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3)
赵健秀被喻为华裔美国文学教父,他言辞犀利,语言艰涩难懂。他十分反感西方社会把华裔置身于"东方主义"的话语情境中,作品主题更多关注亚裔美国人切实的身份问题。《甘加丁之路》中讲述了父子两代华裔美国人用不同方式实现自我文化身份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运用拉康的主体认证理论,从文化身份的迷失、寻找、确立和重建这一过程来分析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变化,找到了属于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道路。  相似文献   

2.
范文艳 《建造师》2010,(6):298-299
作为少数族裔,美国华裔作家承受着主流作家少有的压力,因为居住地美国并不是他们的血缘文化之根,他们面临着“身份危机”,被视为“他者”,生活在社会边缘。为了融入主流社会,一些作家固守美国身份,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例如在汤亭亭的作品中,中国文化被视为“他者”而被扭曲,作家本人也成为美国“东方主义”的同谋。另一些作家,如任璧莲,试图超越种族的界限,探讨普遍性问题,在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上追寻“世界主义”及多元文化身份。本文试图探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意在说明美国华裔作家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所采取的两种生存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6):88-91
从集体记忆理论的视角来看,谭恩美的中国书写应当是对华裔集体记忆的唤醒与重构。在此基础上,作家试图弥合族群历史与文化上出现的断裂,赋予土生华裔以族群归属感及认同感,继而重新解读华裔的社会定位。其中,小说里中国形象的流变即是最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60-61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成长经历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谅解。从代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母女之间的误解、矛盾以及达成的和解,可以发现在异质文明交汇的移民家庭中并喻文化与前喻文化之间存在断裂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罗思敏 《现代装饰》2007,(12):24-25
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东方源远流长的文化,正慢慢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因而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中出现了很多东方风格的作品。在西方欧美设计师的作品中渗入了很多中国、日本等文化的符号与内涵,他们把这种风格的设计称为“新东方主义”。而中国、日本很多设计师推崇“简约”而又在功能上与审美上有着亚洲人自己的特点。所以被国人称之为“新亚洲风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及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是有关帝国主义尤其是东方主义文学题材的两个经典例子。两部作品均探究了处于帝国主义时期的英国人在异国他乡的行为与态度,并且塑造了"典型的"东方形象。本文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理论依据,试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东方地域形象,旨在阐释所谓东方形象不过是带有东方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是处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作家有意或无意的刻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91-94
作为"他者"身份出现的东方形象一直以来是东西方交流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意识观念的革新,世界对东方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将通过形象学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全面解析华裔作家黄哲伦的作品《蝴蝶君》,旨在通过文本中人物间的言语心理等权力机制揭示西方社会眼中的东方形象并发掘文本所展现的当代东西方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1):106-106
初次得知Thomas Dariel是缘干思南路上的Yucca餐厅,颜色运用得有点神乎其技:后来看了设计师的其他作品,看到了设计师非常熟练地运用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元素——又是一位东方主义的设计师,但让人诧异的却是一张法国人的面孔。但无论如何.他的设计都值得我们东方的设计师学习。东方不是符号。不是形式.而是意境.而是精神。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234-235
赛义德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东方主义"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与论证,揭露出在西方帝国主义背后隐藏的霸权主义与殖民主义。西方基于"东方主义"竭尽全力地建构中国"他者"形象,其意图无非是想通过这一主观臆想的形象对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进行瓦解,希冀树立西方"救世主"的形象来挽救东方。因此,在"他者"形象对本土文化体系的冲击及挑战情况下,走出"他者"窘境,提升中国文化自觉性便迫在眉睫,这也无疑是促进中国文化自觉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美国华裔文学,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成为美国文坛上一支可见的力量。黄哲伦是美国华裔作家中的佼佼者,他是第一个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获得托尼奖,是"美国戏剧史上最成功、声誉最高的亚裔美国剧作家"。他的作品《蝴蝶君》取材于一个真实的间谍故事:一个法国外交官被指控犯有间谍罪,原因是为中国政府提供情报。不可思议的是他与一位京剧男旦同居20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是个男人。全剧还穿插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格局《蝴蝶夫人》的情节。《蝴蝶夫人》的故事代表着西方人对"弱势"东方女性的一种一厢情愿的看法。他们固执的认为所有的东方女性就像是《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温柔美丽,她们无怨无悔的爱上薄情的西方男子,甘愿为他们牺牲一切。而黄哲伦的《蝴蝶君》则正是与之相反,它是一部将男女关系、东西方关系乃至殉情方式都颠倒过来的文学作品,旨在颠覆西方人对东方的一贯认知。本篇文章将对黄哲伦的《蝴蝶君》进行深入探讨,再通过将它与《蝴蝶夫人》进行对比分析,解构了西方人对东方女子作为定型的蝴蝶夫人的刻板印象,而且也颠倒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成为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声音,对原有的东西方关系中潜在运作的文化霸权与权力关系进行了一次惊人的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