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 1.蔬菜产地冷藏是指产地蔬菜经采后处理、预冷包装后在冷藏库适度低温下贮存以保持蔬菜原有品质,为蔬菜冷链下一环节——销售提供品质优良的蔬菜。冷藏环节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消费品质。 蔬菜令链流程:产地采收处理—预冷—贮藏—批发—配送—零售—消费。 蔬菜产地冷藏贮存是蔬菜冷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研究与应用对生鲜商品冷链系统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冷链物流标准的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制冷链物流标准的需求迫切 1.重要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以制冷技术作为主要保鲜手段的冷冻冷藏食品迎合了人们对方便、健康食品的需求,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据统计,冷冻冷藏食品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其销售额占大中城市超市销售额的22%~25%。冷链是冷冻冷藏食品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食品品质特性、保障冷冻冷藏食品安全卫生的必要技术手段,是冷冻冷藏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保温包装和储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证药品在贮存、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确保药品不变质。方法文章以疫苗为例,主要从整体包装、冷藏设备、冷藏专业人才、冷藏温度过高和过低以及冷藏先进技术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详细指出了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保温包装和储藏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保温包装和储藏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急需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保证冷藏药品的品质。结论针对保温包装和储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提高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以加速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药品冷链物流,是一项包括从药品生产到消费者使用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药品是指用于治理、预防疾病并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冷藏保存的药品,以生物制品为主。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生物药物和疫苗种类越来越多,而生物制药的发展也拉动了冷链药品物流的发展。冷链药品约占我国医药销售总额的25%,冷链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巨大。  相似文献   

5.
正一、冷链概述冷链是指为了保持药品、食品等产品的品质,从生产到消费或使用过程中,始终使其处于恒定低温状态的一系列整体冷藏解决方案、专门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二、通过冷链对生物制品冷藏温度进行监控,保证产品品质的优良性和安全性医用冷链与生物产业密切相关,绝大多数生物医药等产品(以下简称"生物制品")都是冷链产品,几乎100%对温度敏感。因为生物制品大多含有活性蛋白质,失去恒温冷藏保障,容易产生凝聚现象,造成生物制品有效性降低或失效,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在2℃~8℃内冷藏。  相似文献   

6.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地方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今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运输、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还增加了质量卫生管理要求。如标准规定液体奶类(饮料)装车前将厢体内温度预冷到15℃方可装货;  相似文献   

7.
相培 《冷藏技术》2012,(3):23-25
食品冷藏链主要它包括食品加工、保鲜贮藏和流通运输三大类,如何保证低温冷冻食品的质量,加速冷链物流的管理和发展,已成为冷链物流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食品冷藏链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状况的比较,指出了我国食品冷藏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食品冷藏链设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只要投入力量,提高食品冷藏链设备自动控制水平以提高食品质量,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逐渐形成和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现代冷链物流建设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冷藏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向冷链物流业态融合,加强了冷库功能设施建设和维修,向规模化、多功能发展,冷藏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主要冷链物流企业的基本状况,冷藏业变化和特点及未来发展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建立和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快捷化转变。食品贸易中冷链的完善程度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是由食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目前我市食品贸易中大部分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冷冻、冷藏食品中冷链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冷冻、冷藏食品中冷链面临的问题,展望了食品冷链发展前景。并对北京市现有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状态进行调查,调查实验分为冻猪肉和冰淇淋两组,以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的冷藏运输和冷藏储藏、冷藏储藏、冷藏运输的对接这三个环节作为整体研究对象,每组分别进行完全冷链状态和不完全冷链状态下的对比实验,采用RHLOG-T型温度自记仪记录整个配送过程的温度变化。根据采集数据对完全冷链和不完全冷链下货物热流量进行计算和对比,并分析完善冷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因食品冷链不完善,每年有三千万吨的易腐食品变质,易腐货物每年要损失十多亿元,因此搭建易腐食品冷链平台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预冷保鲜环节、冷藏运输环节、冷藏储藏环节、冷藏库与冷藏运输车辆的冷链对接环节、冷藏销售环节和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几个环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物流冷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超市物流冷库、中央厨房物流冷库、批发市场物流冷库和第三方物流冷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制冷系统设计要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冷藏链的定义“冷藏链”一词,源于英文“Cold Chain”和俄文,以前也有译为“冷链”或“连续冷链网”的,从其含义的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是以“冷藏链”的译名为确切。关于冷藏链的定义,已有不少文章论及,兹举几例如下:1.“冷藏链的任务是使易腐货物从产地到销地都处于一个能保证食品良好质量(超过  相似文献   

13.
食品冷链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江  杨萌 《包装工程》2015,36(15):1-8,72
目的综述食品冷链的技术发展现状,为促进食品冷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冷链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食品冷链中各个环节(预冷、速冻、冷库、冷藏运输及冷藏销售等)的技术进展。结果我国食品冷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食品冷链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冷藏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更需要研究和开发能耗低、可靠性高且具有智能化的冷链设施和装置。对于果蔬冷链,发展智能化产地冷链装置是完善果蔬冷链的必要条件。冷链设施正常运行还需要专业的长期售后服务或巡回维护。  相似文献   

14.
8月8日,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牵头主办,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与天津商业大学联合组织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冷冻冷藏等相关行业专家、冷链物流设备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及高校老师共计15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届研讨会以“关注食品供应 促进冷链物流绿色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结合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成果,重点总结了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共同为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我国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方向.方法 总结我国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包括渔业产量规模,冷冻冷藏设施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等,并对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设施设备不足、水产品损耗高等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对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完善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参考意见.结论 虽然我国渔业产量逐年增加,但我国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需求,我国渔业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张晨宇  王伟  陈志松  黄莉 《包装工程》2023,44(9):254-264
目的 解决水产品冷链物流损耗率高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产品在冷链物流全流程中的质量安全。方法 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质量控制体系,详细解释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并绘制其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各个环节的潜在危害,并通过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定量确定关键控制点,同时制定HACCP计划表。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和SDCA(Standardization、Do、Check、Action)双循环优化方法分析流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绘制优化后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流程图。结果 确定水产品养殖捕捞、冷藏加工、冷冻贮存、冷冻运输、冷藏销售5个环节为关键控制点。结论 对关键控制点的潜在危害提出预防措施,并进行流程优化,尤其需要重点关注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和水产品冷藏销售环节,通过改善全流程的温度控制水平,加强对致病菌污染的监管,有效地防范并控制水产品冷链物流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衡量冷链物流的碳足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冷链物流碳足迹的系统方法并构建了冷链物流系统碳足迹模型。研究以香蕉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投入产出法、碳排放系数法界定冷链物流不同流通环节碳足迹的核算范围,测算了生产、采收处理、预冷及冷藏运输、贮藏、配送作业和终端销售等各环节所产生的碳足迹;运用实际案例对模型优化求解。在本案例中,当系统总成本为354.74万元,对应的系统总碳足迹为148.62 t;当系统总成本为369.21万元时,对应的系统总碳足迹为145.21 t。对冷链物流碳足迹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碳税的增加能使系统总成本最大程度增加0.8%,而腐损率的上升可使系统总成本和碳足迹以相同的趋势增加约35%,说明该模型可有效测算冷链物流活动中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冷链行业发展较为乐观,冷冻冷藏产品增长动力十足。在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商业冷冻和工业冷冻设备的市场需求加大,下游生鲜电商的“兴起”更是拉动冷链刚需不断扩大,冷链设备投资需求持续旺盛。冷链物流领域对冷冻冷藏压缩机需求愈来愈大。目前,冷冻冷藏行业根据所用温度与用冷量的不同,主要采用半封闭螺杆压缩机、全封闭涡旋压缩机、半封闭活塞压缩机以及全封闭活塞压缩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第三方冷链运营商需求更加活跃,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保障民生和链接全球生鲜食品的重要通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在产地预冷、自动冷库储存、全冷链运输到终端配送各环节还存在诸多不足。那么,冷链物流如何克服发展中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标准化在其行业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标准化》杂志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  相似文献   

20.
林美金 《制冷》2011,30(2):66-68
冷链物流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食品冷藏链物流的现状,指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