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3)
<正>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想象丰富。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多诵读诗歌、多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伴随学生成长,是真正落实诗意童年的最好写照。对儿童诗这一特殊的形式,笔者本身也是情有独钟,在教学中,潜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感受诗中包含的美好情感,不断呵护学生们纯真的天性和想象空间。一、儿童诗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诗歌犹如语言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
<正>引言:《沧浪诗话》是宋代最重要的一部诗话,提出有关诗学理论的著名论说。诗人通过自身在学诗与品诗、作诗的体悟中,提出了"兴趣"和"妙悟"说来阐述自己独特的诗歌理论,还将兴趣说和妙悟说引入宋元诗歌美学中,宋元诗歌美学比较注意审美意象本身的分析。"话语权"简单说就是影响力。在文坛里话语权影响着文学的走向。话语权不仅是文学的专属,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5):60-61
先秦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诗歌言志是较为普遍的创作理念,并对后世的文学世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言志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表示诗的本质特征的认知理解,《尚书》中认为"诗言志,歌永言。",志表示诗人的志向、抱负和胸怀等。关于诗歌言志、言情的说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界一直有争议,直到魏晋才有明确的关于诗言情说的文字纲领。本文对秦汉文学创作进行史料分析,论证在秦汉文学中诗言情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9)
诗歌以它独特的形式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学界一直研讨的对象。"诗无达诂"是鉴赏诗歌的学术方法之一,这一鉴赏命题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但其思想内涵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本文试从诗歌本身的特殊性质、文本本身的特点以及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三个角度来进一步探索"诗无达诂"这种文学解读方式,从而使它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进行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诗歌教学中,应丢弃当前的扁平化、理性化,树立诗应"歌"、诗要"歌"的意识,还原诗"歌"的特性,从感性、情绪入手,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挖掘诗歌的文化价值、音乐特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不读诗,无以言。诗词鉴赏锻炼学生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认知,提升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常常读诗品诗的人,一定是一个彬彬有礼、博学多闻的人。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浅析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正>历史地看,中国传统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有世界话语权的样式。它不仅创立了最成熟的诗歌体例、诗歌规范、评价标准,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颗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还参与缔造了世界上最为鼎盛的大唐帝国,以诗教的方式打造了最具审美特质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之初,也被国际友人誉为"一个诗人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屈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
<正>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它作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欣赏、所传诵。"诗缘情而绮靡",情感作为诗歌的灵魂,理应成为诗歌教学的重心。感悟诗歌中诗人的情怀与人生,也就是试图感受诗人心灵的温度与厚度,也相应地成为了诗歌教学的亮点。笔者以初中语文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特点是:"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这对学生鉴赏诗歌造成很大的障碍,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教学?我认为不能忽视"创设情境、紧扣诗眼、引导想象、评价促学"四个要点的构建。本文就是探讨如何构建这四个要点,让学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用生动的例子证明了这些学习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诗歌发展至唐朝体制完备,成一代之文学,后代实难以超越。宋人唯有"破体而出",变唐之文学,才能开拓出自己的领域,将宋诗发展到新的高度。宋人"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禅入诗、以才学入诗"破体而出。苏轼在宋代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以赋为诗上有其突出特点。本文结合赋的特点来理解"以赋为诗"在苏轼作品中的体现,对于了解文学内部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和宋诗特点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