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0)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对于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初中教学来说,教师不仅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手段,同时也需要对作业设计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基于此,以初中科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有效地进行科学新概念作业设计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6)
作业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关系着学生素养目标的达成。基于情境化的作业设计更能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尝试对初中科学情境化作业设计进行实践研究,希望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8)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一次性地解释给学生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发现问题。现在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没有把让学生反思看做是教学的重点,这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的讨论,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作业设计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在夯实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其科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基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就如何设计有效性作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6)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因此如何布置作业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更需要学生保证作业质量。很多数学教师表示,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严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外作业布置的存在问题谈起,对课外作业进行简单的讨论,希望能给教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9)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政治中考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笔者从近年来中考命题特点出发,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一、关于初中政治中考的反思(一)对中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的反思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中考政治试题中有着突出的体现。1.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7)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应科学融合分层这一基本理念,而理念的融入,首要步骤就是了解数学作业设计与分层理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下一个步骤即全面掌握数学作业设计融入分层理念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数学作业设计原则,面向所有学生,全面适应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才能够真正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0)
我国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基础教育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特别是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初中阶段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个性差异为教师的课后作业设计和日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更为科学的作业设计方式,切实提升作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9)
初中是中学的初级阶段,数学是重要的必修主科之一。初中数学能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以便能够通过教学反思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认识到哪些是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初中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在科学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教学生活化,既符合初中科学课程理念,也是增强科学学科魅力和教学活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科学语言生活化、科学作业生活化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