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7):50-51
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对青春时期的学生影响颇深,尤其是对高考重压下的学生影响更为深刻。在反映新时代背景下高考时期的电影《青春派》中,学生们的表现除了消极的反抗外,更多的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梦想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近一两年内多部电影的成功,特别是《致青春》所取得的票房奇迹,都体现出票房成绩与社交网络的火爆程度成正比这一特征,电影跨入了微博营销时代。本文运用五W模式对影片的成功原因进行了解析,并从定位、议题设置、意见领袖、整合营销四方面提出了策略意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正>像我这样的独生子女,非常渴望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我觉得如果这样,生活应该会充实许多。贾梅是幸运也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亲哥哥——贾里。可是贾里好像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的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很想有朝一日把所有被妹妹牵连的男孩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苦恼哥哥协会。妹妹是学校表演队的一员,贾里便亲自做起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一部电影能够获得高票房的因素有很多,精准的受众定位、著名的演员、出色的剧本等都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因素。2013年,一部《致青春》让全民都陷入了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中,片中人物妙语连珠的对白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诠释了青春最刻骨的成长。本文针对电影中的台词做了相应分析,从该电影的台词语言艺术的角度剖析电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就想到了这个题目,也想过要让更多的读者和影迷朋友一起来分享各自观看影片后的心得与体会。如果这种交流是可能的,那么受益者无疑将是我们自己。 如此一来,看些什么样的电影就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总不能天马行空地说自己在闹剧般的《千机变[或是伪史诗之作《天地英雄]等等这类的影片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和震撼吧?我们不会一味地追求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动,但我们确实需要能够真正对自己的生活甚至是生命有所帮助和改变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对于我们来说也弥足珍贵。这就是我们称其为看过之后受教育的那种影片,而不去考虑它是否真的达到了所谓“经典”的标准。 什么样的影片才能算作是经典呢?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力作《2001太空漫游],在60年代刚刚推出的时候无人问津,可现在却作为科 相似文献
6.
8.
《Planning》2017,(7)
<正>徘徊在穹顶状的木门前,犹豫着是否将它推开。这是第一次站在最具西方古典特色的教堂前,一座哥特式的建筑,教堂正面的两侧立着高耸的两座小尖塔,尖塔依旧曲折向上,描摹出两座更为精致小巧的尖塔,一笔一划地勾勒,仿佛融进米开朗琪罗沧桑的心血,化进贝多芬动人绝妙的灵魂,多一笔或是少一笔,都不能造就如此的美感与境界。尖顶还有一个巨大的时钟,日夜不息地走着,不知那钟楼上是否住着伽西莫多那样的敲钟人。看着 相似文献
9.
《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3,(8)
C在思想品格上,张金华无疑是 出色的,在消防业务上,张金华同 样也是毫不逊色,堪称警营多面 手。从1996年12月入伍以来,他先后担任过中队文书、仓库保管员、外勤给养员、后勤班副班长、副业场场长,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受嘉奖7次。2001年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正>临近放学,天突然阴沉起来,空气闷得让人窒息。接着,天空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坐在教室里,听着大雨敲打在玻璃上劈劈啪啪的声音,心里焦急起来: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肯定没人来给我送伞入我可怎么回家?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被接走,我多希望能碰上我认识的邻居,可以和他们一起回家。正当我翘首企盼能碰上熟人时,思佐走过我身边问:卓恒,还没人来接你吗?我沮丧地?答:是啊,我 相似文献
11.
12.
《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3,(8)
A贫困,这个令人伤痛的字 眼,曾让多少人为此低眉折腰, 更有多少农家子弟为之付出了 青春的代价。与许多农家子弟相比,张香莲和张仁德姐弟俩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诚朴善良的好人,一位乐于助人的上海消防战士。 姐弟俩在感谢信中动情地说:“我们姐 相似文献
13.
14.
《新安全 东方消防》2003,(8)
问回 B我国的第三大岛——崇明 岛,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物 产丰富。张金华所在的三星 消防中队位于崇明岛腹地,中队周围多为农村城镇,每年的火警并不很多。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步行不过10分钟就可以到达中队的一个副业小农场,张金华和战士小赵是这个农场里的全部劳力。 和其他士官相比,张金华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16.
《Planning》2016,(6)
<正>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郑重写道。拨开泱泱中华五千年尘封华章,我豁然看见,每朝每代,总有一两位横空出世、特立独行的英杰枭雄,以其滚烫的血肉之躯、热烈的赤子之心、铿锵的勤勉之足,以其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凛然气概,制法为民,举法顺天,护法殉情,为国家请命,为民族呐喊,为百姓守护,其言惊天地,其行泣鬼神。其佼佼者,如商鞅,其伟岸者,如刘少奇,即使卢梭再世,面对他们,也自会感喟万千。 相似文献
17.
我是《建筑工人》的忠实读者。从最初认识她,逐渐熟悉她,到如今爱上她已有近十年时间,每年我都自费订阅。《建筑工人》1998年第1期,我是在新春佳节收到的。拿到新版本的《建筑工人》,我先是粗略地翻了一下,感觉就不一样。待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后,认为与往年的《建筑工人》杂志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1.封面:由于版面扩大,刊名“建筑工人”四个大字,比较醒目。左上角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建筑类杂志”两行字,提示着《建筑工人》杂志在编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数量成倍的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暴力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解决好网络暴力问题,既关系到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稳定。陈凯歌为观众奉上了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搜索》,讲述被查出癌症晚期的都市白领叶蓝秋,因情绪低落在公车上没有为一位老人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命运,这场"蝴蝶风暴"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暴力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
2004年,《建筑》创刊50年。在人,这个年龄已步入知天命之年,而《建筑》50年,正步履矫健地迈向未来。时光荏苒,我到建设杂志社工作已经12个年头了。12年中,有9年的时间在建筑编辑部做负责人。今年,《建筑》杂志创刊50周年,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回顾走过的路,感慨颇多。1993年2月,我从一名大学教师改行做了建设杂志社的编辑。初到杂志社,社里即安排我到建筑编辑部。时任建设杂志社总编辑的李根华同志、《建筑》主编刘方同志跟我谈话,鼓励我尽快熟悉工作,一方面,加强对建设领域业务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熟悉编辑业务流程,尽早独立承担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