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纳米材料在聚氨酯中的应用,重点介绍纳米CaCO3、纳米SiO2、纳米碳材料及粘土对聚氨酯的改性研究,并指出了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产业应用技术一直是我国产业界、投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改性聚氨酯(脲)防腐防水涂料、纳米复合反射隔热保温涂料、纳米结构防冰防污闪涂料等几种纳米复合功能涂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尤其在产业工程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其中,纳米改性聚氨酯(脲)防腐防水涂料已在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改进酚醛树脂烧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建团  张炜  郭亚林  周玉玺 《材料导报》2006,20(Z2):226-228,234
简要介绍了纳米碳粉、纳米碳纤维和蒙脱土等纳米材料在改性酚醛树脂烧蚀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纳米材料改性是一个工艺简单、适应面广、颇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改性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纳米管、石墨烯、蒙脱土、纳米SiO2、纳米碳粉等纳米材料在改性烧蚀材料中的研究近况,详细探讨和比较了改性材料的热稳定性、成炭率、力学性能等,同时分析了纳米材料改性树脂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纳米材料改性耐烧蚀树脂的发展趋势。提出纳米材料,特别是新型的纳米碳材料改性树脂基耐烧蚀材料的研究将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并会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化学粘合力强、耐超低温、耐磨、耐溶剂等优点,在航天、建筑、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聚氨酯胶粘剂存在热稳定性差的缺陷,通过改性方法可以提高其热稳定性。围绕交联改性(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环氧类树脂及异氰酸酯三聚体共聚)、引入耐热基团(引入苯环、硅氧键、酰亚胺及碳硼烷)、与无机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黏土及纳米碳材料)复合这3种改性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胶粘剂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提高聚氨酯胶粘剂热稳定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王瑞莲  代加林  周明 《材料保护》2006,39(12):37-40
介绍了丙烯酸酯涂料的特性,分析了环氧树脂、有机硅、聚氨酯、有机氟和纳米材料改性丙烯酸酯的研究现状.通过改性大大提高丙烯酸酯的综合性能,拓展了丙烯酸酯涂料的应用范围,并对今后丙烯酸酯涂料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纳米材料改性的酚醛树脂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优良的耐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等领域.主要介绍了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素材料以及蒙脱土对酚醛树脂性能以及耐火制品理化指标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二氧化钛、累托石、蛭石对酚醛树脂的改性作用,指出纳米改性酚醛树脂技术是一个颇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纳米改性剂在水性聚氨酯改性方面的应用,介绍了不同的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在水性聚氨酯纳米改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了纳米改性剂在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突出作用,并展望了今后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长坡  刘兴琛  李永赞  张健  亢敏霞  邱祖民 《材料导报》2021,35(15):15212-15219
聚丙烯酸酯是一类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作皮革涂饰、建筑涂料和木材的成膜材料.但由于纯聚丙烯酸酯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可通过化学改性和结构设计改善其性能.利用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兼具两者的优点,拥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热稳定性.目前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主要有三种方法:物理共混法、酯化改性法、接枝共聚法.聚氨酯一般由异氰酸酯和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聚合而成,可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固化涂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聚氨酯改性的方法有:物理共混法、复合共聚法、核壳共聚法、互穿聚合物网络法.氟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极低的表面能、优异的稳定性.将含氟基团引入丙烯酸酯乳液中,在固化成膜过程中,含氟基团会向膜表面富集,保护其内部结构,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是一类无机有机高分子,可以用来连接无机物与有机物.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主要方法有:缩聚法、自由基聚合法、硅氢加成法、互穿网络法等.纳米材料的发展也对聚丙烯酸酯的改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酸酯既可以弥补乳液本身的不足,也具有纳米粒子的优良特性,目前常用的纳米粒子主要有ZnO、Fe3 O4、Al2 O3、TiO2等.本文介绍了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氟、有机硅和纳米粒子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这些改性物质的结构特点、改性方法、改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发展,主要包括有机硅、有机硅-环氧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对水性聚氨酯改性的不同方法和特点,相应地介绍了这些改性水性聚氨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纳米物质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毒理)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4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传播、纳米材料的尺寸和结构与其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以及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探讨了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时代的主流技术,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及改造水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纳米材料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文章从环境毒理学的角度简述了纳米材料产生环境毒理学效应的途径与机制,以及纳米材料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毒理行为。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目前有关纳米材料环境毒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刚  刘预  冯芳  孙洪广  边开胜  胡克鳌 《材料导报》2006,20(3):29-32,36
概述了聚氨酯泡沫的合成和改性,论述了合成所用发泡剂、多元醇、异氰酸酯体系,介绍了颗粒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阻燃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并提出了今后聚氨酯泡沫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等的电离辐射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具有显著的特点,聚合物辐射化学的发展为聚氨酯提供了一个新领域。本文评述了射线作用对聚氨酯结构性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聚氨酯改性的辐射化学方法,其中,主要综述了聚氨酯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枝改性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介绍了辐射改性在生物医用聚氨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O2浆料改性氯醚树脂防蚀涂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醚树脂生产环保、防蚀性能好,但其耐候性不佳,有待改进.纳米TiO2抗紫外性能优异,但有关其改性防蚀涂料及性能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采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对氯醚树脂防蚀涂料进行了改性处理,并用国家标准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考察了纳米TiO2的加入对氯醚树脂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紫外老化等性能的影响,用电化学阻抗法考察了添加纳米TiO2对漆膜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TiO2对氯醚树脂漆膜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没有明显改善,但能提高漆膜耐紫外老化的性能,漆膜的光泽度也有所提高,纳米TiO2加入适量时还能提高漆膜的防蚀性能.因此,纳米材料在氯醚树脂防蚀涂料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力学性能、热失重、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增韧剂对苯并(口恶)嗪/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液体聚硫橡胶通过共聚法改性苯并(口恶)嗪/环氧树脂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树脂体系的耐热性能,还可以显著提高树脂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而且明显好于共混法改性以及其它增韧剂改性.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聚氨酯弹性体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其生物相容性仍不够理想.由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材料表面的性质密切相关,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成为改善相容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对聚氨酯进行改性的诸多方法中,在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接枝生物活性物质以提高生物相容性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聚氨酯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聚氨酯表面结构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关系进行讨论,并重点对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油田采油过程对驱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纳米材料是从微观角度提升驱油剂性能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如表面接枝改性、构造核-壳分子结构等,以及将纳米材料与其他驱油材料(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复配,可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稳定泡沫等方面推动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