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天然染料胭脂虫红对丝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和染色工艺,探讨了胭脂虫红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并分析了不同染色工艺参数(如染料的用量、染液的PH值、染色的温度、染色时间等)对上染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天然染料胭脂虫红对丝棉混纺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o.w.f 5%、染色温度90℃、染液pH值3、染色时间60min,结果发现胭脂虫红色素对丝棉混纺织物上染具有较好的提升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天然胭脂虫染料,利用直接染色法和预媒染法(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为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通过研究染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媒染剂用量等因素对胭脂虫红上染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胭脂虫染料上染羊毛织物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pH为4,染色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40 min,硫酸铝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0.5 g/L,染色羊毛织物的颜色性能和色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3.
为使胭脂虫色素在无媒染时较好地上染真丝绸,采用聚乙烯亚胺来改性真丝织物。利用紫外光谱对所用色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了胭脂虫红色素对改性真丝织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剂聚乙烯亚胺能提升胭脂虫红色素对真丝绸的染色性能。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0.8 g/L,pH=8,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50 min。胭脂虫红色素染色改性真丝织物的最优工艺为:胭脂虫红色素的质量分数为3%,染液的pH为7,染色温度为80℃,染色时间为60 min,染色浴比为1∶30。改性染色织物的K/S值不低于媒染染色,且耐皂洗色牢度比媒染染色提高1级。  相似文献   

4.
利用蛋白酶对胭脂虫干体内的胭脂红酸进行萃取,通过天然染料胭脂虫色素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利用蛋白酶进行色素提取,具有温度低、萃取时间短、提取效果好等特点.实验确定提取工艺为:蛋白酶浓度1%,50℃搅拌60 min,调pH值为4,升温至90℃,搅拌60 min.通过对上染工艺中的胭脂虫红色素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染色工艺:胭脂虫红色素浓度60%,pH值4,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50 min,浴比1:40.  相似文献   

5.
采用壳聚糖对柞蚕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改善了天然染料上染困难和色牢度低的问题,并且通过加入媒染剂的方式,提升了织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壳聚糖改性柞蚕丝织物的各项工艺因素,探讨了胭脂虫红色素上染改性柞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研究了壳聚糖改性、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柠檬酸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即柠檬酸质量浓度为6%、染色时间为50 min、染色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6.
韩雪  崔永珠  魏菊 《丝绸》2011,48(10)
利用蛋白酶与水结合的方法对胭脂虫干体内的胭脂虫红色素进行萃取,并通过天然染料胭脂虫红色素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利用蛋白酶进行色素提取,过程具有温度低、萃取时间短、提取效果好等特点。通过对上染工艺中的胭脂虫红色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染色工艺为:胭脂虫红质量浓度1.5 g/L,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pH值为4,浴比1∶40。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微生物染料在纺织染色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发酵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制备得到纳米灵菌红素分散液,并以此作为染液对羊毛织物染色。分别探究温度、时间、染液pH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制备的纳米灵菌红素分散液的平均粒径为285.8 nm,多分散指数为0.193,粒径分布集中,色素浓度为18.3 mg/L;羊毛织物的最优染色温度为90 ℃,最适染色时间为20 min;染液pH 值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效果和抗菌性有显著的影响,当染浴pH 值为2.1 时,染色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99.1% 和36.6%,染色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明显优于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8.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采用直接染色及黄土、亚铁盐和铝盐为媒染剂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分析确定了紫甘薯红色素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5 g/L,染液pH值3,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40 rnin,浴比1:40.织物经过媒染后,色牢度、色差和上染百分率都有明显提高,预媒染与后媒染相比,预媒染效果较佳,色彩红艳,亚铁盐在后媒染中,体现出了其增色效果,上染百分率大,但上染效果不稳定且颜色发暗.  相似文献   

9.
山楂红色素作为常用食品天然色素之一,其可用于织物染色。通过研究山楂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上染羊毛织物的较优工艺,得到山楂红色素提取较优工艺为:浸提溶剂95%乙醇溶液,pH值2,微波处理1 min后常温浸提5 h。设置山楂红色素提取液用量为50%(owf),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60 min,pH值4,浴比1∶100,可获得较好的直接染色效果。通过预媒染色发现,金属媒染剂十二水硫酸铝钾、五水硫酸铜和氯化亚锡会降低羊毛上染山楂红色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叶绿素铜钠盐对羊毛、蚕丝和锦纶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H值、温度、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料用量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染料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上染羊毛、蚕丝和锦纶,染色温度越高织物表观色深越深,氯化钠在酸性条件下起缓染作用;叶绿素铜钠盐对羊毛、蚕丝和锦纶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是染液pH值为4,升温至100℃保温60min,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茶色素染液pH值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及抗菌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观音茶提取液作为天然染料,分别在pH值为3.5、5.5(茶提取液本身pH值)、7.5、9.5的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并对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液pH值对染色后羊毛织物的K/S值和色光均有较大影响,当染液pH值为5.5时,织物的K/S值最大;染色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和耐洗色牢度,但耐日晒牢度较差,对光照表现出深色效应,随着染液pH值的升高,织物光照变色效应减弱;当染液pH值为5.5时,染色羊毛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98.9%和93.2%;染液酸碱度的提高均会降低染色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其中碱性染液对其抗菌性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天然染料石榴皮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芬顿试剂对羊毛纤维进行前处理,探讨了芬顿试剂对羊毛鳞片的氧化作用以及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媒染剂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芬顿试剂处理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媒染剂的使用丰富了石榴皮染料的色相,提高了染料的明度和彩度。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pH值3~4,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染液浓度为50%原提取液浓度,浴比1∶50,媒染剂Fe2+、Cu2+、Al3+用量分别为10%、10%、20%(owf)。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从四川大凉山无土栽培基质中提取的腐植酸,对其组分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将所提取的腐植酸用于羊毛纱线的染色,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单因素对比方法分别对影响羊毛染色的染料用量、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做系列梯度实验.得出最佳染料用量、染液pH值、染色时间、上染温度等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腐植酸作为一种天然环保型染料可用于羊毛纱线(蛋白质纤维)的染色.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21,(12)
采用乙醇浸提法从染料紫檀木粉中提取染料色素,并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了染液中乙醇质量分数、染液pH、染色温度与时间,以及媒染剂等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液中乙醇质量分数为20%、pH=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采用同浴媒染法进行染色,氯化亚铁媒染后织物K/S值最大,耐日晒色牢度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罗布麻茶染料用量、pH值、染色时间、染色浴比、染色温度对罗布麻茶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织物K/S值的影响,然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罗布麻茶上染羊毛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染色羊毛织物的色牢度以及罗布麻茶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机理。结果表明,罗布麻茶上染羊毛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浴比1∶30,染色时间80 min;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等级达到4级;罗布麻茶成分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通过氢键及离子偶合作用上染到羊毛织物上。  相似文献   

16.
用含1%盐酸的90%乙醇提取紫鸭跖草染液,并对该提取液的稳定性及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直接染色单因素实验,媒染染色实验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对紫鸭跖草提取液的稳定性影响最大;染液可以直接上染毛织物,染液浓度和染液pH值是影响直接染色的最大因素;直接染色的工艺条件为:染色时间60 min,染液温度80℃,pH值4,染色浓度0.6x,浴比1∶40;后媒染染色比预媒染效果好;通过铝媒染处理的后媒染染色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媒染时间40 min,浴比1∶40,媒染剂用量6%(owf)。织物的各项染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刘华  张艳  刘德驹 《毛纺科技》2012,40(10):43-45
盐地碱蓬是一种沿海耐盐碱性植物,以盐地碱蓬红色素染羊毛染的更深、牢度更好为出发点,对盐地碱蓬红色素染羊毛的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直接染色、媒染剂染色和超声波染色方法,测试各方法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牢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为3,温度55℃,染色50 min.考察了媒染及超声波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媒染和超声波都能不同程度的提升盐地碱蓬色素羊毛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及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槐米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槐米色素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以表面色深度(K/S)更深、染色牢度更好、颜色更黄(b*)为要求,探讨染液pH值、媒染剂、染色温度及染料用量对槐米染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浴比1∶30条件下,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的染色适宜的染液pH值为4~6,宜采用铝后媒染色,且媒染剂的用量为5%(o.w.f)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岭南特色植物桃金娘中提取色素,对黄麻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探讨了染色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时间、染液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了媒染剂对试样色泽和上染百分率的影响,测试了染色黄麻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桃金娘植物染料对黄麻织物的直接染色优化工艺为:温度35℃,时间90 min、染液质量浓度167 g/L、染液pH值3.0;通过媒染剂处理,拓展了黄麻织物的色域,且以铁为金属媒染剂获得的深紫红色、深紫黑色,是一种天然染料在麻织物染色中比较少见的色彩,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硫酸亚铁后媒染色对黄麻织物的耐皂洗(沾色)和耐摩擦色牢度基本达到纺织面料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从岭南特色植物桃金娘中提取色素,对黄麻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探讨了染色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时间、染液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了媒染剂对试样色泽和上染百分率的影响,测试了染色黄麻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桃金娘植物染料对黄麻织物的直接染色优化工艺为:温度35℃,时间90 min、染液质量浓度167 g/L、染液pH值3.0;通过媒染剂处理,拓展了黄麻织物的色域,且以铁为金属媒染剂获得的深紫红色、深紫黑色,是一种天然染料在麻织物染色中比较少见的色彩,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硫酸亚铁后媒染色对黄麻织物的耐皂洗(沾色)和耐摩擦色牢度基本达到纺织面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