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松茯  朱海玄 《华中建筑》2010,28(11):156-158
城市形态审美是对城市形态构成逻辑的研究,具有场域性。随着审美对象从客体审美对象、主体审美对象、整体审美对象、生态审美对象的生态发展,城市形态审美场逻辑的整生为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其整生化的审美结构是生态城市形态审美体系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
在设计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经过教师的教学与自身的实践,可提升对艺术设计的审美鉴赏力与感知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与品格,将审美浸透于设计作品中。文章探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提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兴趣、审美感受力、审美遐想力与审美创造力,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情感以及提升审美创造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并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加强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设计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3)
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发展,轻审美体验,学生难以获得美的享受。文章主要从以语言激发审美情趣、以诵读挖掘审美元素、以感知培养审美能力、以活动拓展审美空间等方面重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市美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城市的形式美而进行,普遍缺少对城市审美主体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城市审美主体与城市美的关系;明确了拥有不同审美话语权的审美主体各自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城市美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审美主体过分审美、感性化审美等新的变化;说明了主体审美活动与城市美的作用机制。论文还指出城市美学研究应当关注城市审美主体,重视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观察和把握城市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是由形体质态的审美活动、感性质态的审美氛围、理性质态的审美范式双向对生形成的整体性结构,其通过审美活动的生态响应、审美氛围的生态向性、审美范式的生态模式三大结构层次的生态运转,系统地促进城市形态审美场生态审美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孔垂婧 《山西建筑》2015,(6):197-198
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哲学审美、自然山水审美、书画曲艺审美等主要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古典园林审美对现代审美产生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建筑学相关专业教学中对建筑审美文化建设的忽视现象,文章分析了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4个方面阐明了建筑审美文化课程开展的重大意义,即启迪审美思维、促进审美理解力、建立审美文化心理、提升审美修养4个方面。最后提出了开展建筑审美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希望能抛砖引玉,推动建筑审美文化课程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0)
文章通过阐述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以及高等院校环境设计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以期使学生在理论上对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有深入理解,从而在实践中体会其审美情趣,自觉培养对环境设计的审美态度,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戚常庆  陈朋 《山西建筑》2006,32(21):29-30
探讨了城市审美主体与城市美的关系,明确了当前中国城市审美主体的基本组成,分析了拥有不同审美话语权的审美主体、各自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城市美产生的影响,指出城市美学研究应当关注城市审美主体,重视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观察和把握城市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文章对审美过程中的直觉审美、功利审美、艺术审美等三个层次作了梳理,并简要阐述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