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号文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为加快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带来了新动力.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现状,并分析了建筑工业化将会对绿色建筑产生的贡献,最后针对建筑工业化推进的难题提出了要抓住绿色建筑发展契机进行破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住宅产业》2013,(7):15-19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4部分。《绿色行动方案》其实也涵盖了住宅产业化相关的内容,如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全面推行住宅的全装修与装配化等。本刊全文刊发,以期对住宅产业化工作起到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2013年国务院发布2013年1号文件,转发了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方案》意义深远,一年多来己成为全国建设系统开展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工作的行动指南。本刊全文刊登如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月度人物     
《建筑》2013,(19):4-4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 姚兵 上榜理由:提出城镇化建设、新型建舡业化、绿色建筑行动,呼唤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 9月13日,在2013广联达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姚兵提出城镇化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呼唤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他强调,国内城镇化建设和绿色建筑行业的加快发展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讲是一次发展机遇,更是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住宅设施》2014,(1):10-13
各地密集出台地方版《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自国家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之后,全国各地方政府关于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方案密集出台。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虽然地方版本众多,但均对"十二五"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绿色建筑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部分地区目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南 《四川建筑》2014,(4):88-89
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探讨本土建筑、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的内在联系,尝试探索关于绿色建筑的本土化与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一、项目背景 (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道路。文件指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相似文献   

8.
202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下发,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倡导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倡导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宫仁 《建筑工人》2014,(3):53-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转型升级箭在弦上,走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整个行业的必然选择。2013年,国务院颁发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中建筑工业化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从如何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进程角度出发,探索绿色建筑中建筑工业化的保障措施及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盛晔 《城市住宅》2021,28(6):111-115
绿色建筑是满足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技术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强有力抓手,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应考虑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结合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现状,以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介绍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以更好地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广东建材》2013,(1):1-2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建筑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在3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两部决定在在十一五期间联合组织开展“绿色建筑科技行动”。该项行动的宗旨是传播绿色建筑理念.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完善技术标准.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建筑垃圾现状调查和污染环境的危害分析,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结合钢结构建筑“轻、快、好、省”四大优异特性,提出:新型工业化钢结构建筑不仅考虑工程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其不仅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时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标,可创建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新模式;发挥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可构建循环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可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破解“建筑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的困局,减少建设工地扬尘,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将建筑污染关进绿色建筑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建筑垃圾现状调查和污染环境的危害分析,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结合钢结构建筑"轻、快、好、省"四大优异特性,提出:新型工业化钢结构建筑不仅考虑工程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其不仅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时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标,可创建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新模式;发挥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可构建循环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可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破解"建筑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的困局,减少建设工地扬尘,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将建筑污染关进绿色建筑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高效、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业化是提高建筑业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式。建筑工业化是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筑产业化的前提,是建筑施工理念和技术的重大变革。本文在绿色建筑背景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业化领域,构建了基于先进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为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相结合提供一个思考角度,进而为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研究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因能源危机,人口过度增长,绿色低碳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本文在指出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的困境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建筑背景下BIM技术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经典案例,并结合案例指出BIM技术应用在解决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的困境方面的优势,总结绿色建筑背景下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的相应策略,为未来绿色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部与科技部日前签署《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传播绿色建筑理念、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宝业集团上海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宝业万华城23号楼)位于浦东惠南镇,该示范工程积极响应国务院下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以推动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为目标,探索上海地区装配式住宅建造新模式。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大开间设计手法,通过结构优化将剪力墙全部布置在建筑外围,内部空间无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上海发展建筑工业化、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三年行动规划,介绍了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远大住工、上海万科、宝业集团等建筑企业在开展预制装配(PC)建筑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