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鸭腌制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和游离氨基酸产生,及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乳酸用量和腌制时间对风鸭发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种类、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对风鸭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及亚硝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乳酸用量和腌制时间对风鸭的发色,均有显著性的影响。其最佳腌制条件:蛋白酶种类为毛霉蛋白酶 青霉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腌制时间5h,腌制温度18℃,亚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和乳酸用量分别为100mg/kg、300mg/kg和250mg/kg。  相似文献   

2.
风鹅风干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乳酸链球菌,丁二酮链球菌,微球菌,风速,相对湿度,风干时间,温度对风鹅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一的,结果表明它们对风鹅风味及游离氨基酸产生均有显著性的影响。其最佳风干条件如下。功种类为乳酸链球菌+丁二酮链球菌+微球菌;风速6m/s;相对湿度68%,风干时间75h,温度61℃。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异抗坏血酸钠、烟酰胺、茶多酚添加量对猪肉色差、发色率、肌红蛋白存在形式比例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交互分析方法来确定减少亚硝酸钠用量的最佳发色配方。结果表明,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为100mg/kg时,最佳助色剂配方为:异抗坏血酸钠400mg/kg、烟酰胺500mg/kg、茶多酚300mg/kg。在此条件下,a*为12.78,发色率为56.67%,经过腌制,猪肉在感官上表现为鲜艳的玫瑰红色,发色均匀,且在保藏期间长期不退色。  相似文献   

4.
刘柳  刘学文 《食品科技》2007,(7):114-117
通过添加腌制剂、助发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对猪肉进行湿法腌制,并对腌制成品的发色率、肉中亚硝酸钠残留量进行测定,得到了湿法腌制肉的最佳工艺参数,即食盐用量为2.5%、复合磷酸盐用量为0.3%、硝酸钠用量为0.04%、亚硝酸钠用量为0.009%、抗坏血酸用量为0.02%、腌制温度为4℃、腌制时间为32h,该结论可为工业生产腌制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穗血酱鸭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跃 《中国酿造》2014,(1):158-160
对生产工艺腌制、炒制、鸭血添加等关键工序进行研究,确定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确定复合发色剂(硝酸钠、亚硝酸钠)用量为0.010%,发色助剂异抗坏血酸钠用量0.04%,复合磷酸酸盐(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用量为0.4%,腌制时间为24h;炒制时间控制在2~3min;添加7%的鸭血,产品酱色明显,表面湿润。对总氮、非蛋白氮、水分活度、硬度、弹性、恢复性、咀嚼性等指标测定,产品品质佳、风味好、利用率高,适于工业化、市场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灌肠制品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及肉品发色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硝酸钠添加量、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及原料肉中总色素含量与亚硝酸钠残留量及肉品发色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本研究范围内的亚硝酸钠残留量及肉品发色率的预测模型:Y1=17.082+0.181X1-0.017X2-0.026X3和Y2=58.466+0.007X1+0.033X2+0.022X3,其中Y1、Y2、X1、X2、X3分别代表亚硝酸钠残留量(mg/kg)、肉品发色率(%)、亚硝酸钠添加量(mg/kg)、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mg/kg)、原料肉中的总色素含量(mg/kg)。  相似文献   

7.
胡海宾  刘学文  刘柳 《食品科技》2007,(12):108-111
使用腌制剂、发色剂、发色剂助剂、乳酸菌等,采用先发酵后腌制的新方法进行发酵肉的制作。考察了发酵阶段中糖的添加量、微生物的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考察发酵肉的发色率、亚硝酸钠残留量、肉中心食盐含量等几个指标,得到了先发酵后腌制工艺生产发酵肉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阶段:糖用量7%,乳酸菌接种量0.020%,乳酸菌发酵温度38℃,乳酸菌发酵时间24h;腌制阶段:食盐用量4%,复合磷酸盐用量0.2%,硝酸钠用量0.02%,亚硝酸钠用量0.009%,抗坏血酸用量0.05%。  相似文献   

8.
陈肖  余翔  王永丽  唐静  章建浩 《食品科学》2014,35(20):153-157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提取并分析发酵香肠中的挥发性物质,并探讨3 种不同的腌制剂(硝酸钠、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抗坏血酸钠)对香肠风味物质,尤其是来源于支链氨基酸的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剂确实会对香肠中的风味物质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硝酸钠作为腌制剂更有利于乙酸乙酯、丁酸、2-丁酮、2-戊酮、2-庚酮、正己醇、正戊醇等风味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肉制品中亚硝酸钠残留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永  马长伟 《肉类研究》2005,(12):35-38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肉糜制品在不添加和添加异抗坏血酸钠500mg/kg情况下亚硝酸钠残留量的预测模型:Y=12.588+0.598X1-0.626X2和Y=13.096+0.381X1-0.363X2,其中Y,X1,X2分别为亚硝酸钠残留量(mg/kg),亚硝酸钠添加量(mg/kg),肉中总色素含量(mg/kg)。试验还得到干腌肉块亚硝酸钠残留量的预测模型,y=45.136+0.181x1-1.306x2-0.342x3,其中y为亚硝酸钠残留量(mg/kg),x1、x2、x3分别为亚硝酸钠添加量(mg/kg),腌制时间(d)和总色素含量(mg/kg)。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盐焗鸡生产工艺中腌制工序时间长、效率低的缺点,以冰冻鸡翅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波辅助恒温动态循环腌制技术研究。考察了超声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腌制温度和盐水浓度等因素对鸡翅中Na Cl含量、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腌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Na Cl含量、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超声波辅助恒温动态循环腌制鸡翅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作用时间为60min,超声波功率为335W,超声腌制温度为50℃,腌制液盐浓度为6%。此条件下测得鸡翅肉中Na Cl含量为2.01%,游离氨基酸为94.35mg/100g,挥发性盐基氮9.31mg/100g。超声波辅助恒温动态循环腌制能促进食盐的渗透速率,缩短腌制时间,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利于产品滋味和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