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分角质和粉质,其结构的软硬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小麦脱皮制粉中,脱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麦的硬度,利用硬度指数测定不同脱皮率的小麦,脱皮率越高硬度就越小。了解脱皮过程中小麦硬度的变化,可为制粉中磨辊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分角质和粉质,其结构的软硬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小麦脱皮制粉中,脱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麦的硬度,利用硬度指数测定不同脱皮率的小麦,脱皮率越高硬度就越小。了解脱皮过程中小麦硬度的变化,可为制粉中磨辊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小麦进行适度脱皮,既能去除粗纤维和表面污染物,还能较好的保留微量营养素.以高筋、中筋和低筋小麦为原料,研究4%脱皮率对不同筋力小麦粉及其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筋和低筋小麦脱皮后糊化参数均有所提高,而中筋小麦有所下降;脱皮后,高筋、中筋和低筋小麦粉破损淀粉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6.0%、2.6%和4.2%;高筋和低筋...  相似文献   

4.
现有小麦制粉生产线皮磨系统使用齿辊磨粉机研磨的方法未考虑分离胚芽,对麦皮损伤过大,产出粘麦皮的细小胚乳粒过多。我们设想研发一种能在麦皮和胚芽破损率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把小麦胚乳与麦皮及胚芽与粘有麦皮的粒胚乳分离开的撞击脱皮脱胚机。理论分析和样机原理试验显示:撞击脱皮脱胚机能在最大限度保持麸皮和胚芽完整的前提下,达到把胚乳与胚芽和麦皮分离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脱皮制粉工艺先除去小麦部分皮层,再入磨,使后序的皮磨以及清粉系统大大简化.本试验利用两种工艺加工面粉后,用RVA测定和分析了面粉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脱皮工艺下面粉的损伤淀粉含量减少、淀粉平均粒度变大、α-淀粉酶含量减少;降落数值和平均粒度分布分别与低谷粘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r=0.603,p<0.05),衰减度和平均粒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605,p<0.05);制粉工艺对中筋的南阳白麦和高筋的8901二等粉的影响最为显著,脱皮工艺下这两种面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明显增加,并且其衰减度较大;脱皮工艺的低谷粘度均高于传统工艺的同等面粉,但回生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小麦脱皮制粉的优点、脱皮制粉与传统制粉的区别以及在生产优质面粉时,制粉前对小麦进行脱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不同脱皮率对1B磨下物料的比例、粒径、剥刮率及取粉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段振离 《饮食科学》2004,(11):23-23
标粉就是标准粉,即100斤小麦磨出85斤面粉,又称八五粉:精粉是精白粉的简称,即100斤小麦磨出70斤左右的面粉,出粉率越低,面粉就越精致,颜色也就越白。近年来,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食用小麦精粉的比例逐年增高,有的人甚至只吃精粉,不吃标粉,认为精粉色白质细,食之可口。很多人认为吃精粉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这种认识恰恰错了。  相似文献   

9.
对小麦籽粒进行脱皮处理,研究脱皮率对小麦粉、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皮率的增加,小麦粉的蛋白质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脱皮率为6%时达到最高值;面团的黏度崩解值下降,回生值和蒸煮稳定性升高,扫描电镜图显示面筋网络的排列更均匀致密;馒头的综合感官评分增加,硬度、胶着性和咀嚼度下降,内聚性和回复性上升。脱皮率为0%~6%时面团和馒头的品质明显改善,在6%~12%时其品质提升幅度减缓。6%脱皮率能有效保留小麦粉的营养物质,改善馒头的品质,是较理想的脱皮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脱皮制粉技术在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近几年研究和开发的最机关报小麦脱皮制粉工艺,以山东乐陵面粉厂日处理小麦120t脱皮制粉改造设计为实例,综述了现代脱皮制粉新技术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
《粮油加工》2009,(7):39-39
该项目采用日本先进的脱皮技术,选用日本佐竹在苏州生产的专用脱皮设备VCW型脱皮机和SHD型高效振动着水机。利用相关技术和设计能力,设计出先进合理的脱皮生产工艺,不仅保证了脱皮后小麦的完整性和脱皮再利用价值,而且脱皮以后的小麦不粘结、无污染,整个脱皮工艺采用三次着水,  相似文献   

12.
1 原料一等绿豆、一级白砂糖、鲜牛奶或奶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2 加工2.1 灭酶:用远红外线食品烤箱80~100℃下加热一定温度处理.消除豆腥味.2.2 脱皮:选用脱皮机脱豆皮,使脱净率达95%以上.2.3 磨浆、分离:用百分式砂轮磨或胶体磨磨浆;磨浆时加水量1:6~8,水温80℃左右,豆浆过筛,除豆渣.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染菌的小麦为原料,对小麦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制粉和分层研磨,分析小麦中赭曲霉菌丝体的分布规律以及加工工艺对赭曲毒素A(OTA)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赭曲霉菌丝体主要依附在小麦两端的表皮上,并逐步向内延伸。OTA含量为2.26~185.4μg/kg的小麦制得的小麦粉中OTA含量减少了50%~68%。麸皮和细麸中OTA平均总量之和约为72.75%,OTA主要分布于小麦的麸皮和细麸中,而在胚乳中则很少。通过检测小麦经分层碾磨设备后各样品的OTA含量,发现分层研磨可以有效去除小麦中的OTA毒素。经3次研磨后,脱皮率约为18%,脱皮小麦中OTA的含量减少了44%~63.06%。在制粉和分层研磨过程中并没有促进OTA的生成或消除,只是对其进行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14.
运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浸泡介质及其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核桃仁脱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仁脱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将核桃仁常温清水浸泡11 h,用0.1%NaOH在35℃下浸泡5.5 h,最后用0.2%的碱烫40 s。所得桃仁磨浆色泽乳白、核桃香味纯正,桃仁脱皮率完全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以中强筋小麦为原料,调节磨粉机磨辊轧距以得到不同的预皮磨剥刮率,研究预皮磨不同轧距处理对小麦表面杂质、出粉率及面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皮磨剥刮率随着轧距的减小显著升高;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预皮磨轧距的减小,小麦容重、表面呕吐毒素和微生物显著降低,预皮磨磨后筛下细物料的水分含量、白度逐渐增大,灰分含量、呕吐毒素、微生物逐渐减小,预皮磨对小麦籽粒达到了清理的效果;与未经预皮磨处理的小麦相比,随着轧距的减小,磨后麸皮中大片状麸皮占比和总出粉率先升高后降低,小麦粉的灰分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白度先升高后降低,湿面筋含量升高,破损淀粉含量降低,预皮磨的轧距在2.4 mm 时可以在提高出粉率的同时改善小麦及小麦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地选择高、中、低筋5种小麦,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润麦温度、润麦时间对小麦硬度、小麦粉水分、小麦粉灰分、4、麦粉白度、前路出粉率、总出粉率、麸皮出率、制粉总评分等制粉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单颗粒硬度、小麦粉灰分、前路出粉率、总出粉率、细麸出率、总麸出率、弱筋小麦的制粉综合评分等均与入磨水分负相关;小麦粉白度、粗麸出率、中强筋小麦的制粉综合评分与入磨水分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润麦时间对小麦单颗粒硬度、前路出粉率、总出粉率、麸皮出率、小麦粉白度没有影响,润麦时间对小麦粉灰分、制粉综合评分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具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为使皮磨系统加工的脱皮效果显著提高,我们研发了撞击脱皮脱胚机。为适应撞击脱皮脱胚机研发和推广应用需求,我们提出容重比和破碎率两个新参数,并拟让容重比作为考评皮磨工艺效果的主要评定指标,让破碎率作为考评皮磨工艺效果的辅助评定指标。根据已做的试验和已有的检测数据分析,容重比和破碎率两个参数的提出不仅将对撞击脱皮脱胚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显著推动和保障作用,而且很可能为面粉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操作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冬季小麦加工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面粉通讯》2005,(2):19-20
冬季的小麦加工对于北方而言,十分困难,在研磨过程中,经常出现小麦破碎非常严重,麸皮易碎,麸皮里基本没有大片麸皮.碎麸屑混到面粉里,严重的影响了面粉的质量.尤其在一皮研磨时小麦拦腰断裂现象严重,连麸粒多,使得清粉机没有足够的麦心选出可供心磨研磨.而渣磨和细皮磨系统流量过大,造成流量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单位产量和好粉的出率,好粉出率与夏季相比,有的相差竞高达6%~8%,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脱皮亚麻籽仁为主要原料,以可溶性蛋白得率,L*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研究了液料比、小苏打用量、磨浆温度、烘烤时间、烘烤温度、磨浆次数量对脱皮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品质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Box-Behnken设计优化脱皮亚麻籽仁原浆制备工艺,为脱皮亚麻籽仁饮料提供优质原料。响应面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性好,由该模型得到的脱皮亚麻籽仁原浆最佳工艺为:磨浆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8 g/mL,食用小苏打用量为0.25%,烘烤时间为45 s,烘烤温度为120 ℃,磨浆次数为1次豆浆机粗磨+1次胶体磨细磨。实际值为可溶性蛋白得率为70.15%,L*为77.32。试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其相对误差为0.046%和0.012%,制备出来的原浆细腻乳白色,有烘烤香气,说明适当的干热处理可以提高脱皮亚麻籽仁蛋白饮料原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青稞为原料,对比了青稞米加工中柔性脱皮机和碾米机对碎米率的影响。分析了2种脱皮设备对青稞麸皮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探讨了入机水分、脱皮率、灭酶、筛分工序等对青稞米加工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青稞米加工最佳的入机水分为16%;碎米率随着脱皮率升高而升高,碾米机的碎米增长率高于柔性脱皮机;脱皮率10%时,灭酶对碎米率无显著性影响,脱皮率10%时,灭酶处理使碎米率显著上升;脱皮率10%时,筛分工序能够降低碎米率和提高青稞米粉的亮度;柔性脱皮机能缓解青稞制米时碾米机过碾的问题,降低了富葡聚糖相中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