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β-环糊精与柠檬醛及紫罗兰酮的包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用摩尔比率法确定了主-客体包合物的包络比。  相似文献   

2.
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糊精是由6个或6个以上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成键形成的环状低聚糖,其分子具有较大的非极性柱状内腔供尺寸足够小的各种客体嵌入,形成包合物。介绍了环糊精对各种有机,无机和金属有机客体的包合,讨论了主客体双方的尺寸和性质对包合物的结构的影响,着重比较了环糊精和不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形成包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β-环糊精、β-环糊精联苯甲酰包合物、β-环糊精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包合物脱水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分别用Coats-Redfern法和Freeman-Carroll法求得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黄世文  单自兴 《化学试剂》2000,22(4):207-210,229
综述了外消旋1,1’-联-2-萘酚拆分方法学研究进展,包括环磷酸酯法、羧酸酯法、碳酸酯法、环状醚法、环硼酸酯法、包合物结晶法、酶水解法。并对现有的各种拆分方法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相反应法制备了β-环糊精,薄荷油包合物微粉,经含量分析和差热分析等理化性能测试证明,该包合物微粉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分散性及可加工性,并具有缓释作用,为薄荷油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宫红  罗维巍  姜恒 《涂料工业》2006,36(7):8-10
采用研磨法合成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物没有改变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云峰  李军  胡伶俐  杨文治 《广东化工》2011,38(1):10+44-10,44
通过液体发酵、分离纯化生产高纯度纳豆激酶,制备和鉴定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等。采用水溶液搅拌法辅助微波制备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采用差热分析、酶活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得到纳豆激酶-HP-β-CD的合格产品。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制各工艺筒单,包合物水溶性强,稳定性高,适合制成注射制剂。  相似文献   

8.
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合成、结构、包合物形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等的研究概况,着重叙述了环糊精的包合作用与环糊精的修饰,描绘了环糊精化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郑成娟  李珊珊  陈青 《精细化工》2020,37(12):2482-2489
以废弃物金樱子果渣、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玉米淀粉脂肪酸包合物。采用索氏法提取金樱子果渣中的种子油,尿素包合法纯化种子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纯化后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高达99%。以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并采用IR、TG及SEM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得到的最优包合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与脂肪酸的质量比为8:1,包合时间82 min,包合温度51 ℃,在该条件下得到的包合物对刚果红的吸附率为91.65%,与理论值93.18%接近。IR、TG测试结果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包合物的热稳定性降低。SEM测试结果表明,包合物表面存在大量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正交实验法制备了黄连素β 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环糊精用量、反应时间和黄连素用量等因素对包合物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和包结比,并对包合物与黄连素的抑菌能力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连素用量为0 030g,β 环糊精2 0g,包合时间90min,包合物收率可达68%以上。包合物的溶解度为4 826g/100ml水,包结比为1∶2,抑菌试验表明:包合物的抑菌能力比黄连素稍有增强。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饱和溶液电动搅拌法和超声法制备正十二醇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检验包合物的形成。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与正十二醇形成包合物,超声法的包合物得率较高,可达86.22%。初步探讨了包合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氯氰菊酯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怀恩  武雪芬  贾永艳 《化学世界》2002,43(11):592-594
为了开发菊酯类农药新剂型 ,采用液相法制备了 β-环糊精·氯氰菊酯包合物 ,借助紫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确证了包合物的形成 ,通过差热分析证明包合态氯氰菊酯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加 ,用旋光度法证明该包合物主客体之比为 1∶ 1 ,物相分析确认该包合物为水包油型包合物。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应用研究日益广泛.本文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蒸发法制备了喜树碱一七元瓜环固体包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证实喜树碱与七元瓜环形成了固体包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包合物的包合率、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包合物的产率和包合率都达到了80%以上,包合物能使药物的溶解度提高了近70倍,在pH=1.00介质中10min内药物即可达到100%的溶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工作液pH值、温度、时间、染料的浓度对改变pH法制备β-环糊精-分散染料包合物的影响,包结率与pH值呈正比,pH增加,包结率上升:包结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超过80℃时,包结率下降: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反应达到平衡:当染料浓度接近饱和时,包结率趋于恒定。制定了最佳工艺方案:pH值等于11,温度50℃,时间2小时,β-环糊精:染料(摩尔比)为5:1,通过对包合物的外观、溶解度以及上染速率来鉴定包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包合物的形成,并用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β-环糊精和硫酸亚铁的主客体包合作用。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比,并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硫酸亚铁可形成包合物,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为57.74L/mol。  相似文献   

17.
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环糊精化学的研究进入了鼎盛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在许多方面都表明出其具有独特的作用。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一直是环糊精化学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环糊精包合物在制备时常采用的三种方法,以及对其表征时常采用的方法进行一定的阐述,详细概括了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因素,并对于环糊精的包合物在今后的应用以及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几年来环糊精与药物分子形成包合物在医药应用上的新进展,即①超声波法合成药用环糊精包合物;②新型药用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③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药物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瑞风  乔洁  唐胜男  李笃信  双少敏  董川 《应用化工》2010,39(5):637-640,644
为了改善CuI-pyridine配合物的物理性质,采用溶液搅拌法合成了CuI-pyridine配合物与β-CD的包合物,用IR、1HNMR、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各种气体对包合物修饰膜电极的响应。结果表明,CuI-pyridine-β-CD包合物为水溶性的荧光化合物(固体状态时EMmax=563 nm),荧光发射稳定;随着甲烷气体不断通入,包合物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且甲烷气体对CuI-pyridine-β-CD包合物膜有显著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环糊精,环糊精的包合作用,环糊精包合物的特征、意义以及其应用前景。同时,着重对环糊精包合物在医药研究方面的具体实例进行了介绍,如:阿莫西林、丁吡吗啉、利福平、阿魏酸等药物制备的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