黄秋葵真空干燥行为及干燥参数的响应面试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品质较高的黄秋葵干制品,采用真空干燥处理黄秋葵,直至其水分含量低于(5±0.5)%(湿基含水率)。采用含水率、复水比、灰度、总色差以及VC含量等指标来评价黄秋葵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品质特性,并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适用于黄秋葵真空干燥的水分比变化的数学模型。为得到干燥速率快、品质高的干燥参数,以干燥温度、系统压强和切片厚度为试验因素,以干燥速率和VC含量为指标对黄秋葵真空干燥参数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此外,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最佳干燥参数条件下的黄秋葵干制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Logarithmic模型能够描述出黄秋葵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干燥温度、系统压强、切片厚度分别为60 ℃、18 kPa和10 mm时黄秋葵综合加权评分值最高为0.911,该干燥条件下黄秋葵真空干燥的平均干燥速率和VC含量分别为1.059 kg/(kg·h)和8.315 mg/100 g干物质,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通过模糊数学分析发现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的产品能够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以红枣切片为原料、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物料厚度、真空度、干燥温度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红枣脆片真空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真空干燥红枣脆片的品质进行权重分析,得到权重集K=(色泽0.20,形状0.14,滋气味0.26,酥脆度0.40)。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红枣脆片真空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厚度3 mm、真空度0.08 MPa、干燥温度60℃,在此条件下得到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1.68分,产品色泽均匀、外形平整,枣香浓郁,酥脆可口。模糊数学评价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用于红枣脆片真空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切实可行。与传统热风干燥方式相比较,真空干燥后的产品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0.
11.
响应面法优化柠檬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柠檬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真空度、柠檬片厚度对柠檬干片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复水比、色差值的影响,采用Box3Behnken设计试验,选取微波功率、真空度、柠檬片厚度为自变量,以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复水比、色差值为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的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别建立了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复水比,色差值的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同时通过Design3Expert软件选取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复水比取最大值,色差值取最小值得到了微波真空干燥柠檬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01 k W、真空度72.4 k Pa、柠檬片厚度4 mm。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为试验原料,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为主要液化酶,依据DE值、折光率两项指标变化情况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构建玉米淀粉液化技术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逆矩阵分析,获得玉米淀粉液化中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发现: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Y=13.62+0.27X1+0.80X2+1.52X3-1.84X12-0.84X22-0.29X32+0.032X1X2-1.55X1X3+1.08X2X3具有显著性(P=0.000 3),决定系数为0.965;当液化温度控制在79.21℃,底物浓度18.38%,加酶量19.98 U/g时,DE值与预测DE值为13.0022接近. 相似文献
13.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116-121
以红虾虾仁为研究对象,以干燥虾仁的复水比、复水前后体表彩度c1、c2和复水后硬度、弹性、咀嚼性为基础的综合值作为产品的工艺指标,研究红虾虾仁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真空冷冻干燥时加热板温度、真空度和烫漂时间为自变量,综合值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红虾虾仁干燥产品综合值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加热板温度31.25℃、真空度22.81 Pa、烫漂时间1.43 min。在此条件下,红虾虾仁干燥产品的综合值为57.43分,与理论预测值58.136 8分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1.2%,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到的方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this study, thirteen different runs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parameters of spray-dried bayberry juice powder.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different levels of inlet air temperature (145.8–174.1 °C) and maltodextrin concentration (22.9–37.0%). The responses were process yield, moisture content, hygroscopicity,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total color difference (ΔE), redness, retention of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The optimum oper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highest Tg, redness, anthocyanins retention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with the lowest ΔE and hygroscopicity were obtained at inlet drying temperature of 150 °C and maltodextrin concentration of 31%.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by applying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 bayberry juice powder with a 74.16% yield, 3.15% moisture content, 10.25% hygroscopicity, 41.15 °C Tg, 24.74 ΔE, 27.45 Hunter a redness, 89.55% anthocyanins retention, 77.71% phenolics retention, and 30.19 mmol Trolox equivalents/g antioxidant capacity was produc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