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磁法勘探中,磁异常解析信号振幅值与地磁倾角没有关系,其结果受磁化方向影响较小,振幅极大值位于磁源体的正上方,且信号峰值处理后振幅增大2陪,对磁源体的边界反映敏感。这种解释上的便利性效果明显。通过对蒙城县朱庄矿区磁异常在铁矿勘查中的磁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介绍了磁异常解析信号振幅值方法在推断解释中的应用,利用其确定磁源体的中心位置、顶面埋深及磁源体分布,并根据综合资料分析,提出铁矿勘探建议,部署实施的钻井在太古界五河群桩子里组地层中钻遇多层沉积变质铁矿,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遵循"区域开展,面中求点"的找矿模式,在武定铁铜矿整装勘查区应用磁法进行面积性工作,确立了异常的区域。同时,根据所划分的磁异常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划分出地下岩层的界线及埋深等情况,在含矿层位落雪组下部圈定了一个低阻地质异常体。磁法资料延拓显示低阻地质异常具有深源特性,与大地电磁测深解释剖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采用双频激发极化法对该低阻地质异常体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异常体具有较强的极化特性。结合地质资料综合推断该异常体为铁铜矿(化)体,为地质找矿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正演、模型实验、野外实例支持了固定点电源装置可作测深法的结论,探讨了该装置异常幅度与h、ρ曲线与R、MN、Y及组合球体的关系,指出ρ曲线极值点对应极距与矿体中心埋深近似相等。并对该装置的信号、克服覆盖层能力、地形和旁侧体对ρ曲线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认为可用比值法压制地表局部不均匀体对ρ线的影响。该装置ρ曲线确定矿体中心埋深时,等值干扰不影响解的唯一性。专门将该装置与五极纵轴测装置进行对比,前者比后者布极简单,装备轻便,地质效能也优于后者,故能够取代五极纵轴测深法。该方法探明局部地质体应有独到功效,适于解决工程、水文以及其他找矿等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浅埋深多煤层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浅埋多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浅埋深多煤层带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尺寸,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黄寅冲地区磁异常情况复杂,通过井中磁测,发现磁异常并能够确定磁异常的厚度、产状和延伸方向,判断旁侧异常的埋深、方向和与钻孔的距离,为黄寅冲地区磁异常解释和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遂勤  李耀华 《采矿技术》2011,11(3):121-123,126
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标本的磁参数测定结果,对石河王铁矿区1∶5000高精度磁测的磁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圈定了石河王和郭家楼2条磁异常带,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矿体的埋深和产状,进一步分析了圈定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经钻探验证,测量及计算结果与矿体吻合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埋深和工作面快速开采相结合的特殊地质采矿条件决定了其地表沉陷规律的特殊性。为建立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速度与地表移动通用参数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工作面开采速度大于2m/d、工作面采深小于400m的实测资料成果的分析,建立基于工作面开采速度求取地表移动参数的经验公式。综合分析表明,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速度与地表移动参数相关性较小,单一地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较难定量地确定地表移动参数。  相似文献   

9.
位于磁赤道带两侧的低磁纬度区内,在以水平磁化为主的条件下,地下磁性体所产生的ΔT异常特征与处于中纬度地区的ΔT异常特征差别较大,提出一种把低纬度地区的磁法测量数据转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转换方法对磁异常进行处理解释,经矿区勘探对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赵丽娟  秦勇  林玉成 《煤炭学报》2010,35(7):1165-1169
采用地质因素排除法,对云南老厂四勘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在580~750 m埋深段出现递减的“异常”现象的地质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内主要次级背斜轴部与局部地温异常区段在空间上叠合。研究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关系尽管受到次级褶曲的影响,但单纯的次级构造因素不可能控制这一“异常”的发育;上述叠合因素使得煤饱和吸附量的“临界深度”相对变浅,该因素进一步与区内煤层实际埋深条件的耦合,才是控制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异常”的关键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鞍本地区的大型及超大型铁矿多以沉积变质的"鞍山式"铁矿为主。该地区航磁资料超大规模的低缓异常若具备与"鞍山式"铁矿相似的地质条件,往往由埋深较大的大型或超大型铁矿引起,大达连地区的深部大型铁矿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发现的。通过分析工作区内磁异常特点,结合区域岩石地球物理特征,配合地面磁法勘查以及综合分析解译,确定了区内异常为矿致异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反演计算,建立了矿体模型,模拟出了矿体赋存特征,经区内深部钻探验证,证明了利用磁法勘查寻找深部大型磁铁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西原平盘道煤矿勘探区地形条件复杂、煤层埋深浅、部分地区黄土覆盖、部分地区基岩出露等三维地震勘探不利因素多的特点,采用了小炮距、小道距、高覆盖次数宽频带接收的三维观测系统,数据处理时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初至折射静校正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资料分辨率。通过本次勘探进一步查明了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共解释断层31条,未发现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13.
陈传奇 《现代矿业》2011,27(8):47-49
给出球体上单极梯度测深装置的ρs表达式及理论曲线,讨论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及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和特点。单极梯度视电阻率测深在等轴状地质体上具有简单的高阻或低阻异常,异常大小和地质体的参数密切相关;在地面障碍物多的地区开展工作,相对对称四极电测深、五极纵轴测深有明显优势;在均匀介质中存在独立等轴状地质体时,单极梯度测深曲线出现单峰值异常;相对于四极测深其勘探深度较小受地表起伏及表层不均匀干扰大。  相似文献   

14.
给出球体上单极梯度测深装置的ρs表达式及理论曲线,讨论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及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和特点。单极梯度视电阻率测深在等轴状地质体上具有简单的高阻或低阻异常,异常大小和地质体的参数密切相关;在地面障碍物多的地区开展工作,相对对称四极电测深、五极纵轴测深有明显优势;在均匀介质中存在独立等轴状地质体时,单极梯度测深曲线出现单峰值异常;相对于四极测深其勘探深度较小受地表起伏及表层不均匀干扰大。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朝乌拉铅锌矿勘探中,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出激发极化法、磁法是本区最有效的勘探方法.建立了本区物探异常评价模型,运用模型,成功地区分了矿与非矿异常,并对矿化体的埋深、产状、形态作出了准确的推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储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质参数,如何准确预测煤储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地质研究的关键问题。以临兴地区8 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岩等温吸附试验测试数据,分析了兰氏参数与温度、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含气饱和度与温度、埋深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等温吸附理论建立了临兴地区8 9号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兰氏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Ro<2.5%时)呈指数相关关系,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含气饱和度与埋深、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含气量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宁夏西吉盆地航磁异常带处于北祁连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南端,磁异常研究对于研究区基础地质及金属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表被大厚度的新生界所覆盖,地质认识程度较低。通过大量地面物探工作及少量钻孔控制,认为磁异常带主要为强磁性变质岩所引起的,改变了前人认为磁异常为基性—中基性岩体所致的观点,提高了研究区的基础地质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启发 《矿业快报》2007,23(5):72-74
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勘探中,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总结出激发极化法、磁法是本区最有效的勘探方法。建立了本区物探异常评价模型,运用模型,成功地区分了矿与非矿异常,并对矿化体的埋深、产状、形态作出了准确的推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近浅埋深、中厚基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在东坡煤矿914工作面地表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了观测。经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到一套完整的地表沉陷预计参数和角量参数,分析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角量参数与动态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东坡煤矿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开采影响传播角分别为0.74、0.25、2.95、86.5°;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的初始期较短,活跃期内地表下沉速度大,移动剧烈,地表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比例大。在近浅埋深、中厚基岩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浅埋深中厚基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在东坡煤矿914工作面地表建立了移动站进行了观测。通过分析观测站测得的实测数据,得出了一套完整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参数和角量参数;并从采矿工艺、地质因素以及力学角度对该规律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东坡矿地表移动规律具有:主要影响角正切值较大、下沉系数较小、水平移动系数较小、拐点偏移距较大、边界角和移动角较大、动态角量参数较大等特殊性。为该矿区以后"三下"采煤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