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原有的高压直流输电的基础上,以电压源换流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为主要部件发展起来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比较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与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之间的区别。简要介绍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在国外的一些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原有的高压直流输电的基础上以电压源换流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为主要部件发展起来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比较海上风电场的并网方法,说明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在连接风电场与电网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和脉宽调制技术(PWM)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轻型直流输电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轻型直流输电控制和运行方式简单,输出波形好,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相比的优势以及轻型直流输电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直流输电优越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论述了我国发展直流输电的必要性,介绍了电容换相换流器、轻型直流输电、多端直流输电技术、消除谐波的新方法等直流输电新技术,本文还介绍了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指出我国的直流输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在取代传统一次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介绍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其与传统的交流传输技术作比较,详细说明了电压源换流技术在风力发电并网上的重大创新及直流输电电缆的巨大优势,表明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风电传输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建模及非线性解耦控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是基于脉宽调制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新一代直流输电,具有功率控制灵活、可向有源和无源网络输电、产生的谐波含量小等优点。建立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输送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应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调节控制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模型和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多角度验证。  相似文献   

7.
多端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多端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模型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阐述了其控制算法,采用EMTDC/PSCAD进行仿真,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试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多端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模型在风光互补并网中可以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克服了传统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相失败、必须联结于有源网络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概述了目前VSC-HVDC的技术特点、数学模型、潮流计算、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常用的仿真软件,并指出了今后VSC-HVDC研究的难点和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轻型直流输电--一种新一代的HVDC技术   总被引:54,自引:24,他引:54  
文章在阐明基于相控换流器(PCC)技术的传统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特点及其不足后,介绍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技术和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直流输电即轻型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它采用大功率 IGBT和微机控制 PWM,具有小型、高效、控制手段先进、控制效果好 ,是一种适用于小功率传输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通过对比轻型直流输电技术与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的差异 ,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几种特殊输电方式的分析比较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除交流输电和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以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输电方式。主要包括轻型HVDC(HVDCLight)、分频输电(FFTS)、多相输电(MPTS)、微波输电、激光输电等。为充分发挥上述各种输电方式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优势、难点及当前研究发展≯。情况,指出各自的适用领域,展望它们的发展前景。其中,FFTS和MPTS从属于交流输电方式,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轻型HVDC、微波输电和激光输电从属于直流输电方式,主要应用于特殊场合输电,而轻型HVDC已有较成熟的工业应用线路,且其交直流转换技术的发展可作为MTE和激光输电的技术基础,因此轻型HVDC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71,自引:20,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原有高压直流输电(HVDC)基础上,以电压源换流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为主要部件发展起来的轻型HVDC技术,分析了轻型HVDC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比较了轻型HVDC与传统HVDC之间的区别,简要介绍了轻型HVDC在国外的一些工程应用以及我国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主要受所联交流系统强度的限制,单条直流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和功率稳定已有较多的研究。随着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出现,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更为复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础,研究多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直流间耦合程度以及多馈入短路比大小对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减小所联直流系统电流、减小直流系统间电气距离、增大所联系统多馈入短路比均能有效增大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裕度、提高功率输送能力和最大直流功率。  相似文献   

14.
政平换流站的无功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政平±500kV直流输电系统自2003年6月正式投运,起着联系华中和华东两大区域电网的重要作用,研究其无功功率控制软件RPC的功能、结构和控制方法对其安全可靠运行和其他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政平换流站绝对最少滤波器等控制功能的控制模式。并简要说明了该站无功功率控制系统运行情况,指出需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国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电力设备》2008,9(9):85-88
2.2龙政直流输电系统2.2.1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龙政直流输电系统作为三峡电力外送的主通道,西起湖北宜昌龙泉换流站,东到江苏常州政平换流站,全长860 km,输送容量为3 000 MW。2003年双极正式投运后,为缓解华东地区用电紧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直流系统运行4年多,情况良好,能量可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系统共输送电量约154.38亿kW·h,能量可用率为97.06%,能量利用率为58.74%,系统单极强迫停运1次。同2006年相比,输送电量减少了12.81亿kW·h,  相似文献   

16.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满足国内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需要,紧跟直流输电设备制造水平的前沿技术,对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总结了特高压直流运行方式的特点,指出将电流自然换相技术与柔性直流技术相结合构成多端直流输电技术是未来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多换流站共用接地极技术、换相直流输电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换流变压器的应用现状;分析了3种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特点;总结了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发展现状;最后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跨区电网运行中采用区域直流集控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VSC技术的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小功率传输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它采用绝缘栅双极晶体IGBT组成的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和基于微机控制的PwM技术控制,运行方式简单,输出波形好。主要研究轻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介绍了HVDC Light控制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Vsc换流控制器,使用MATLAB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灵活、简便、有效,能够很好地控制系统的潮流与稳定,满足各种控制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直流阀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最近20年内高压直流晶闸管阀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使得用高压直流输电更经济、更可靠。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使用高压直流进行电力传输。现代的高压直流晶闸管阀以组件式结构、大功率和水冷晶闸管、智能晶闸管控制单元、全面的计算机阀控制和严格的试验为特征。容性换流技术、数字式光纤互感器、有源直流滤波器和连续可调交流滤波器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高压直流输电的质量,产生了更健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换流器的电压控制型换流器,使得小容量电力传输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