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串红色素的树脂法提取工艺,通过7种树脂对一串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洗脱剂对一串红色素解吸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101-A树脂对一串红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0%乙醇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的产品质量好,且树脂重复使用21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35%。  相似文献   

2.
一串红天然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从“一串红”中提取红色天然食素进行了研究和试验,探讨了在酸性条件下,以乙醇水溶液浸提剂,各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串红天然红色素的提取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红兰 《食品科学》2006,27(5):159-162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由观赏花一串红中提取天然红色素的工艺过程;研究了影响色素提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提取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2次,每次浸提时间为1.0h,萃取剂中盐酸质量分数为2.5%,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原料与萃取剂总量比为1:5.5。  相似文献   

4.
从一串红花中提取出的红色天然色素水溶性好,颜色艳丽,气味芳甜,可用于食品着色、饮料和果酒调色等,还可用于化妆品等日用化工产品中.以30%乙醇-2.5%盐酸溶液为萃取剂,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一串红红色素.考察了影响一串红红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色素吸光度为响应值作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探讨了3个自变量因子的交互作用.经分析得到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36℃提取15 min,液料比45.  相似文献   

5.
6.
蟹爪兰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蟹爪兰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1:100的30%乙醇水溶液,在20℃恒温浸提1h,提取效率较好。蟹爪兰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4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 、Ca^2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Ca^2 还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而Al^3 、Cu^2 、Fe^3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还原能力较强;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荆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然红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常见的类胡萝卜素、花色苷、黄酮、醌、卟啉、多酚等几大类天然红色素,重点介绍国内近几年在天然红色素的来源、提取、精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天然红色素的化学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作了探讨,并且对天然色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金属离子因素等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mol/L盐酸一乙醇溶液中易于提取,该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热、阳光和紫外光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葡萄糖、蔗糖、淀粉、防腐剂、几种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有些还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而色素对抗坏血酸、Fe^3+、Fe^3+、Sn^2+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红花继木叶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红花继木叶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40、pHl的80%乙醇作提取剂、在80℃恒温浸提40min,提取效率较好。红花继木叶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6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Ca^2+、Al^3+、Cu^2+、Zn^2+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3+、Pb^2+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而耐还原性能较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郁金香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30(g/mL)、pH1(10%盐酸调)的95%乙醇作提取剂、在80℃恒温提取20min,提取效率较好。郁金香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易溶于水和酸性乙醇;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Ca^2+,A^13+,Cu^2+,Zn^2+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Fe^3+,Pb^2+有不良影响。色素的色素抗氧化较好而抗还原性能较差。蔗糖、葡萄糖和盐等添加荆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桑椹果渣中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天然色素。以桑椹果渣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对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配比为含0.01%HCl的80%乙醇溶液、料液比1:20、温度20℃、浸提时间1h、一级提取,色素的提取率为93.07%。  相似文献   

12.
以红叶李树叶为原料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表明:该色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女贞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均较好。蔗糖、葡萄糖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有增色、护色效应。金属离子(除Fe+3外)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色非洲菊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报道了从红色非洲菊提取红色素的工艺方法,并研究了酸、光、热、部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为该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红梗水芋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20(g/mL)、pH1的20%乙醇作提取剂、在60℃恒温浸提10min,提取效率较好。红梗水芋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色素,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8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Ca^2+、AL^13+、Zn^2+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Cu^2+、Fe^2+、Pb^2+有不良影响。色素抗氧化能力较差而耐还原性能稍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玉米紫色植株中提取出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玉米紫色植株色素为水溶性物质,在酸性结介子中呈稳定的红色,可见光区域最大吸收波长为515nm,对光、氧化剂、还原剂、抗坏血酸、Fe3 和Sn2 等敏感,对热、苯甲酸钠、葡萄糖、果糖和果葡糖浆等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技术、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红色素的最优化提取工艺技术;分析不同pH值、光线条件、温度以及与常见金属离子、氧化剂H2O2、还原剂VC、糖等物质共存时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主要属于花青素,最优的浸提工艺条件是固液比为1∶25(g∶mL)、浸提时间为4h、浸提温度为45℃。通过pH示差法测定获得红苋菜中总花色苷(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含量约为3.534 mg/100 mL。红苋菜红色素在pH≥12条件下不稳定,在日光下较不稳定,对高温比较敏感,对Al3+、Fe3+、Cu2+不稳定,对氧化剂较敏感。研究表明,可利用乙醇为溶剂提取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在获得了相关的稳定性性质后,可以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天然玫瑰茄红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食品色素是最近20多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类食品添加剂,玫瑰茄红色素是从玫瑰茄花萼中提取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血脂、降血压等重要生物活性。目前,玫瑰茄红色素提取方法主要有:盐酸―乙醇提取法、微波辅助法、膜技术提取法等,并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精制。玫瑰茄红色素包括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和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四种花色苷,主要着色成分为后两者。我国已批准玫瑰茄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GB/T12493–1990(08.125)]。该文综述玫瑰茄红色素提取方法、纯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对该红色素综合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桑椹红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桑椹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概述了该色素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及影响该色素稳定性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天然色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天然食用决明子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决明子中提取出一种天然食用红色素,pH8~9水溶液呈现鲜艳红色。用光谱法对色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决明子色素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碱性溶液;pH8水溶液在49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价98,(492.5nm)E1%1cm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还原性;耐光性和耐氧化性差;在Cu2+、Fe3+溶液中产生棕黄色沉淀;K+、Na+、Mg2+、Ca2+、Al3+对色素无不良影响,可与食盐、蔗糖、葡萄糖、淀粉等食品添加剂并用。宜避光保存,固态为暗红色颗粒,可在室温下长期存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