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海容 《中国食品》2014,(15):104-105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可见,茶叶不仅具有保健和药效作用,它还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茶赋是赋体作品和茶文化的融合,通过对茶赋中蕴含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探究,我们对茶赋中的文化内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内蕴中的审美取向的体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茶赋中的行为文化体现出中国茶文化以礼为美,以及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茶赋中的精神文化体现出中国茶道和谐自然、茶禅一味、天人合一的充满智慧的审美精神意趣。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自  相似文献   

3.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陈杖洲(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513000)茶是讲究品饮的。中国人饮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佳的生活模式。品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文化花丛中的一朵奇葩。“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人早已视饮茶为生活的一大乐趣,从天南到地北,从...  相似文献   

4.
茶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作为物质的,茶极易为人们所感知;作为文化的,茶的被利用过程往往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感知茶并对茶具有一定文化追源的人,茶饮不单是一种物质的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陶冶。  相似文献   

5.
郭仪 《餐饮世界》2012,(4):84-85
一茶一坐,一家来自台湾的餐厅,致力于发扬中国茶及餐饮文化,凭借对美食品质的一贯追求,以及不断推出适合大众消费者口味的台湾美食,深受广大白领消费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6.
在这万物苏醒春暖花开的四月,一年一度的新茶上市了,四月份是茶叶销售旺季,走进茶市,阵阵清香。目睹这嫩绿的芽叶,再拿上几片茶叶含在嘴里,顿感满口鲜香,略带苦味,却回味甘醇。这是好茶给您的一种清苦的享受。 在清明前后新茶陆续上市,品种较多,单上海市场上的绿茶就有百种以上,如:二月早春有云南毛峰,三月有四川竹叶青、四川碧螺春、浙江开化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是世界茶树之源,也是最早饮茶的地区之一。云南千年一叶贸易有限公司的古树茶园坐落在云南省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些古茶树至少活了300百年,有的上千年,千年一叶古树茶纯手工制作,达到了欧盟出口标准。云南千年一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凤告诉记者说:"千年一叶古树茶从陆羽的《茶经》中启蒙,由朱氏的延承里弘扬。千年一叶沉潜于七彩云南,牵滇池之龙色,托汾沽之凤眸,抚仙湖之奇韵。其以茶为载体,承续古风,传承文化,造就云茶典范。千年一叶品牌灵感来源于一叶  相似文献   

8.
<正>起底小罐茶,它经营的不仅是茶,还是罐、是大师、是资本、是文化。中国茶叶需要从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制造、智能制造过渡,从口碑相传向一体化营销转型。近日,华尔街见闻APP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图片,配文:"小罐茶大师会不会累坏了?"。按照小罐茶"八位制茶大师手工制作"、"每一罐都是泰斗级大师手工制茶"的宣称,和其2018年突破20亿的销售额,我们不难算出:假设年中无休,平均下来每位大师一天要炒1466斤鲜茶叶。但是,  相似文献   

9.
心是一杯茶     
《黑龙江粮食》2016,(10):53-54
正我原本是不喝茶的,也不懂茶,是因为遇到了福儿,我才对茶有了粗略的了解和接触。福儿是一个淡淡如茶的女子,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心是一杯茶。"她对我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有节制,人可以在饮茶中求到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茶的种类非常多,而她却独爱绿茶,她说绿茶很温和。泡一壶绿茶,再细细地品味,是她每天的必修课。福儿来自山灵水秀的湘西,自  相似文献   

10.
《美食》2018,(5)
正雨花茶诞生于南京,它和这座城市的气韵与精神高度契合。冲泡后的雨花茶香气清雅,如清月照林,意味深远,茶汤浓郁而透亮,回味持久绵长,它是一款厚重的茶,就如同六朝古都南京一样,值得你慢慢地品味。——雨花茶非遗项目传承人陈盛峰诗言志,歌咏情,茶说意。抿一口雨花茶,留得了一座城,雨花茶有着它独特的城市韵味。谈起雨花茶,形为松针,其意温润,口感醇香,若是在观赏南京缤纷美景的同时,有"雨花茶"做伴,则是再好不过的一件美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圣人,在茶与圣人孔子之间,有没有一条文化的纽带,骆承烈教授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茶语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孕育茶树的国家。古往今来,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国人是与生俱来的爱茶,离不开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没见过茶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只在电视里看过女子采茶的模样,美极了!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者也。"美丽的南方女子,在风光秀丽  相似文献   

13.
爱茶、爱红楼的雅士做过这样的考证: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中有273处写到了茶,全书提到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外国茶一种.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龙井茶、枫露茶、女儿茶、漱口茶等多种,还有多处涉及到了饮茶器皿与烹茶用水.曹雪芹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到《红楼梦》中.不夸张地说,在读每回章节中都能闻到茶的清香,尝到茶的甘醇,可谓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所以,民间有谚语说:"读了红楼想喝茶",这样的描写一点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正茶是农作物,看天吃饭是必然的,茶叶则是流通品,要销售的,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明前茶",故名思义,是在清明前产的茶,其背后代表的意思就是"贵和早"。事实上,每年清明之前,不一定能产得出好茶。记得有一年清明前后,杭州下大雪,那天我正好在梅家坞茶山,接到一个电话"洺萩,上海这边明前西湖龙井都开卖了,您给我弄的啥时来呀?"我一听就明白,市场上卖的不是湖南就是  相似文献   

15.
茵茵茶香,飘飞了几千年的浮沉。小小嫩叶,荡涤了无数人的心旌。茶人茶事茶史.一段又一段不枯的活字.印刷了中国文化的演进史。品啜它,就想起地球上有个地方叫中国:回味它,就有了和谐大家的感动。茶文化,很中国的文化.让我们深深地注目它。  相似文献   

16.
一茶一坐 又是新春佳节,在纷扰的王府井大街上闲逛之后,在宽敞舒适的apm购物之后,在电玩城疯狂“打拼”之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在极为精致的茶具之中,用竹盘托出,清新淡雅,为现代的都市人奉上热情之心,在悠悠的茶香中回味一年来走过的路,随着热气淡淡散去,温馨与欣慰浮在心头,眼前看见的是新的憧憬与期望。那么,今天小编为你推荐的小憩之地便是位于apm六层的一茶一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世界对茶功能的关心越来越大。绿茶的功能性也已经引起美国等国家的关注。另一方面,海外的很多茶品不断地被介绍到日本,在日本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经常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日本市场上自从出现“乌龙茶热”和“杜仲茶热”的风潮以来,又不断地被新的保健茶“热”所笼罩,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种茶原料进入市场。 1997年日本茶饮料市场规模达到6,861亿日元。这是仅次于咖啡饮料(8,550亿日元)和碳酸饮料(7,111亿日元)市场居第三位的规模。近年来,已出现了茶饮料超过碳酸饮料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茶与雅     
喝茶总是一件雅事,亦是一种文化。小时候,我家里也喝茶,那时条件有限.喝的是路边摊上买来的廉价茉莉花茶。只要有茶叶,家里那把藤编壶套里的细瓷提梁壶便会摆在了桌上。父亲抓一把茶叶入壶,把水烧得滚开,滴到地上先听“噗”一声响,再高高沏下。有了茶,父亲便晃着腿坐在家里那个老式摇椅上,优哉悠哉,品着他的茶,似乎就忘记了一切。那时,我沾光,尝过父亲的茶,清香可口。  相似文献   

19.
正"一山一茶,峨眉雪芽"。峨眉雪芽坊,是四川当地政府为推广峨眉雪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邀请高文安打造的经典项目。高文安借助峨眉山的天然美景,重点营造当代禅茶文化的氛围,打造了一个静谧的原生态烹茶空间。  相似文献   

20.
《茶经·六之饮》中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乎鲁周公。"阅之可见中国早在神农氏时期就发现了茶并且有其相应的食饮方式。随着时间的磨砺,历朝代文化也不断变革,茶艺、茶道及茶人精神其今已成为了一种主流文化——中国茶文化。有品饮之人自然需要泡注之人,时至今日我们称这些茶品泡注者为茶艺师。茶艺中的技艺和文化重于平时练习积累,在此基础上茶艺师素质形象可通过茶服进行二次升华,提高整个过程的艺术性。近现代常见的茶服款式、色彩等都是集合了历代茶俗和茶文化的特征所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