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对 2 1 8例垂体腺瘤进行了观察分析 ;并根据瘤细胞超微结构及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特点进行了分类。免疫电镜证实并非所有含纤维小体的瘤细胞为生长激素细胞 ,某些泌乳素细胞腺瘤亦可查见纤维小体 ,这提示纤维小体并不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特有的一个形态特点。本观察证实异位外排现象常属于少颗粒泌乳素细胞腺瘤的一个特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ACTH)细胞腺瘤的分泌颗粒形状不规则 ,体积变异较大 ,瘤细胞内常含有成束的微纤维丝 ,有时瘤细胞核周围可形成环状纤维区。根据以往观察 (主要是常规电镜观察 ) ,促性腺激…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对218例垂体腺瘤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根据瘤细胞超微结构及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特点进行了分类。免疫电镜证实并非所有含纤维小体的瘤细胞为生长激素细胞,某些泌乳素细胞腺瘤亦可查见纤维小体,这提示纤维小体并不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特有的一个形态特点。本观察证实异位外排现象常属于少颗粒泌乳素细胞腺瘤的一个特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的分泌颗粒形状不规则,体积变异较大,瘤细胞内常含有成束的微纤维雄丝,有时瘤细胞核周围可形成环状纤维区。免疫电镜还揭示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中含有卵泡刺激素细胞(FSH)或黄体生成素(LH)细胞,FSH细胞中可含有较多的分泌颗粒,体积小,电子密度高;LH细胞中分泌颗粒较多,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电子密度低。本研究对21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进行了分析,提示这一组肿瘤可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3.
巨核母细胞及不成熟幼稚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单靠一般形态学分析,难以鉴别本病的病理细胞,必须结合电镜细胞化学及特异性抗体免疫标记综合判断明确诊断。标本采自5例巨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周围血及骨髓穿刺,同时分别做一般超微结构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反应,髓过氧化物酶(MPO)反应及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CD_(41)、CD_(42))免疫金标记。电镜下5例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共同超微结构特征有(1)细胞大小不一,少数幼稚型细胞,比原粒,原红,原 相似文献
4.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电镜观察刘健1吴保仁2黄梅1谭庆荣2(1.第四军医大学电镜室,西安7100322.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脂质沉积性肌病是由于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致脂质在肌纤维中沉积而引起的疾病。1973年,Engel等首先报导了肉毒碱缺陷所致的脂质沉积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结合冷冻断裂技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技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等对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细胞及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重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病变特点,为诊断及预防提供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代谢性肌病中的脂质沉积性肌病( 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引起误诊。LSM等代谢性肌病的诊断,更多依赖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检查等。如果临床取材方法恰当、取材位点准确,通过骨骼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可进一步证实肌纤维内是否存在脂质沉积、线粒体结构异常等病变,对线粒体肌病、LSM等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如果取材不当,则可能导致漏诊,甚至误诊。 相似文献
7.
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治疗前后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显微对两例脂质沉积性肌病肌活检标本进行超微形态学观察。治疗前光镜下见肌纤维内油红O,苏丹黑B均呈阳性反应的脂质颗粒,电镜下表现为肌原纤维间及肌膜下平行串珠状或成簇排列的无膜脂肪空泡,其大小较为一致。患者经强的松及核黄素治疗,两周后复查肌活检,光镜下显示正常,电镜下脂肪空泡全部或大部消失,原来被脂肪空泡占据的部分仅留下小片糖元和无定型物质填充。 相似文献
8.
电镜与电子探针在诊断早期Wilson病的应用许念桂张淑安徐锡萍谭爱玲彭降祥(湖南医科大学电镜室,长沙410078)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系铜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在人体组织中过量聚积,特别在肝、脑、肾和角膜聚积特多,过量的... 相似文献
9.
电镜技术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和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电镜技术在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新发现的数种病毒性肝炎诊断和研究上的应用情况,并简介了有关材料来源和处理及标本制备技术。资料显示,电镜技术在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现,证实及病因研究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肌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电镜诊断中应注意事项。肌病类型繁多而反应方式有限、绝大多数病变缺乏特异性,但一定的病组合格局常有助于鉴别诊断,电镜诊断时要注意综合分析,并密切结合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变化和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免疫电镜技术已成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超薄切片和免疫标记物,能准确定位蛋白质和脂类.然而,定位显然不能满足所有研究的需要,对于蛋白质或脂类在细胞内的转移,或者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等相关研究,定量分析十分必要.近年来,以肢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的定量免疫电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定量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定量免疫电镜技术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镜及免疫电镜方法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性肾病包括轻链沉积病(Light chain deposition disease,LCDD)和轻链型淀粉样变(amyloidosis,AL)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4.1~2002.12间接受的肾活检病例进行系统的电镜观察,对疑为LCDD及早期AL的病例进行轻链(κ、λ)的免疫电镜标记。结果:7例符合LCDD的诊断,45例符合AL的诊断。LCDD肾活检组织电镜下可见肾小管基底膜(TBM)外侧、肾小球基底膜(GBM)内侧、鲍曼囊外侧及小血管壁基底膜外侧的点状、颗粒状电子致密物质沉积,其中2例早期病例表现颗粒状物质节段性分布;免疫电镜标记,颗粒状物质被单种轻链标记,其中,κ轻链5例,λ轻链2例。AL肾活检组织电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区、GBM及小动脉壁基底膜上的细纤维物质呈团片状或束状分布,其中15例早期病例表现系膜区或,及GBM的细纤维呈节段性分布;15例早期AL的免疫电镜标记结果,细纤维被单种轻链标记,其中,κ轻链4例,λ轻链11例。结论:肾脏LCDD及早期AL的诊断需依赖于电镜检查,免疫电镜检查对肾脏早期LCDD及早期AL的确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外培养的细胞不仅可用于研究其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而且可进行不同药物学作用时细胞内抗原成分的定位检测及细胞特征的研究。通常盖玻片放入培养皿中作为培养细胞的支持物,细胞在盖玻片上长成单层,可立即固定、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加盖玻片的单层细胞培养法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免疫电镜的包埋前和包埋后染色方法。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盖玻片可以避免免疫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为了搜集细胞而进行的数次刮取、离心。免疫反应及后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均在盖玻片上进行,使培养细胞的损伤降低至最小程度。(2)如果在直径3.5cm的培养皿中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反应大约需要至少200μl抗体,而使用盖玻片法,每张盖玻片则仅需要10μl抗体,大大节约了免疫反应的抗体量,既简便又经济。(3)盖玻片法使包埋后培养细胞呈单层位于包埋块的表面,在每一张超薄切片中都能观察到很多细胞。 相似文献
14.
15.
人胃癌组织中肽能神经支配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镜研究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中肽能神经的支配。取免疫组化显示肽能神经纤维阳性部位胃癌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胃癌细胞之间可以找到与之相邻或直接接触的无髓鞘末梢神经纤维。二者之间仅以Schwann氏细胞鞘膜以及基底膜相隔 ,在一些神经纤维剖面之间还可以查见少数含透明小泡和致密核心小泡的膨体。少数电镜视野中可查见无髓鞘末梢神经中呈现神经肽免疫组化阳性的神经纤维剖面。研究结果提示肽能神经纤维可能通过其分泌的神经肽对肿瘤的生长和分化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我院电镜室收集的12,332例肾活检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对超微结构表现特殊有形结构或形成特殊形态沉积的肾脏病进行超微病理特点分析,根据电镜在其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分为三类:分别为决定性诊断作用、重要诊断价值和辅助参考作用。结果显示,肾组织内特殊有形结构形成的肾脏病占肾活检病例的1.65%,其中,以淀粉样变为最常见,其次为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电镜检查对于大多数超微结构表现特殊有形结构的肾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早期淀粉样变、纤维样和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致密物沉积病和Fabry氏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显微镜在人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来临之际 ,回眸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有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疾病诊断的技术手段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这其中无疑包含了电子显微镜所作的伟大贡献 ,正如国外有人指出的那样 :“没有电子显微镜增添新的认识和知识 ,就不可能有对疾病或病理过程的了解[1] 。电子显微镜诞生于 30年代初 ,但直到 6 0年代以前 ,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主要限于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实验病理学等研究领域。 6 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将电子显微镜应用于人体病理标本 ,通过对这些人体病理标本的超微结构分析 ,人们进一步了解了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自本世纪 3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建立以来 ,特别是 5 0年代建立了生物组织超薄切片技术以后 ,病理形态学研究逐渐深入到亚细胞领域或分子水平。近 2 0年来 ,电镜技术在耳形态学观察、爆震性聋、老年性聋等方面开展工作 ,并取得一些成果 ,现分述如下。1 .电子显微镜技术建立和完善了内耳常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能够同时用一侧颞骨制备完整的耳蜗和前庭两个囊斑及三个壶腹嵴的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获得了极佳的观察效果。由于内耳结构精细复杂 ,取出标本后极易受损变形 ,给制备透射电镜样品带来一定困难 ,我们在常规… 相似文献
19.
Microwave technique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advancing the state-of-the-art of lightwave systems. Applications includ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tructures to support lightwave propag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devices and circuits to modulate, demodulate, and process microwaves bandwidth signals on lightwave carri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its to process microwave bandwidth baseband signals. The merging of microwave and lightwave technologies will open new opportunities in system desig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