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改善绢丝纱的性质,可以改善绢丝织物的硬挺性,在过去,绢丝织物的柔软手感是它的致命弱点。而且,为了扩大蚕丝的最终用途,也必须发展具有与传统的纱线不同特性的新的纱线。近几年已发展的复合纱改善了织物的强力、美观性、耐用性和功能性。通常,使用环锭  相似文献   

2.
孙颖  张季芳 《丝绸》2007,(7):10-11
通过对不同弯纱深度、不同组织的亚麻/绢丝针织横机织物编织工艺的探讨和主要工艺参数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状况的分析,认为对纱线的前处理是提高亚麻/绢丝混纺纱编织性的有效措施,弯纱深度是影响亚麻/绢丝针织横编织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丝/Optim纤维混纺织物风格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红霞  金艳  祝成炎 《纺织学报》2009,30(12):31-36
 采用绢丝作为经纱,羊毛、羊绒、绢丝、羊毛/绢丝、羊绒/Optim纤维、Optim/绢丝/羊毛、Optim/绢丝/羊绒混纺纱线作为纬纱,试制了具有丝绒、丝毛风格特性的一系列样品,采用FAST织物风格仪等测试触觉风格和视觉风格的性能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织物中绢丝、羊绒、Optim纤维及羊毛含量与织物风格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ptim纤维含量对织物厚度、织物经纬向弯曲长度、织物悬垂性等均有较大的影响,Optim纤维能在一定范围内代替羊绒而不影响丝绒类织物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天然棕色棉、白棉、绢丝3种纤维原料以不同的混纺比进行混纺,探讨其纺纱加工工艺,并纺制了系列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绢丝含量的增加,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度、粗节和细节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绢丝的加入对混纺纱线的棉结和毛羽没有明显的影响。绢丝原料可以在总体上改善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专利荟萃     
《毛纺科技》2012,(2):65
专利名称:一种羊绒绢丝混纺织物申请号:94118526.5公开号:1123852申请人:代子禄该发明属于使用纤维或长丝原料制造的纺织品,是一种羊绒绢丝混纺织物。该织物以一定比例的羊绒纤维和绢丝经特定的纺制工序混纺成高支纱线后,利用国产剑杆织机织造而成。可以进行同温度、同速度染色。兼备了羊绒的保暖性和丝织物的透气性。既降低了羊绒的鳞片效应,毡缩性能,也改善了织物的缩水性和染色性能。具有弹性好、悬垂度高和轻而挺括,适于推广生产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绢丝/粘胶合股纱线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条件,包括染料的选择、碱剂的选择、染色温度、中性盐的用量、染浴的pH值等对织物表面颜色深度及同色性的影响,优化了绢丝/粘胶合股纱线染色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总结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要点。介绍了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和棉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性能指标;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混纺织物的纺纱及织造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优化配置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测试了纱线及织物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开发出的薄荷纤维/中空涤纶/绢丝/棉50/30/10/10 14.7/14.7 551/354 266混纺织物完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指出:合理生产工艺,规范操作,解决纺纱和织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是研制开发该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收缩涤、Lyocell纤维、绢丝、苎麻混纺纱线的合理组合,探索最优的配棉工艺,纺制出了高收缩涤、Lyocell纤维、绢丝和苎麻混纺纱。经过对混纺织物酶处理及免烫整理,生产出绿色环保高档面料。  相似文献   

9.
绢棉混纺紧密纱线的性能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了绢棉混纺紧密纱线中纤维的转移和分布规律。试验得出绢棉混纺紧密纱毛羽少,强力和条十改善,纱线光洁紧密,纤维排列整齐。混纺纱线中绢丝纤维向纱芯的转移趋势不明显,绢与棉纤维较为随机地分散在纱线中。  相似文献   

10.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消息,我国 自1997年1月1日起,取消14种商品出口 关税。其中茧丝绸商品包括:缫丝蚕茧、生丝、废丝、丝纱线、绢纺纱线、丝或绢丝机织物,另从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这次取消的丝或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一种澳毛/绢丝/兔绒混纺薄花呢面料,选用70%澳毛、20%绢丝和10%兔绒作为原料,经纬纱采用23.8 tex×2半精纺混纺纱股线。介绍了澳毛/绢丝/兔绒混纺薄花呢的产品设计方案,包括原料选用、纱线设计及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重点讨论了主要生产工艺及技术,如前织准备、剑杆织造及后整理等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与相关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表明,羊毛/绢丝/兔绒混纺薄花呢面料质地轻薄、手感滑爽、风格独特,可用于高档休闲女装或裙装的制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PTT纤维的形状记忆性与蚕丝优异的服用性能相互融合,以绢纺工艺将PTT纤维与绢丝混纺,制成混纺比为50:50的PTT/绢丝混纺纱,并以其为经纬纱设计织造了5种PTT/绢丝混纺面料,此外还以相同规格织造了3种纯绢纺纱对比试样。测定了这8种织物的手感、悬垂性及保形性(折皱回复性、拉伸回弹性)、透通性(透气、透湿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对比分析了PTT/绢丝混纺织物和纯绢丝织物的风格和服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T纤维对绢纺织物的风格与服用性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与纯绢丝织物相比,PTT/绢丝混纺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拉伸回弹性提高,柔软性和悬垂性好,滑糯性、透通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略差。  相似文献   

13.
《丝绸》2016,(1)
用绢纺工艺将绢丝与壳聚糖纤维进行混纺,制成三种混纺比的绢丝/壳聚糖混纺纱,混纺比分别为90︰10、80︰20、70︰30,以绢丝/壳聚糖混纺纱及纯绢丝为经纬纱设计加工了具有不同壳聚糖纤维质量分数的16块织物,测试与分析了试样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折皱回复性及悬垂性等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纤维对绢纺织物的服用性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与纯绢丝织物相比,绢丝/壳聚糖混纺织物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折皱回复性更好,但悬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开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和接触暖感舒适功能的桑蚕绢丝绸织物,选用83.3×2 dtex桑蚕绢丝线和83.3×2 dtex桑蚕绢丝/粘混纺纱作经纱,选用三种不同混纺比的桑蚕绢丝/PTT纤维混纺纱和四种不同混纺比的桑蚕绢丝/Outlast粘胶纤维混纺纱作纬纱,分别制成9种不同规格交织物坯布,并精练制成成品。测试织物成品规格以及拉伸、抗折皱、透气、悬垂、热阻湿阻、抗起毛起球等服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PTT或Outlast纤维混纺对纱线的收缩性能、练减率、白度影响不大。在试样所配置的不同功能纤维或不同含量情况下,织物的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均较好。混入PTT这一热塑性合成纤维,织物的断裂伸长基本相近,断裂强力无明显规律,织物的缓弹性回复角降低,透气性减弱,织物获得一定的可塑成形能力。随着织物中Outlast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断裂强力先减小后增大,织物的断裂伸长先增大后减小,混入适当含量的Outlast纤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织物的热阻和湿阻性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于精纺面料的半精纺纱线,主要原料有棉/麻、毛/棉、毛/棉/绢丝、绢丝/粘胶、纯羊绒等,织纹结构以双经双纬为主。该类产品克服了精纺面料中不能应用棉、高比例绢丝的生产难题,并且利用纯羊绒开发的半精纺纱线用于精纺面料中,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面料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6.
我所利用棉纺中长设备进行了绢丝与羊毛混纺的试验研究,先后纺成了34支/2、68支/2及80支/2的绢毛混纺纱线,用34支/2织造成印花毛衫和连衣裙,目前正在用76支/2织造绢毛印花呢等产品。一、绢毛混纺织物特点及其在中长设备上混纺的优越性绢丝和羊毛特性不同,绢丝非常柔软,纤维支数很高,光滑、细腻、有天然光泽,回潮率高,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具有纺制高支纱和织造轻薄织物的优越条件。但绢丝纤维可塑性差,表面光滑、纤维之间抱合力较差,纯丝织物易皱不挺,手感滑而不糯。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6,32(23):56-56
问:如何染好绢丝和粘胶交络丝针织纱线? 答:绢丝由桑蚕丝和柞蚕丝的下脚料,经溶解纺丝制成,属动物蛋白纤维;而粘胶则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将高贵而富有光泽、坚牢而滑爽的绢丝,与纯天然的棉或粘胶纤维进行交织/交络,可获得具有更好吸湿性、透气性和悬垂性的纱线;将其交络丝织物制成女士服饰,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朱善长 《印染》2006,32(23):56-56
问:如何染好绢丝和粘胶交络丝针织纱线? 答:绢丝由桑蚕丝和柞蚕丝的下脚料,经溶解纺丝制成,属动物蛋白纤维;而粘胶则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将高贵而富有光泽、坚牢而滑爽的绢丝,与纯天然的棉或粘胶纤维进行交织/交络,可获得具有更好吸湿性、透气性和悬垂性的纱线;将其交络丝织物制成女士服饰,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Outlast纤维的调温性能与蚕丝优异的服用性能相结合,以绢纺工艺将Outlast纤维与绢丝混纺,制成混纺比为70︰30的绢丝/Outlast混纺纱,并以其为经纬纱,设计织造了5种绢丝/Outlast混纺面料,此外还以相同规格织造了3种纯绢纺纱对比试样。测定了绢丝/Outlast混纺织物的手感风格和调温性能,并与纯绢丝织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绢丝/Outlast混纺织物具有明显的调温性能,在20~35℃,其升温速率明显小于纯绢丝织物,而在24~10℃,其降温速率小于纯绢丝织物。同时,与纯绢丝织物相比,其柔软性好,但是滑糯性略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夏季涤纶面料的吸水性和舒适性,选择了10多块夏季涤纶面料,对其纱线及织物分别进行毛细效应测试,对纤维进行了电镜观察;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吸水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截面形态对织物的毛细特性有显著影响,纱线的毛细效应与织物的毛细效应有密切相关性;提出了在织物结构设计时不可忽视上述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