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本文运用类比教学法,以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国家发展道路三种模式为例,通过类比分析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潜能,收获丰富的感知体验,提高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对类比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析,阐述通过作者比较、类文比较和细节比较,利于学生在主动对比中发现特色,提升语文素养,彰显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6)
化学课程是高中众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在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化学思想,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化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认知。本文对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4)
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设计制作的环保性氯水溶制装置,处处体现出一般或抽象技术思想的丰富内涵。通过观察该具体实验装置,了解系统科学常识,分析认识系统结构,从而抽象出系统的特征。这种将化学实验创新与技术思想方法相融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和通用技术实践效果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数学学的就不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和思想,三者相互联结,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加强对类比思想的渗透、运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其在不断探究中深化知识理解,以此优化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绿色化学及绿色化学教育的概念入手,对绿色化学思想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析,通过把绿色化学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一定的环境忧患思想,对在教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妥善处理等途径,很好的把绿色思想贯穿于中职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既诱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中职生明白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意义,增强了环保意识,进而使大家能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可以从根本上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中职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4)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把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科学的作用,让学生感知化学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6)
目前,我国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思维,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思路也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类比思想正是如此,它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被反复应用多年,其价值不言而喻。本文针对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的存在价值展开论述,剖析其对于数学教学的独特意义。它能让学生将固有数学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并进行归类,以便于接触新知识时能够触类旁通,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应用类比思想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1)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南。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不可或缺的构成板块之一,其教学情况不仅关系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还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从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