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在对民用建筑通风系统常用过滤器滤料性能测试基础上,建立了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室内颗粒物浓度集总参数模型,讨论了回风过滤段和新风过滤段过滤器效率的设计选型方法。以西安市某空调系统为例,为满足室内PM2.5污染控制标准,基于室外PM2.5浓度"不保证10d"取值计算,结果表明,余压为50~8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G3、G4型过滤器,余压为30~5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初效G2、G3型过滤器,同时,室内设置等效过滤效率的空气净化器,新风选用初效G4加中效F7或F8两级过滤。 相似文献
8.
肖莉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4,(5):8-8
<正>由中国安装协会建筑设备和系统运行维护分会主办的室内PM2.5控制技术评价及整体解决方案研讨会于3月20日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净化检测室主任邓高峰、原中国疾病防治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戴自祝、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尚婕等嘉宾出席会议。会议重点介绍并交 相似文献
9.
10.
现场检测长沙市住宅室内空气PM2.5颗粒物浓度及其颗粒物中包含的四种主要致癌风险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对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致癌风险模拟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住宅室内PM2.5颗粒物中四种致癌重金属元素的致癌风险大小排列为CrAsCdNi,四种致癌重金属元素Cr、Ni、As、Cd的致癌风险贡献值大小为CAETBW,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PM2.5浓度。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正日前,在一场关于健康室内环境技术交流的会议上,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林峰认为,目前,中国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程度远甚于欧美和公众熟知的PM2.5,并且比PM2.5的污染更不易被人察觉和引起重视。会上,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室内环境检测的周光、吴秀琳、何来宾、吕忠等资深专家,就他们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15.
16.
17.
基于通风房间PM2.5质量守恒方程,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实验环境下污染源中PM2.5的散发速率,并得到了上送上回,上送下回和地板送风气流组织下呼吸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随时间的预测函数.其中,在源释放阶段呈多项式函数形式,在PM2.5衰减阶段呈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长,提出了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概念,由此分析了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净化方式等对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以开窗率和净化开启率描述的通风净化策略并不理想;对于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轻度至重度的情况,通过优化通风净化策略可改善室内PM2.5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连续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程度,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容忽视且极具挑战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建筑领域的视角,探讨溯源了建筑领域中PM2.5成因,阐述建筑领域的绿色技术对于防治PM2.5作用。最后,展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明晰绿色建筑规模化的发展对有效防治PM2.5的巨大潜力,也为我国尽快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提供多维思路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