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3)
新课程、新理念正深入教学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都随之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穿针引线地点拨,适时适地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在主动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0)
<正>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互动、生成这些新名词也频频出现。所谓课堂互动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出现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以下就是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生成"的微实践以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7)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现在的课堂存在着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零散、数量多、缺乏层次性和启发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巧用提问这把金钥匙,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智开课堂高效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6)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需要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心理与情感发展。因而,如何做好师生互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课堂互动交流成为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和谐的教学过程中,让师生互动助力初中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
文章首先分析了情感体验教育的特点:主体性、实践性、生活性。然后分析了德育情感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与教师情感较为疏远,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比较弱、缺乏主动性。最后提出了德育工作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情感;转变教师角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德育情感体验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因势利导,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7)
<正>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这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教学多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只能在下面听,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学生也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堂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加强互动的同时让学生学到知识。笔者现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生本教学观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48)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英语阅读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是将课堂变为语言讲解,只是讲述那些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很少关注文章的写作结构及修辞手法等,缺乏人文教育。因此,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怎样设计好英语阅读教学,怎样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更有兴趣地、更高效地学习英语。国内外的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9)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高中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的关系,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在积极沟通的过程中,不但促进活动双方的情感交流,使活动过程更和谐。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互动中要加强沟通,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更了解,学生的发展更迅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处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正>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多样化的课堂使我们感觉到语文教学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多样化的背后缺乏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多样化的课堂中,学生所缺乏的是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对重要内容与段落的细心  相似文献   

10.
毛淑才 《建造师》2010,(10):96-97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座谈、个别谈话、听课观察等方法对广东省两所农业院校师生交往、互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任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互动主要发生于课堂,多以非语言方式进行,经过设计的课堂互动环节很少;课外师生很少接触;师生互动不深入,关系比较疏离;老师还需进一步认识自觉和学生进行互动交往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和课外的师生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