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采用采用SEM及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品种、CaCO3颗粒直径对PVC/CPE/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为1.36(m并经烷氧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NDZ)和端刲唑啉聚醚(ON337)复合偶联剂处理的CaCO3改性PVC/CPE(100/10)复合材料,可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并在CaCO3含量为10份时达到极大值;此条件下被改性材料的Charpy缺口冲击强度提高75%以上,达到46.3kJ/m^2,而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变化不明显。当CaCO3颗粒尺寸较大时,此时即使采用NDZ ON337复合偶联助剂处理,此种CaCO3颗粒对PVC/CPE复合材料也不具备明显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2.
CPE包覆纳米CaCO3对PVC/纳米CaCO3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研究了基体韧性、纳米CaCO3直接填充与用CPE包覆后填充PVC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当的基体韧性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冲击强度;两种填充方法下,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包覆处理填充体系的冲击强度均要比未包覆处理填充体系的略低,而拉伸强度则相反,特别是在包覆小份量CaCO3(2份)时,所得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甚至比PVC/CPE(8份)基体的低12%,而拉伸强度则出现最大值,比基体的高8.9%左右。  相似文献   

3.
CPE对纳米CaCO3增韧PV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aCO3/CPE(氯化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PE对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SEM结果显示,引入CPE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 引入界面作用参数定量表征纳米CaCO3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证实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大,基体和颗粒之间的界面作用逐渐增大. 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仅用纳米CaCO3增韧PVC,在CPE加入量为PVC的0~8%(w)范围内,用CP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CaCO3/CPE/PVC质量比为25/8/100时达到纯PVC的5.6倍,是纳米CaCO3/PVC(25/100)体系的2倍.  相似文献   

4.
PVC/CPE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力学性能、冲击断面形貌和流变性等方面综合考察了CPE改性PVC的特点.结果表明,对应不同的CPE用量,冲击强度的增加幅度及断面的形貌不同,流变性也不一样。CPE用量为10~20份时,冲击强度增加迅速,断面形貌和流变性也发生显著变化.CPE在基体中形成网络结构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宁 《塑料科技》2012,40(2):40-44
用CPE与CaCO3复配制备出高韧性PVC复合材料,研究了CPE、CaCO3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aCO3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可以提高PVC的冲击强度;CPE与CaCO3协同增韧,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60 kJ/m2,拉伸强度约为37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锟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善,韧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有所改善,加工温度为160-180℃体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8.
CP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单螺杆挤出机上用一次投料直接共混方法制样,通过差热分析(DSC),透射电镜(TEM),图象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法研究表明,PVC 和 PP 不相容,CPE对 PVC/PP 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5份 CPE 使得 PVC/PP 体系分散相(PP)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均匀性提高,并且使得 PVC 和 PP 两相界面变得比较模糊。在 PVC/PP 体系中加入 CPE 后,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PE分子量对硬PVC/CPE/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PE分子量对硬PVC/CPE/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配方范围内,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对体系的增韧增强改性效果为佳,但应切实注意UHMWPE的流动性与分散性,适当减少UHMWPE用量和以普通聚乙烯对其增塑改性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纳米晶PVC在PVC/CaCO3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纳米晶PVC的增韧、增强作用及对纳米CaCO3改性时偶联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粒径的纳米晶PVC均能起到显著的增韧和增强作用,且粒径小的纳米晶PVC作用更明显。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随偶联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纳米晶PVC和纳米CaCO3使复合材料达到工程材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活性高岭土和NBR复合增韧PVC/CPE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煅烧和偶联剂改性方法获得活性高岭土 ,并将其与NBR、PVC、CPE进行共混实验。分别对不同配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熔体粘度及加工塑化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适量的活性高岭土不仅具有填充性能 ,而且与NBR能复合增韧增强PVC/CPE体系 ,并改善加工性能 ,当活性高岭土 /NBR/CPE/PVC =16 /8/4/10 0左右 ,复合材料在成本、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styrene-co-acrylonitrile resin (A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plasticizing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polyethylene(PVC/CPE) blend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are all increased and the plasticizing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s are also improved when a certain amount of AS is added into PVC/CPE blends, which are different i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from plastics toughened with elastomers. It is blends of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regions (i.e., PVC/CPE = 100/10, 100/15) that can obviously be toughened by AS. Th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shows that A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CPE network that embeds the primary particles of PVC. © 1997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6: 1455–1460, 1997  相似文献   

13.
增韧聚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用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四元共聚物(BLENDEX^E 338,简称B1endex)对聚氯乙烯/有机蒙脱土(PVC/OMMT)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广角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PVC/B1endex/OMMT为插层型结构,B1endex不仅不影响PVC对OMMT粒子的插层作用,而且Blendex本身也能够对OMMT进行熔融插层。Blendex显著提高了PVC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OMMT和Blendex能够协同改善PVC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CPE对PVC/SBR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微观冲击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增容的PVC/丁苯橡胶(SBR)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PE对PVC/SBR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5.
ADDP改性碳酸钙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用于改性轻质纳米CaCO3,从接触角、粒径分布,DOP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的表面性质,表明改性的的CaCO3表面疏水亲油、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料体系,研究了材料各项性能,发现用DPP改性的CaCO3填料可显著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为增容剂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DSC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用WDW3020微控电子万能实验机、XCJ-40电子冲击实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PVC/PP共混体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MMA能显著改善PVC与PP的相容性。当增容剂用量为9份时,与未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91%,70%,41%;与CPE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4%,39%,12%。  相似文献   

17.
固相法氯化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冲击强度对CPE用量和氯含量的依赖关系,考察了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关系。动态力学性能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表明,PVC/CPE为部分相容体系,两相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当CPE氯含量为36%~42%,用量为7~15份时,CPE在PVC/CPE共混物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共混物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Brabender流变仪研究表明,CPE能促进PVC的塑化,共混物的加工性优于纯PVC。  相似文献   

18.
改性AC发泡剂对PVC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热流式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自制改性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用量对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改性AC发泡剂的分解温度在165~187℃,与传统AC发泡剂相比,分解温度降低约40℃,且峰值放热量降低了39.5%;改性AC发泡剂的平均发气量为189 mL/mg;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添加1.2份改性AC发泡剂时获得的PVC木塑复合材料的泡孔致密均匀,明显优于未改性的;与未发泡的材料相比,添加1.2份改性AC发泡剂时,PVC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34.6%,表观密度降低了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