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7)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不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62例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统计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促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与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66-67
目的:分析图谱法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图谱法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前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性交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性交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谱法盆底肌康复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115-116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12月在本本院产科分娩的60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产后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心理状况、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24 h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24 h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产妇在产后如采取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泌乳和母乳喂养方式宣教以及并发症防治等一系列产后个体化护理,可促使产妇身体机能和器官功能早日恢复,能以积极心态投入母亲角色照顾婴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122-124
目的:探析妊娠晚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膀胱功能障碍及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最终有70例孕妇选择了经阴道分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及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张力、尿动力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盆底肌张力正常率为82.86%,高于参照组的57.14%(P<0.05);试验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盆底肌锻炼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中能够预防产后膀胱功能障碍,保障产后尿动力正常,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27-129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家庭康复器盆底肌锻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本院分娩产妇,筛查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0例。盆底肌力均小于Ⅲ级,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家庭康复器治疗,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练,3个月后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肌力强度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盆底肌力强度不同程度恢复,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练能提高盆底肌强度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生物反馈+家庭康复器治疗较单纯性盆底肌锻练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8):96-9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提高、疲劳度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2):106-107
目的:探讨顺产产妇采用帕累托法联合品管圈活动,对产妇会阴损伤的预防和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入住本院的顺产产妇18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n=90)与对照组(n=90)。护理组采用帕累托法联合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比较两组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会阴疼痛情况及盆底功能。结果:两组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侧切率及会阴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会阴疼痛程度及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Ⅰ类及Ⅱ类肌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产产妇采用帕累托法联合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及损伤发生率,减轻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程度,且有助于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114-116
目的:探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生产的初产妇253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连续性助产护理)128例、对照组(传统助产护理)125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及产妇对助产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虽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分娩技巧、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起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以干预前1年内妇产科住院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以干预后1年内妇产科住院患者168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在护患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