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大截面热作模具钢45Cr_2NiMoVSi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单相马氏体、马氏体+40%下贝氏体和马氏体+41%变态贝氏体复合组织进行不同温度回火,然后测定它们的强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三种组织在450℃回火时均出现回火脆性。其根本原因是,残余奥氏体大量分解,沿晶界生成粗大的链状M_3C型碳化物。回火温度低于550℃时,复合组织尤其是马氏体变态贝氏体复合组织的韧性高于单相马氏体组织,而单相马氏体的σb则高于复合组织。当回火温度为650℃时,马氏体变态贝氏体复合组织的σb高于其他两种组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5Cr2NiMoVSi 钢进行常规油淬和等温淬火处理,获得单相马氏体组织和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本文选用单相马氏体组织、马氏体 40%下贝氏体复合组织和马氏体 41%变态贝氏体复合组织经300℃、650℃回火,进行冲击热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300℃回火还是650℃回火,复合组织尤其是马氏体变态贝氏体复合组织的抗热磨损性能优于单相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3.
将20mm厚1 000MPa级钢板在线淬火后进行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观察了组织及屈强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回火区间在400~550℃范围,屈强比从0.81增长到0.93;回火区间在550~650℃范围,屈强比从0.93降低到0.88。试验钢单相回火索氏体组织屈强比最高,屈强比上升按组织形貌排序为:回火贝氏体加回火马氏体、回火贝氏体加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  相似文献   

4.
《特殊钢》2015,(3)
试验用250 mm×250 mm方坯EA4T车轴用钢(/%:0.23C,0.32Si,0.70Mn,0.014P,0.010S,0.18Mo,0.03V)的生产流程为60 t EBT EAF-LF-VD-8.4 t铸锭轧制-退火工艺。试验研究了880~920℃油淬、600~650℃回火工艺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920 C+600℃、920℃+650℃和880℃+640℃淬-回火处理后,该钢的组织分别为马氏体、索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贝氏体;880℃+640●℃淬-回火处理后EA4T钢的力学性能为R_(p0.2)525 MPa,R_m 720 MPa,A_5 23%,U-5 mm纵向冲击功68~82 J,横向冲击功65~86 J,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EN13261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爽  唐广波  李激光  孙浩源  李斌 《钢铁》2014,49(1):79-84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在中试轧机上进行了不同工艺模拟轧制,对比研究了工艺1(80%变形量+直接淬火+250℃回火)、工艺2(90%变形量+层流冷却快冷至650℃/1h+空冷+250℃回火)和工艺3(90%变形量+空冷至650℃/1h+空冷+250℃回火)3种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对试验用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1条件下试验钢的抗拉、屈服强度最高,塑韧性最好,分别可达到1816,1473MPa,伸长率为9.5%,断面收缩率为45%,室温冲击功为28J,-40℃冲击功为21J,硬度值达到50HRC,认为获得的是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和析出的复合微合金碳化物、ε-碳化物强韧化机制的综合作用;工艺2,3分别得到的是板条马氏体+块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板条马氏体+针状铁素体+片层状珠光体+残余奥氏体,力学性能下降明显;第二相析出物主要是Nb,V,Ti的复合析出颗粒。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250 mm×250 mm方坯EA4T车轴用钢(/%:0.23C,0.32Si,0.70Mn,0.014P,0.010S,0.18Mo,0.03V)的生产流程为60 t EBT EAF-LF-VD-8.4 t铸锭轧制-退火工艺。试验研究了880~920℃油淬、600~650℃回火工艺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920 C+600℃、920℃+650℃和880℃+640℃淬-回火处理后,该钢的组织分别为马氏体、索氏体+马氏体和马氏体+贝氏体;880℃+640℃淬-回火处理后EA4T钢的力学性能为Rp0.2 525 MPa,Rm 720 MPa,A5 23%,U-5 mm纵向冲击功68~82 J,横向冲击功65~86 J,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EN13261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控轧控冷获得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海洋用钢,其中贝氏体体积分数约占3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先上升后又略有下降,在600℃达到最大值,为983 MPa,抗拉强度明显下降,延伸率先降低后升高,在600℃回火温度达到最大值为19.6%,之后又开始降低,冲击功在400℃和600℃出现明显回火脆性;在550℃回火温度试验钢取得最佳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050MPa和981 MPa,延伸率为16.6%,-40℃低温冲击功为19.9 J.分析认为,回火过程中马氏体板条断裂消失,贝氏体相互合并形成准多边形铁素体,析出物逐渐回溶和重新析出,造成力学性能的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16 mm厚度规格NM450耐磨钢板进行930℃+保温20 min淬火、200℃+保温25 min回火处理,并对热轧态、淬火态及回火态的钢板取样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后钢板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以及少量贝氏体,淬火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以及少量贝氏体,回火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针状贝氏体。试验钢淬火+回火处理后Rm1 378 MPa,A5021.5%,-20℃夏比冲击功61 J,表面布氏硬度443 HBW,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OM、SEM、力学检测等方法研究了TMCP加回火型590MPa级压力容器用钢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满足屈服强度ReL不小于470MPa,抗拉强度Rm不小于590MPa,伸长率A不小于17%,-20℃冲击功Akv不小于60J的设计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在TMCP状态下,试验钢组织为铁素体加贝氏体加少量马氏体,断口呈解理特征,回火后组织为铁素体加回火索氏体,断口呈韧窝特征,韧窝中夹杂物主要为Al2O3+MnS的复合夹杂物.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试样断口韧窝变得大而深,分布更均匀,塑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合理的回火温度为620~650℃.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拉伸与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超高强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热处理参数为:淬火温度920℃,保温时间10 min;低温回火温度150℃、300℃,保温时间分别为60 min、30 min;高温回火温度500℃、550℃,保温时间15 min、10 min。淬火得到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钢板,力学性能可达到GB/T16270《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标准中的890 MPa级别及更高级别牌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低碳含硅空冷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新设计的含硅中低碳空冷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冲击韧性。研究发现,该钢经连续冷却获得的贝-马复相组织具有高的韧性。经300℃回火后,钢的冲击韧性可达到96J/cm^2,其韧性高于同一温度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硅将回火脆性温度推向高温。钢中出现粗大的魏氏组织时使钢的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阚立烨  叶其斌  田勇  王昭东  王国栋 《钢铁》2021,56(2):105-109
为了研究不同回火工艺下Cu-NiAl纳米复合析出强化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OM、TEM对在300~650℃范围内回火后的试验钢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300~550℃回火时,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逐渐粗化为等轴铁素体,并且在基体上形成纳米级析出相;在600~650℃回火时,基体完全转变为等轴铁素体,...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新型高强韧微变形钢(GDL-1)在七种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在900℃保温1 h空冷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以窄束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为主加少量马氏体,而油淬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910℃加热奥氏体化1 h的晶粒度普遍在8~9级。在低温回火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逐渐增大,屈服强度逐渐降低,硬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细晶Fe-2Cu-2Ni-1Mo-1C块体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烧结试样进行回火处理,研究烧结温度和回火温度对该合金组织、硬度和横向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合金密度和硬度影响不大,经650~800℃烧结可得到近乎全致密的铁基合金,相对密度达98%~99%,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为59~61 HRC。在650℃下烧结时横向断裂强度为2 260 MPa;烧结试样在400~600℃回火4 h,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初始烧结组织逐渐向球状珠光体转变,使得合金的硬度逐渐降低,横向断裂强度逐渐升高。经650℃放电等离子烧结和500℃回火热处理后的铁基合金的横向断裂强度最高达3 325 MPa,硬度大于51 HRC。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新型高强韧微变形钢(GDL-1)在七种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在900℃保温1h空冷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以窄束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为主加少量马氏体,而油淬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910℃加热奥氏体化1h的晶粒度普遍在8~9级.在低温回火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逐渐增大,屈服强度逐渐降低,硬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等温处理对中碳超高强度弹簧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等温处理对中碳超高强度弹簧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5~375℃等温可以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影响很大,从875℃升高到930℃,强度升高,但其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显著降低.试验范围内,在875℃保温30 min,325℃等温120 s油淬后,在300℃进行回火处理2 h,可获得强韧性配合良好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其断裂韧性KIC值为83MPa·m1/2,是相同强度水平下常规淬火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以低碳高合金轴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XRD等手段,研究了回火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轴承钢分别经过200、300、400、500℃回火处理后,金相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600℃和700℃回火处理后,马氏体组织发生退化,金相显微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残余奥氏体。低碳高合金轴承钢在200~700℃温度区间回火处理后,300℃回火冲击韧性最高,600℃回火冲击韧性最低,回火温度不宜超过500℃。低碳高合金轴承钢在200~500℃回火后断口特征均为准解离断裂,600℃和700℃回火表现为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冷处理对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性能及逆变奥氏体的影响,通过淬火+回火(A钢)、淬火+冷处理+回火(B钢)以及淬火+深冷处理+回火(C钢)3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中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变细。在相同回火温度下,A钢马氏体板条尺寸较大,B钢次之,C钢尺寸较小、且更平直。实验钢中逆变奥氏体含量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随后降低,在650℃时达到最大,整个过程中C钢逆变奥氏体含量高于B钢和A钢。实验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650℃时达到最小,随后增大。相同回火温度下,C钢硬度高于B钢,B钢高于A钢。A钢中逆变奥氏体多为块状,尺寸较大,分布较少;B钢次之;C钢中逆变奥氏体多为条状,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回火温度对轧后直接水淬15CrMoV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用钢15CrMoV(%:0.15C、0.29Si、0.57Mn、1.01 Cr、0.37Mo、0.24V)16 mm板材的终轧温度为900~950℃,轧后在880~900℃水淬,并经670~800℃回火。结果表明,试验钢在线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钢中碳化物析出量增加,贝氏体板条束逐渐合并和减少,最终转化为碳化物+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在730~780℃回火,15CrMoV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80~760 MPa,冲击功55~130 J。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经轧制并分别控制冷却至630℃、530℃、430℃+650℃回火后的3个试验钢(1~3号)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3号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在570~680 MPa和625~750 MPa,强度随控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冲击功随控冷温度的降低而稍有降低。1号试验钢的组织为经过回火的贝氏体+少量的块状铁素体,2号和3号试验钢的组织均为经过回火的贝氏体,因为铁素体的出现使得前者的强度低于后两者,而3个试验钢回火的贝氏体组织精细结构为板条状贝氏体+经过回火分解的M/A岛,以及弥散分布的纳米级ε-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