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以蓬勃之势登上了历史文化的舞台.她们从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回归到自身经验领域,用躯体言说的方式发出了自己明晰的声音.她们不仅冲出了男性文化的遮蔽,而且确立了自我性别的写作意识,凸现了女性的主体性地位.但女性个人化写作自创作伊始就在理论援引上存在偏差,在文本实践中其话语内部充满了种种悼逆与谬误,精神家园等终极价值意义的最终缺失,使得女性写作日益陷入窘境,并最终归于平寂,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以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诗歌话语,创建了现代诗剧体式.郭沫若将"五四"乃至整个现代诗剧的起点铺得很高,并给同代及后代作家以巨大影响.他创作诗剧集中在"五四"时期,主要作品有<黎明>、<凤凰涅架>、<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广寒宫>和<孤竹君之二子>.这些诗剧体现了狂飘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女性形象,被打上深深的"男性"眼光的烙印。从主体性的丧失与配角地位、欲望化叙事与文本"骚扰"、符码化的"女体"与男权政治三个层面,分析《尘埃落定》的男权主义话语,正是这种话语的"沉醉"导致了一个个鲜活的"西藏女儿"的真实面目被遮蔽。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的婚恋故事多为女性的悲剧.对这类传奇文本进行解读,我们把握性别权力差异之下,话语权力一直为男性所有的特征,可知唐传奇婚恋故事女性悲剧的根本成因在于性别、权力与话语三者之间所构成的关系体系.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有一变……叙述宛转,文辞华艳……则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1998,44页.],不论从中国古代小说体制的形成来说,还是从创作的技巧方面来说,唐传奇着实开启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阐述现、当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及自"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和扩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斯皮瓦克本人后殖民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在理论和方法上选取的女性主义视角,她批判的主要内容在于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杜拉斯则是因为从小受到耳目濡染,所以文本都是和殖民地生活紧密联系.本文正是通过后殖民的女性主义视角对杜拉斯小说<副领事>进行分析.反映出第三世界女性身上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引发人们的关注.也从侧面反应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后殖民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干将,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历史演变的潮流中.他却逐渐背离"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变节附逆,脱离了时代.个人思想、家庭社会关系以及他对日本文化的认同等因素把他引向了附逆之路.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培养音乐家,更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人的素养.音乐课相应则通过音乐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利用音乐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音乐教育应贯彻以"创造"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去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教育者应本着以"创造"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去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的小说以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关注女性命运,尤其是表现在历史沦桑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突出倾向.白先勇以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时代的变幻与动荡在女性的生活起伏中表现出来,唱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悲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空间建构,"后花园"意象赢得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但这些解读大都是以男性文本中的后花园书写为论说基础的,本文拟将女性文本中的后花园意象纳入比照范围,力图分析文本话语中的性别差异,以期认识女性文本中后花园意象蕴含的独特真实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