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弟牙事     
《Planning》2019,(7)
<正>我的小弟五个月,胖嘟嘟的,可爱极了。妈妈看小弟,却满脸着急。原来,邻居家也有一个五个月的娃娃,他已经萌出两颗牙齿了,而小弟这边仍旧不见"牙动静"。妈妈看着不萌牙的小弟,越看越着急,就抱了去看医生:"我的孩子是不是缺钙呀?"检查过后,医生不冷不热地回话:"现在小孩营养过剩的多,不会缺钙的,长牙的早晚因人而异,早点儿或晚点儿,都是正常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正>学琴先立德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王之炅1983年出生于上海。但她小时候,并不像其他上海小姑娘一样乖巧,甚至有些顽皮。母亲是知青,插队回城时带回来很多医书。两三岁的时候,同龄的小朋友都在抢着看连环画,她却迷上了医书。小时候,父母都问过孩子这个问题:"你梦想长大后做什么?"王之炅愉快地说:"我要当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2)
<正>"妈妈"这个词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敬可爱的妈妈。我清楚地记得,妈妈跟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她的世界却一片漆黑,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到了失明的边缘。医生告诉她:"我们治不了,必须得到大城市去治疗。"她听了医生的话,却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去,孩子那么小,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再说吧。"就这样,妈妈一天又一天地拖延着治疗。幸运的是,一个月后,她的眼睛渐渐地可以看见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正>刚做妈妈时,对着一团软乎乎小肉球又惊喜又手足无措,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把她顺利养大。孩子说话了,走路了,每一个成长的痕迹会让我欣喜若狂。孩子发烧了,感冒了,一点点的状况都会让我焦虑不安……孩子的成长,不也是母亲的成长吗?做母亲的还未完全成熟,一抬头,却发现女儿已跑步进入少女阶段。少女魏××已到青春前期了,身体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心智却还是个孩子,在这个当口上各种问题开始井喷:不肯用心,粗心大  相似文献   

5.
巍巍青山在     
爱林站在山脚下,最后望一眼这生机蓬勃的巍巍青山。男儿有泪不轻弹,两行热泪却禁不住从这个有着大山船铮铮铁骨的七尺男儿脸上滚落下来。爱林轻轻地抚摸着父亲的那只老烟袋,心中默默地说:爸、妈,相信九泉之下你们会理解地产的选择。这座巍巍的青山陪伴爱林成长了23年,这座青山让父母耗尽了青春乃至生命却无怨无悔。爱林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但每当爱林向父亲问起母亲,父亲的神情总弥漫着无尽的痛苦,每次他总像在梦中一般重复着同一句话:你母亲是护林英雄,这山就是她…这时,他总会从怀中掏出一个已经很旧的老烟袋,轻轻地抚摸…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7)
<正>"这个家,我再也不回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冲出家门。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她,无比兴奋地憧憬着高中生活,她期望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中,自己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所以,当她把一些时尚衣服的图片拿给母亲看时,她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被母亲无情地拒绝。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
<正>【时新美文】用一根头发做手术刘庆邦(1)不知道您信不信,母亲为我做过手术。母亲做手术,不用剪子不用刀,也不打麻药,只从头上取下一根头发,就把手术完成了。母亲的手术做得很成功,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2)千万别以为我母亲是个医生,哪里呀,我母亲一天学都没上过,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怎么可能当医生呢!  相似文献   

8.
被嘉露感动     
在去年某一张报纸上,我看到一幅令我感动的照片。一位长发外国女子一只手撩起衣衫,另一只手把一只小猴子托在怀里,小猴子像她的孩子一样吮吸着她的乳头。女子慈爱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小猴子。 这个外国女子叫嘉露.是南非一个动物团体的义工。这只小猴子母亲诞生它时被猎人射杀,小猴子被动物保护团发现时,连眼睛都不懂得睁开,有关方面最后决定由义工嘉露照顾。 小猴子初时与其幼猴一样喝婴儿牛奶,可是不久因出现过敏症而不能继续喝下去,以致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随时有死亡之虞。嘉露心想,自己刚生  相似文献   

9.
人世间的万事仿佛都会有一些预兆。头一天吃午饭时,我同一位刚死了母亲的同学谈论此事。这位昔日大学里的同窗说,在她母亲突然去世的前一天夜里,她确曾无缘无故地心悸过,一种恐怖感不断向她袭来,令她彻夜未眠,第二天上午她依然心悸不安,傍中午时,她接到了母亲突然去世的电话。第二天下午,我感到莫名的激动和焦躁,当我的医生刚刚走出办公室,我便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午夜前夕,当地电视台报道发生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火灾。我认为,这是复杂命运给我的嘲弄。却不曾想到我的生活即将破碎。七年过去了,一切依然历历在目。那天是1990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正>最近门诊来了一个特别的患者,小小年纪就出现了失眠、头痛这些"成年人专属疾病"。这个孩子14岁,是个女生,陪她来就诊的是她的母亲。这个孩子由于厌学、头痛等问题辗转于各大医院,之前还出现过情绪问题,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经过治疗症状有了很明显的好转,但是头痛一直没有缓解。家长对多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83军,对沂源县燕崖乡河西村社义池来讲,是不幸的一年,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忍受不了贫穷的煎熬,撇下六旬的婆婆和5岁的孩子,改嫁他乡。年仅5岁的小杜义池便成了孤儿。两年以后,杜义池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看到同龄的孩子都上了学,不来就贫穷的祖母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哪还有钱供孙子上学。这位沂蒙妇女虽然目不识丁,但她深知山区贫穷落后的症结所在。她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她只知道,就是生活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个鸡蛋一个鸡蛋地积攒,卖了鸡蛋供孙子上学。几年来,她几乎没穿一件象样的衣服,没尝到猪…  相似文献   

12.
爱的礼物     
《Planning》2016,(17)
<正>"我能看看我的孩子吗?"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幸福地问道。当婴儿被放到她怀里,她打开围布看他那小脸蛋时,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医生急忙转过身,透过医院高高的窗户朝外望去。孩子生下来就没有耳朵。时间证明孩子的听力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相貌受损。一天,他从学校跑回家,一头扑到她的怀里,她叹了口气,知道他的生活会是接连不断的悲伤。他痛哭道:"一个男孩,一个大男孩……叫我怪物。"他长大了,尽管有不幸的残疾,长得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6)
本文分析母亲教育与引导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指出母亲对孩子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良好家庭氛围和情感融合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指出母亲教育与引导中出现的与孩子的沟通低效、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够、对孩子保护过度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把握时机有效沟通,反复实践增强自信,恰当保护巧妙放手等策略。由此来较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王智海  康蔺君 《建筑》2009,(14):75-76
吴天照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8岁时,在哈建三分公司工作不久的父亲就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没有给她和母亲留下任何积蓄。母亲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病情时好时坏,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母亲毫无劳动能力,还有个年幼的孩子,这个家怎么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15.
母爱     
那年,小妹因为烧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同病房有一个女孩,也是因为烧伤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  相似文献   

16.
祖国是什么?有人说,清晨,她是绚丽的一石霞;夜晚,她是皎洁的月亮:盛夏,她是浓郁的绿荫;寒冬,她是温暖的太阳。可是,我要说,祖国,就是我们亲爱的母亲! 你看,那美丽的长城,不就是母亲的眉毛眼睛么?即使在月球上,也能看到它在明亮地闪动;那长江黄河,不就是母亲的血脉心脏么?它川流不息,时时刻刻都在奔涌;兴安岭的大森林,不就是母亲的青丝秀发么?它茫茫无际,郁郁葱葱;昆仑和天山,不就是母亲的乳房么?它巍然屹立,挺拔高耸;台湾和海南,不就是母亲两只绣花的鞋子么?南海的万顷波涛,不就是母亲飘动的裙裾么?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6)
<正>母亲喜欢养花。从我记事起,母亲每年都会在老家院子里种些花。母亲养的花品种很少,无非是菊花或者夜来香,还有几种我叫不上来名字的花。我对母亲养花并不理解。那时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我更关心每天饭桌上都有些什么。母亲并不掩饰她的初衷:"儿子,我希望将来你能活成花儿那样!"母亲的话让我惶恐。活成花儿那样,该是怎样的日子?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必须为社会和家庭担当了,我才真正地理解了母亲的深意。  相似文献   

18.
无尽的乐趣     
那就是孩子或者皮球在墙上留下的印迹很容易清除掉。这一优点在这套公寓尤其适用.因为从门厅到卧室之间长长的走廊早已经变成了双胞胎的室内足球场。沃塞曼自己就是一位母亲.所以她对孩子的生活起居有很实际的考虑。芭芭拉说:。贝蒂能够切实地考虑孩子的需要.她也真正地了解哪种布更为耐用.因为她以前就有过把巧克力奶洒到这种布上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7)
<正>有这样一棵树,静静地站在那里,也许你见过它,却不知道它的名字。也许你知道它的名字,却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这棵树,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名字——合欢树。在这棵树的后面,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曾伴随她双腿残疾的孩子走过那彷徨、苦涩的青春岁月。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讲述了一位母亲和一棵树的故事。文中,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1,(3)
<正>班里一对母女来找老师"评理",母亲气得面红耳赤,女儿哭得眼睛都肿了。"你看看这孩子,真不听话!我一大早起来给她做了早餐,又是炒菜,又是熬粥,可她呢,喝了一口粥,扭头就走。中午,炖了一条鱼,她说不饿,就夹了一筷子。晚饭,只喝了两口牛奶,什么也没吃。"母亲越说越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