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前景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前两者负载化的研究,并对Ziegler-Natta 经剂中给电子体作用机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开发新型聚烯烃产品的探索做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相结构和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的吸附—催化反应机理两个方面阐述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研究进展,并对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机理研究存在的争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各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催化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包括茂金属催化剂、混合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作为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根据催化剂中配位原子的性质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分为配住原子为O、配位原子为N、硼苯类、类茂类等四大类进行讨论.在分速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类型的同时,详细介绍了各类催化剂的特点,综述了各大聚烯烃公司的研究情况.最后对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当前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一元至多元过渡金属与锰的复合氧化物和负载型过渡金属与锰基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着重阐述了在不同活性组分下,制备出不同结构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对脱硝活性的影响。分析总结了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低温NH3-SCR中的反应机理及其抗水抗硫性能,最后,针对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烯烃配位聚合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帆  胡友良 《化工进展》2005,24(11):1195-1204
介绍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作为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根据催化剂中配位原子的性质将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分为配住原子为N、配住原子为O、配位原子为N和O的三大类进行讨论。重点评述了配体空间结构和电性能对催化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负载和复合型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化,可以适合现有工业生产的工艺要求,改善聚合物产品的形态结构、抑制粘釜现象等。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其他过渡金属催化剂(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进行复合的目的主要是制备具有某些特定性能聚烯烃产物及使单一乙烯单体聚合制备支化聚乙烯。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负载和复合后在改善聚烯烃产物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树枝状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在树枝状大分子上负载上过渡金属活性中心,因此,此类催化剂既具有树枝状大分子特有的艺术结构,同时还具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功能化性能,使其两者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兼具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体系的特点,在催化烯烃聚合方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催化乙烯聚合就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按其过渡金属活性中心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树枝状过渡金属催化剂在这乙烯聚合方面的进展,阐述了多种树枝状效应产生的原因,并且对乙烯聚合用树枝状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周治峰 《辽宁化工》2009,38(11):825-827
介绍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分别讨论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聚烯烃属于非极性聚合物,通过在其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可以将其功能化,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聚烯烃的性质,拓宽聚烯烃的商业用途。本文主要从极性单体的种类、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的催化剂体系两个方面介绍了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研究的最新进展。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以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都可用于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反应。文中重点介绍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聚合能力强,可以催化乙烯与大多数极性单体的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2.
新型后过渡金属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系列新型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Ni、Pd、Fe、Co)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极性单体共聚、烯烃齐聚、环烯烃加成聚合、烯烃活性聚合和聚烯烃纳米复合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的中心过渡金属离子、α-二亚胺骨架、骨架上的取代基和不同的聚合条件(温度、压力)分别对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聚烯烃支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聚合产物的性质等影响,并且简要说明了这一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型后过渡金属络合物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的合成、结构、活化机理以及技术特点,对新型催化剂上的乙烯均聚机理和一氧化碳/乙烯共聚机理作了重点阐述,同时介绍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polyethylene (PE) produced over homogeneous catalysts based on bis(imino)pyridine complexes with close ligand frameworks and different transition metal centers (Fe(II), Co(II), Cr(III) and V(III)) are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the activator nature and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on the activity of these complexes and the resulting PE structure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ontent of methyl and vinyl groups) have been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demonstrate a pronounced effect of transition metal center o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bis(imino)pyridine complexes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copolymerization reactivity, thermal stability, PE structure, composition of optimal activator, formation of single-site or multiple-site catalytic system).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thod to prepare functionalized polyethylene involving borane intermediates an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is described. Two processes, direct and post polymerizations, were employed to prepare borane-containing polyethylene (PE-B), which can be transformed to functionalized polyethylene (LLDPE-f)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 BR2, ? OH, ? NH2, ? OSi(CH3)3. In the direct process, the PE-B copolymers were prepared in one step by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with a borane monomer (ω-borane-α-olefin). The post polymerization process requires two steps: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1,4-hexadiene, and subsequential hydroboration reaction of unsaturated PE. Three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including two homogeneous metallocene (Cp2ZrCl2 [bis(cyclopentadienyl) zirconium dichloride] and Et(Ind)2ZrCl2 [1,1′-ethylenedi-η5-indenyl-zirconium dichloride] with MAO (methylaluminoxane)) and one heterogeneous (TiCl3·AA/Et2AlCl) ones, were studied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The single site Et(Ind)2ZrCl2/MAO homogeneous catalyst, with a strained ligand geometry and opened active site, is by far the most effective system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high olefins into polyethylen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6.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具有完美的原子经济性和清洁高效等特点,是最受青睐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之一。C=C、C=O、C=N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仍主要依赖过渡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尤其是铑催化剂,催化碳碳双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本文对近年来利用铑催化剂催化烯烃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铑-双膦配体催化体系催化烯烃不对称加氢反应的催化机理,以及铑催化剂在烯胺、不饱和羧酸及衍生物、烯醇酯和非官能团烯烃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指出了今后铑催化剂催化烯烃氢化反应的研究重点,即:①铑-单膦配体催化烯烃不对称氢化反应的作用机理须待提出;②非官能化底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手性配体亟待拓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的反应条件温和。对聚合机理和极性单体的种类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讨论了共聚条件的变化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展望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三齿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原子、助催化剂、负载化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乙烯齐聚、乙烯聚合、丙烯聚合以及极性单体聚合方面的应用以及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刘长城  王伟 《工业催化》2016,24(3):28-34
间规聚苯乙烯是一种高熔点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异特性,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用于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单中心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各类催化剂用于聚合的特点。简单的单茂钛催化剂(Cp’Ti X3)是最早用于有效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催化剂,但活性和间规聚合物含量都有待提高;结构如Cp’Ti Xn L的单茂钛催化剂,通过引进非茂给电子配体,可以大大提高聚合活性,提高间规聚合物比例,某些催化剂还可以实现活性聚合;ⅢB过渡金属(钪和稀土元素)化合物作为间规聚苯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苯乙烯间规聚合,乃至烯烃配位聚合机理。对间规聚苯乙烯催化剂工业现状和研发需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