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煤是由有机质和少量矿物质组成的混合岩,其中有机质组成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研究煤的有机组成和结构特征对煤炭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不同煤阶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的差异,以长焰煤、1/3焦煤、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等不同变质程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氢呋喃(THF)索氏萃取,借助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测试手段,比较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中THF可溶有机化合物的差异,探讨了煤化过程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机制,以期为煤组成和结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 各类煤中的THF可溶低分子化合物均以含氧杂原子化合物为主,其中低、中变质的烟煤中以长链脂肪烃和含羧基的含氧化合物为主,高变质程度煤中以环烃和含醛基的含氧化合物为主。其次为脂肪类化合物,芳烃含量较少,且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可溶组分的化合物类型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② THF萃取作用对芳香碳数影响较小,表现为低分子化合物溶出后计算得到的芳碳率(fa′)与原煤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煤演化程度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③ 烟煤和无烟煤中可溶低分子化合物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煤化作用第2次跃变期间(0.5%~1.3%,Ro,max),羧基类低分子化合物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芳环结构由1~2环的苯、萘等结构转化为1~3环的苯、萘、蒽等结构,进入第3次跃变(在2.0%Ro,max左右)阶段,芳香缩合反应加剧,芳香基本结构单元增大,出现芘等4环结构的稠环,强烈的热裂解作用使得低分子化合物脱离煤体,可溶组分显著减少。研究认为,不同煤阶煤的THF溶剂萃取率及其组成的变化,是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可溶低分子化合物含量和种类、赋存方式,及可溶低分子化合物与溶剂、大分子结构间作用力大小的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在研究现状中主要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机理、合成技术、结构特点和性能测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应用中重点介绍了当前可能获得实际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甲烷溶解特性,使用四氢呋喃溶剂对张集9煤和寺河3煤进行微波辅助抽提,得到抽提产物,经GC/MS联用仪分析后得出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通过对比分析,选取0~#柴油和润滑油作为低分子化合物的模型物质,进行甲烷溶解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中低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香烃、脂肪烃和含杂原子的化合物,其中,烷烃类主要集中在C11~C17之间,并且基本上呈现连续分布,芳香烃化合物主要有苯及其同系物,主要集中在C8~C16之间;试验温度恒定时,低分子化合物的甲烷溶解量随着平衡压力的升高呈线性增加;试验压力恒定时,低分子化合物的甲烷溶解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变小,且减小趋势越来越缓慢。 相似文献
9.
10.
11.
深井采场复合破碎顶板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01E工作面是-850水平首采工作面。该工作面南起回风巷,北至运输巷,东至工作面切眼,西至-850水平一采区回风下山煤柱,见图1。工作面东西走向长870m,南北倾斜宽40~190m。工作面由于受断层影响,从东向西划分为A、B、C、D四个区。F6断层以东为A区,煤厚2.7m,倾角20℃~24℃,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平均厚度6.5m,水平层理发育,易破碎冒落;底板为粘土岩,厚0.2~0.5m,灰色,遇水膨胀变软,其下为2.7m的细砂岩,较坚硬,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2^m3/min,最大0.3m^3/min。 相似文献
12.
一种脂肪酸类复合捕收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金属氧化矿和非金属矿加温浮选的现状,降低选矿成本.以菜籽油脚为基本原料。经皂化后再与松香钠皂相混合,并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获得乳化效果较好的复合捕收剂SYT-1.该复合捕收剂常温下就能在水中充分分散,捕收能力较强.与氧化石蜡皂浮选磷矿石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效果明显优于氧化石蜡皂.原矿P2O5品位为9.02%,经-粗-精-扫的闭路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指标,精矿P2O5品位达30.12%,P2O5回收率达91.26%. 相似文献
13.
14.
平煤六矿是平煤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也是全国锚杆支护先进单位,其主要的开采手段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由于综机工作面双切眼施工尺寸较大,一般高2.7-3m,宽6.5-7m,如果顶板为正常的单一顶板,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在平煤六矿己正常推广应用,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及采面走向长度的加长,部分采区原来合层开采的煤层,夹矸逐渐变厚(O.7~1.4m),而夹矸上部的煤层较薄(0.3~0.5m),无分层开采价值,如果仍然按合层开采布置采面,势必会增加开采后煤矸洗选量,提高成本,影响煤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托夹矸施工,使夹矸同上部薄煤层形成复合顶板,这在施工综机双切眼时,给顶板支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用常规的锚杆锚索支护,安全把握小,用传统的双切眼都架工钢棚支护,劳动强度大,采面安装回棚量大,速度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外摩擦片生产工艺的改进 ,采用复合冲模的加工方法。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及加工质量 ,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阐述了凸凹模的制造加工方法 ,凸凹模设计时的间隙分析以及如何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措施。对复合冲模的制造、加工、维护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顶板破碎且为复合顶的情况下 ,以观测为基础 ,摸清了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并反演计算了其运动参数 ,准确地进行了顶板控制设计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镗床进行多孔修复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行加工过程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可调式粗精复合镗刀,并对其结构、使用方法、优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此可调式粗精复合镗刀对于多孔且孔径不同的工件在镗床上修复加工时,可避免多次换刀、对刀的过程,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也能较好地保证加工精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