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0)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重点在于尊重学生、为了学生和依靠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概述生本教育理念,并阐述生本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点,然后分析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9)
<正>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有了新的变化,生本教育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本理念的重点是尊重学生,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效果,并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由我国的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3)
<正>生本教育主要是指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作文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导致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而生本教育理念则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明了方向。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行业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弊端,应当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因此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且成效显著。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生本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师们都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教学充满新的生命力。本文以生本理念为教学指导依据,结合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7)
生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生本主义教育框架下,小学音乐教师理当打破传统模式,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再是让学生被迫地去适应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对如何开展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0)
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根本的新式教学模式,生本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文章结合小学品德课程,探讨生本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7)
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需要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化生本教学课堂的构建,充分激发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此,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以及生本教育教育理念的主要特征,对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构建生本教育课堂,促进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3):25-27
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分析生本教育和中医经典课堂特点,提出把生本教学理念与中医经典教学课堂相融合,指出把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中医经典课堂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1)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其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贯彻"生本"理念,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师的重难点,由于学生认知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很难理解文章中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结构,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辅助学生学习。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其中"生本教育理念"深受各位教师的推崇。针对生本教育理念应如何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