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SBR系统中,通过考察不同浓度的Mn^2+与脂肪酶单独或协同作用对溶解性油废水降解的影响。发现同时加入浓度分别为1mg·L^-1。的脂肪酶和0.05mg·L^-1Mn^2+时,溶解性油的降解率和COD的去除率显著提高,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多糖的比值也显著增大。SBR系统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对照组为6.2×10^-3L·mg^-1.h^-1,加入1mg·L^-1脂肪酶的系统为7.5×10^-3L·mg^-1.h^-1,加入0.05mg·L^-1Mn^2+的系统为8.1×10^-3L·mg^-1·h^-1,加入1mg·L^-1。脂肪酶和0.05mg/LMn^2+的系统为8.3×10^-3L·mg^-1·h^-1。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用量为5g;吸附平衡时间90min;废水pH=10,去除率可达96%以上,出水含油量由150mg·L^-1降至5.1mg·L^-1,达到国家含油废水一级排放标准。改性粉煤灰对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该工艺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氧化锆复合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1C13·6H2O和ZrOCl2·8H2O为起始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A12O3含量为51.74%(质量分数,下同)、ZrO2含量为44.95%的A12O3-ZrO2复合粉体。借助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高温热重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体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粒径分布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12O3-ZrO2复合粉体化学成分均匀性好,粒径较细,粒径小于0.5μm的约为5%,在0.5~5.0μm的约为55%,大于5.0μm的约为40%;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复合粉体析晶程度逐渐提高,800℃热处理时t-ZrO2相析出量较少;12O0℃热处理时则析出大量的t-ZrO2相、少量刚玉相和微量c-ZrO2相;1350℃后,刚玉相和c-ZrO2相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闫海燕 《湖北化工》2012,(10):87-88,94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rontosi]-C18-ace-Ep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体积比),流速1.0mL·rain-1,检测波长254am,柱温25℃,进样量20p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3~10.4μg·mL-1、1.3~6.5μg·μL-1。、3.O~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7、0.9999、0.9992,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5.5%、98.1%、99.9%。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黄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无机陶瓷膜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膜孔径为50nm、200nm、800nm陶瓷膜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用200mm的Al2O3膜管处理染料废水效果较好。在合适的操作条下,渗透通量为129.64Lm^-2、h^-1,膜面流速为4.2米/秒、操作压力0.2MPa、温度为30℃,CODcr的截留率为65%,色度去除率为90%。选择0.5mol/L的硝酸溶液为洗涤剂,清洗10分钟,通量恢复到原来的81%。  相似文献   

6.
以聚表剂驱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质特性分析及现场水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出水中聚表剂质量浓度在312~656 mg/L之间,粘度在1.2~2.4 m Pa·s之间,Zeta电位在-27.0~-22.0 m V之间,粒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油珠占35%以上;其油水分离难于聚驱采出水,静置沉降16 h后,水中油的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除油工艺累计运行24 h,出水中油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07.9 mg/L;序批流沉降除油工艺能够实现累计运行22 h内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在96 mg/L以下,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工艺。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山东化工》2012,41(5):48-51,56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含量的方法。水样经固相萃取柱富集后,进入配有DB-5(30m×320μ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的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中进行测定。测定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硝基苯:0.29μg/L,间-硝基氯苯:0.05μg/L,对-硝基氯苯:0.02μg/L,邻~硝基氯苯:0.01恤晷/L,对-二硝基苯:0.03μg/L,间-二硝基苯:0.08μg/L,邻-二硝基苯:O.01μg/L,2,4~二硝基甲苯:0.021μg/L,2,4-二硝基氯苯:0.021μg/L,2,4,6-三硝基甲苯:O.02μg/L,加标回收率在83.O%~11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9.7%。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改性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改性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剂种类、粉煤灰粒径和废水酸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改性剂的加入量为0.5%、灰水比为1:10、粉煤灰与废水的接触时间为5h时,含油废水COD的丢除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油污染对环境、生物和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诸多研究均希望得到一种有效、简单且价廉的除油方法。为了提高对含乳化油废水的处理效果,以玉米芯和花生壳为原料,采用月桂酸对其进行改性,并且利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试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生物质材料的改性和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机理。研究发现,月桂酸改性是利用月桂酸上含有的羧基和生物质材料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上含有的羟基发生的酯化反应,形成的酯基链接月桂酸本身的烷基链,增强了亲油疏水性,同时也有造孔的作用即进一步增大微孔和提高孔隙率,由于改性材料是通过亲油性烷基链和微孔吸附油粒子,因此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吸油能力。利用石油醚萃取水中油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油浓度。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接地看出含乳化油废水的处理程度,也更加贴近实际工程概况。研究表明,原始玉米芯和花生壳对含乳化油废水的油吸附容量分别是6.86 mg·g-1和5.21 mg·g-1,经月桂酸改性后,其吸附容量有了较大提高,分别达到了10.79 mg·g-1和7.44 mg·g-1。因此,当处理含乳化油废水时,利用月桂酸改性玉米芯和花生壳不仅能高效率除油,而且基于以废治废,是一项相当环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用接枝改性的尼龙纤维膜进行水中除油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相中油珠的粒径、乳浊液的流速、两液相的界面张力以及膜通量都会影响除油率。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膜分相除油率可达90%以上。膜分相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对生物絮凝吸附后的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此系统对CODcr、NH3-N的去除效能以及UBAF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此系统CODdr、NH3-N平均去除率可达88.7%和86.6%.水力负荷在0.6~1.8 m3/(m2·h)范围内变化时,UBAF对CODd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Fenton氧化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抗生素类药品生产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初始pH值、FeSO4·7H2O与H2O2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初始pH值为4.0,一次性投加1.2 mL/L H2O2和1.0 g/L FeSO4·7H2O,两者的物质的量比约为3∶1,曝气反应2 h,最终CODCr的去除率可达56.8%;Fenton氧化可将废水m(BOD5)/m(CODCr)值由0.18提高至0.32,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淹没式MBR处理啤酒废水的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投加营养物质,保持COD:TN:TP=100:5:1的条件下,淹没式MBR对啤酒废水中的COD、NH 4-N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系统稳定时COD与NH 4-N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且MBR工艺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冲击具有较强的短时适应能力,当COD污泥负荷由0.27g/g·d突然增加至0.54g/g·d时,出水COD浓度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通过GC/MS分析得出,膜组件出水中剩余的有机物主要为高分子量的烷烃类,膜组件对于保证系统的最终出水水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污水中的氮元素是可供藻类利用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其含量过高时将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采用O/A两级生物砂滤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水温、水力负荷和碳氮质量比对生物砂滤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的反硝化性能随水温增加而提高,随水力负荷增加而下降,TN的平均去除率随碳氮质量比的增加逐渐提高.当水温在20...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生物净化滤柱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处理模拟含氨氮、铁、锰地下水,考察水温从约25℃降到约6℃过程中氨氮、铁、锰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氨氮、总铁、锰的浓度分别低于0.15mg/L、0.1mg/L、0.05mg/L,均低于国家标准。出水总铁、锰均未受到水温下降的影响,但是出水氨氮浓度逐渐从约0.02mg/L升高到约0.12mg/L。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m段去除,去除效果没有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氨氮、锰主要在滤层的0~0.8m段去除,其沿程浓度均随水温降低而明显升高。氨氮、锰的生物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水温为24.6℃、15.3℃、6.7℃时,两者的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0.154min-1、0.186min-1,0.143min-1、0.175min-1,0.103min-1、0.163min-1;半反应时间t1/2分别为4.51min、3.72min,4.83min、3.96min,6.72min、4.24min。随着试验水温的降低,氨氮、锰的去除效果明显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置生物活性炭滤池,装填双层填料,对进水浊度约1 NTU左右的沉淀池出水进行去除浊度和有机物中试。结果表明,装填厚3 m粒径准3 mm柱状炭、垫层分别采用厚0.7 m粒径准3~5 mm与厚1.2 m粒径准6~8 mm轻质陶粒,于12 m.h-1滤速、气水体积比为0.2:1的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水压损失分别为3.41 kPa和2.81 kPa,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5%和46.3%;后者在16 m.h-1滤速,气水体积比0.2:1的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水压损失为4.08kPa,CODMn平均去除率为41.4%。  相似文献   

17.
制备以SiO_2-Al_2O_3为载体、W为活性组分的加氢精制W/SiO_2-Al_2O_3催化剂,并考察了温度、氢压、氢油体积比和空速的影响。研究了在W/SiO_2-Al_2O_3催化剂作用下,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精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精制温度260℃、氢压9.0 MPa、氢油体积比700:1和空速1.25 h^(-1)条件下,氮含量从63.4μg·g^(-1)降至0.9 μg·g^(-1),硫含量从110.2μg·g^(-1)降至0.32 μg·g^(-1),液体油收率92.7%,运动黏度、闪点、凝点与原料油相比变化不大,加氢精制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石油采出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was used to treat the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for oil, COD, BOD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was 76.3%-80.3%, 31.6%-57.9%, 8.6.3%-96.3% and76.4%--82.7%, respectively when the hydraulic loading rates varied from 016m·h^-1 to 1.4m·h^-1. The greatest partof removal, for example more than 80% of COD removal, occurred on the top 100cm of the media in BAF. The kinetic .performance of BAF indica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BOD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the hydraulic loadingrates, in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 could be described by c1/c1=l-exp(-2.44/L^0.59). This equation could be used topredict the B OD.removal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 rates.  相似文献   

19.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煤焦油-重油调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焦油和重油为原料,进行了乳化燃料油的研究.详细考察了不同乳化剂、乳化剂添加量、水分添加量对乳化油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A+B所制备的乳化油产品具有较低的黏度,在50℃时,复配乳化剂A+B制备的乳化油黏度值比添加单种乳化剂A和B制备乳化油的黏度分别低41.7%、25%;在90~CB~分别低9.3%、4.7%;A+B复合乳化剂的添加量与试样黏度值存在极值关系,乳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3‰,在90℃时黏度为430 mPa·s;乳化油中最佳水分添加质量分数为10%,当水分添加质量分数为8%、10%、12%时,乳化油的黏度分别为485、430、495 m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