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蓄水时间上的同步性,使三峡水库蓄水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其综合效益的发挥。为满足下游地区在蓄水期对上游梯级水库下泄流量的新要求,研究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联合蓄水调度方案,优化梯级水库蓄水过程。在综合分析防洪、泥沙、库区、发电及供水等指标基础上,推荐梯级水库蓄水调度方案。防洪、库区淹没及泥沙淤积的影响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可进一步缓解下游地区的供水压力,对金沙江梯级水库联合蓄水调度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引发地震及地质灾害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三峡工程第三次试验性蓄水在即,水库蓄水与水库地震是怎样的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会引发地震吗?震级会有多大?三峡大坝安全吗?水库蓄水引发一些地质灾害是正常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  相似文献   

3.
付湘  李安强  石萍 《人民长江》2013,44(4):8-12
三峡水库汛末能否顺利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用水安全,意义重大。由于三峡上游众多梯级水库也是从汛末开始蓄水,将与三峡水库产生竞争性蓄水问题。为了使三峡水库顺利蓄水和最大程度保证上游各梯级电站的经济效益,在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末蓄水对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能价值原理,提出了不影响三峡水库蓄满的上游水库群蓄水分配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为制订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群汛末蓄水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上下游水文站的观测资料,采用TFPW - MK方法对寸滩站、武隆站、宜昌站观测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水库对径流过程的影响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对径流总量无明显影响,但对径流的年内过程有一定影响:12 -6月水库下泄流量大于天然径流量,而9-11月蓄水...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纳污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袁弘任 《中国水利》2004,(20):19-22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水库近岸水域纳污能力减小,水文情势的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使库区水资源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保证三峡水库水质安全已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水文情势变化对纳污能力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水库水质状况及污染特点,探讨水库纳污能力的分析方法、技术路线和蓄水后水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以便为三峡水库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三峡水库对长江中游河道水温的影响,采用一维水温模型对宜昌至城陵矶河段1983—2013年水温进行模拟反演,分析了不同蓄水工况不同时间尺度下水温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城陵矶河段升温期(3—6月)降温、降温期(9—12月)升温效应明显,并伴随着水温滞迟和平坦化现象,且随蓄水位升高现象愈加显著,越靠近三峡大坝,河段水温较蓄水前变化越大。(2)坝下河段水温"滞温"、"滞冷"效应主要由三峡水库蓄水引起,水库调蓄作用下的水温变化沿程减缓。气象条件的影响对水库调蓄引起的水温变化恢复有限,三峡水库175 m蓄水期城陵矶断面仍存-2.14℃~3.40℃的水温变化。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的陆续建成和运行,形成可供时空调配的巨大水量,将对三峡水库蓄水产生影响。选择单库调节库容大于5亿m3、2015年前建成并投运的大型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还原计算三峡坝址处的天然径流系列、分析大型水库蓄水对径流的影响,计算了上游大型水库蓄水对8~10月三峡水库来水的影响量。结果表明,2011年水平年,长江上游水库运行对8~10月三峡水库各旬入库径流量影响不大;到2020年,上游大型水库运行对三峡水库径流影响将加大,应加强对水库群联合调度和水量分配原则研究,以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上下游水体溶解氧浓度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上下游溶解氧变化以及沿程变化规律,并结合电站建设进度,分析了导致溶解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一定程度上扰动了大坝上下游的溶解氧,影响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但通过合理调度,溶解氧环境正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坝址径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已蓄水发电,径流变化对水库调度有直接影响.通过对三峡长系列径流资料进行分析,掌握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及丰枯变化规律,并对三峡水库蓄水期径流变化和上游梯级水库调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宜昌径流系列近20 a有减小现象;径流年内分配变化是汛期有所减小;径流地区组成变化是嘉陵江径流有所减小;上游支流梯级水库调蓄对增加三峡枯季径流有一定作用;三峡蓄水期9~10月径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有减小现象.分析结构可为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水情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磊  仲志余 《人民长江》2004,35(12):9-9
三峡工程经过近10 a的建设于2003年6月上旬蓄水至135 m,工程进入围堰发电运行期,10月由于航运等方面的需要,水库第2次蓄水至139 m.水库蓄水减少了上游来水,使中下游的水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变化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根据三峡水库的蓄水情况,对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期间长江中下游主要站螺山、汉口、大通站水位、流量进行研究,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水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磷输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常  吴兴华 《水利学报》2021,52(8):885-895
三峡水库在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营养盐磷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源物质,水库运行拦截泥沙的同时也拦截了部分泥沙所承载的磷。本文利用1997—2017年期间三峡水库的实测流量、含沙量和磷浓度资料,定量分析了三峡水库的磷输移特征,包括时空分布、负荷变化、水库磷拦截率等,旨在明晰三峡水库运行对磷输移的影响。考虑三峡、向家坝和溪洛渡水库开始蓄水时间,将其划分为1997—2002年、2003—2012年和2013—2017年3个时段,分别代表水库蓄水前、三峡水库蓄水、以及上游水库群蓄水。结果表明,库区磷拦截率主要受汛期的磷输移规律的影响;忽略库区区间汇入的影响,基于逐月磷浓度数据可知,2003—2012年,三峡水库的总磷(TP)拦截率为59.8%,溶解磷(DP)拦截率为14.6%;2013—2017年,受三峡入库含沙量大幅减小及点源污染排放增强的影响,DP/TP比值升高,入库磷被更多地输运至下游河道,库区TP和DP拦截率分别减小为14.4%和—18.5%。泥沙对磷输移具有重要的"源"和"汇(缓冲)"作用,但TP与含沙量的关系曲线在汛期与非汛期、不同断面和...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135 m蓄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水库135m蓄水是逐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保证三期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2003年6月10日22时三峡水库如期蓄水至135m,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了建设施工与生产运行并重的崭新阶段。为此,就135m蓄水对坝址上游、两坝间、葛洲坝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蓄水期间三峡泄水建筑物的逐步启用,蓄水后水库回水末端的确定,梯级枢纽形成后水库调度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梯级水库调度和后期三峡工程的156、175m蓄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设计水位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的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守仁 《人民长江》2011,42(13):1-7
为了制定三峡水库正常水位运行期调度规程,从2008年开始,三峡水库进入设计水位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以积累经验和探索水库综合调度运行规律。在全面分析蓄水运行期间水库防洪调度运行方式及防洪效果的同时,对枢纽建筑物,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库区水质、地质、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根据三峡工程3 a运行的实践,探讨了三峡水库汛期防洪调度方式、中小洪水相机调洪运用、汛末提前蓄水时机及分时段控制蓄水位、库水位消落以及对库区地质地震灾害与水质影响等问题,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三峡水库汛期调度方式优化问题,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入出库沙量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泥沙角度对三峡水库采用汛期“蓄清排浑”动态运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汛期入库沙量大幅减小,上游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汛期6—9月份含沙量已经开始小于论证阶段5月份和10月份的含沙量;三峡水库主汛期出库沙量占年出库沙量的90%以上,且汛期出库沙量主要集中在1~2次大的出库沙峰过程中;近期三峡水库汛期采用“蓄清排浑”动态运用的泥沙调度方式,泥沙淤积可许。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汛期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三峡工程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提出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可以解决泥沙问题。2003年水库蓄水运用以来的实践表明,水库基本遵循了"蓄清排浑"调度运用原则,并根据上游来水来沙减少等新情况对水库运用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本文系统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行方式及其优化调整的利弊,包括提前5年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汛期水位动态变化、汛末提前蓄水等对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演变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方式,形成"蓄清排浑"运用的新模式,保持水库长期使用的建议,试图为三峡水库科学高效安全运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三峡建库前后安徽省长江干流水位变化,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安徽省长江干流水文情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使安徽省长江干流提前一个月进入枯季,水库消落期抬高干流水位对安徽省沿江湖泊的预泄和自排洪水入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荆江三口分流是洞庭湖入湖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规律影响江湖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与长江来流的减少以及干流径流过程的改变关系密切。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干流流量与三口分流的关系,对比了蓄水前后荆江干流中高流量的持续时间,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运行期径流过程改变对三口分流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三口分流量决定于干流中高流量的出现天数;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来流减少,且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减少了荆江干流中高流量的持续时间,故而三口分流量减少;三峡水库139 m运行期,水库径流调整较小,对三口分流影响不大;三峡水库156 m运行期典型年的年内过程中,水库蓄水对三口分流影响最大,其他时段影响较小,三口年分水总量减少7.7亿m3;三峡水库175 m运行期,汛期中小洪水拦蓄及蓄水期蓄水显著影响荆江中高流量持续时间,造成三口年分水总量减少83.1亿m3。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经过10年的建设,于2003年6月10日成功地蓄水至135m,水库初步形成,工程开始发挥效益。三峡水库的形成和其下游的葛洲坝水库形成了梯级水库,葛洲坝水库开始发挥为三峡水库进行反调节的作用,三峡水库的运行方式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发电、通航以及枢纽本身的防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不同应急调度方式对库区水华抑制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筑坝蓄水后易爆发水华现象,在短期内要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水库调度方式,使其对河流突发性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降到最小程度。文章以三峡库区水华暴发为背景,以枢纽实际运行状态为依据,通过9种可行性应急方案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三峡水库水位消落阶段坝前水流特性,阐述枢纽调度对水华的影响,研究三峡水库抑制水华暴发的最优调度方法。研究表明:方案5在运行初期水体交换率较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喜  雷阿林 《人民长江》2008,39(23):55-58
通过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水质变化状况的分析,结合水库蓄水后水文特征变化的特点,在对三峡水库污染源来源组成和污染源治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库区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同时,针对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目标,对保护三峡水库水环境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从确保三峡水库水环境安全的角度,提出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尚需继续强化和完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